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2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37篇
药学   30篇
中国医学   34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51.
正交设计法优选戒毒胶囊的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优选戒毒胶囊中挥发油、醇及水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设计法,以挥发油得率为指标,筛选制剂中挥发油的提取工艺;以黄芩苷的含量为考察指标筛选醇提取工艺;以芍药苷的含量为考察指标优选金银花、白芍、黄芪等药味的水提工艺.结果 挥发油的最佳提取工艺为当归、川芎加水10倍量,浸泡1 h,提取8 h;醇提最佳工艺为丹参、黄芩、栀子采用70%乙醇,溶媒6倍量,回流时间为1.5h,提取次数为2次;水提取的最佳工艺为将白芍、黄芪、龟甲和熟地、黄连同上述药渣,加10倍量水,煎煮2次,1.5 h/次,金银花于第2次煎煮时加入.结论 通过正交实验优选出戒毒胶囊最佳制备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52.
通过遴选阅读和提炼国内大型综合医院关于护理岗位设置与绩效管理的文献,整理相关观点及具体做法并进行提炼,获得关于护理岗位设置与绩效管理信息,摸清国内综合医院护理岗位设置与绩效管理现状并提出建设性意见和管理方法,为深入开展和推进实施综合医院护理岗位设置及绩效管理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53.
郭炜  袁志芳  张兰桐 《中成药》2006,28(1):128-130
当归芍药散出自东汉张仲景的《金匮要略》,由当归、白芍、茯苓、白术、川芎和泽泻组成,具有泄肝补血,健脾利湿功效,现代医药工作者将其用于治疗老年性痴呆,取得较好疗效[1]。为克服散剂存在服药量大、吸收率低的缺点。我们采用现代制药工艺,将其制成当归芍药软胶囊。制剂处方中当归、白术、川芎均含有挥发油,本文对挥发油的提取及其β-环糊精(简称β-CD)包合进行了工艺条件优选。1材料与仪器材料:当归、白术和川芎药材(市售);β-CD(粉末型,天津市化学试剂公司分公司,纯度≥99);其它试剂均为分析纯。仪器:挥发油提取器(上海求精玻璃仪器厂)…  相似文献   
54.
预防新生儿咽下综合征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5.
目的研究结直肠腺瘤(colorectal adenoma,CRA)切除术后息肉复发的情况,以确定合理的内镜监测间隔时间。方法收录2005年5月-2012年5月于北京朝阳医院消化内科完成结肠镜下息肉切除术、病理组织学确诊为CRA、术后再次入院行肠镜复查的患者共143例,男89例,女54例。统计分析复发息肉的累计复发率,确定影响复发息肉的重要危险因素和中位复发时间。结果息肉总体复发率为72%,患者性别、年龄、息肉大小、息肉数目、息肉发生部位、病理类型等因素中,仅CRA的大小和病理类型对复发有重要影响。初检CRA直径1 cm的患者较CRA直径≤1 cm的患者复发风险高(P=0.02)。CRA病理中含有绒毛成分的患者较仅为管状腺瘤的患者复发风险高(P=0.08)。结论建议含绒毛成分或直径1 cm的CRA患者术后6~12个月复查肠镜,而直径≤1 cm的管状腺瘤患者可在术后2年左右复查肠镜。  相似文献   
56.
伊班膦酸钠的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伊班膦酸钠属第 3代二膦酸盐类药物 ,是迄今为止本类药物中抑制骨重吸收能力最强、毒性最低的药物。本文综述了伊班膦酸钠用于治疗癌症骨转移或肿瘤引发的高钙血症的临床资料以及伊班膦酸钠的临床药动学资料 ,并对该药的临床安全性进行了评价。此外 ,国外正在进行伊班膦酸钠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和变形性骨炎的临床试验 ,获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57.
目的研究在α1受体激动剂苯肾上腺素(Phe)诱发血管收缩反应实验中,如何确定动脉标本的最适前负荷.方法采用兔离体肾动脉、股动脉、隐动脉、肠系膜动脉、脾动脉和耳中央动脉环标本的等长张力纪录法.结果在1.0~5.0 g前负荷条件下, 随前负荷增加, 各血管环静息张力呈线性增加. KCl (120 mmol·L-1)引起各动脉的收缩随前负荷的增加而增强,但除耳动脉外, 在其他动脉标本上未观察到KCl最大收缩反应的最终坪值点.以Phe(0.01~100 μmol·L-1)为收缩剂时, 在肠系膜动脉, 脾动脉和隐动脉, Phe的EC50(EC50·Phe)值随前负荷增加(1.0~5.0 g)而明显改变; 但是, 各组标本在不同前负荷下的EC50·Phe值中存在一个最小值,其标准差亦很小.结论前负荷明显影响血管的EC50·Phe值测定.确定离体血管标本最适前负荷, 特别是研究受体反应时, 应以受体激动剂的EC50值及其变异程度最小作为关键指标.  相似文献   
58.
59.
目的 考察丹红注射液与维生素B6注射液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配伍的稳定性.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法梯度洗脱测定配伍液中丹参素、原儿茶醛、丹酚酸B的含量,并测定其24 h内在25℃的pH值.结果 丹红注射液与维生素B6注射液配伍后的pH值基本稳定,主要成分丹参素、原儿茶醛和丹酚酸B的含量均无显著变化.结论 丹红注射液与维生素B6注射液配伍后pH值和丹参素、原儿茶醛、丹酚酸B的质量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60.
目的 研究关木通及其复方制剂龙胆泻肝丸(水丸)中马兜铃酸A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特征,观察马兜铃酸A在大鼠体内吸收、分布、消除的规律,为探索马兜铃酸A的毒副作用提供参考。方法将12只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只,即刻用乙醚轻度麻醉,行颈动脉插管术,按6 mg·kg 1马兜铃酸A的剂量灌胃给予含相同量马兜铃酸A的关木通提取液和龙胆泻肝丸(水丸)提取液,分别于0,10,15,20,30,45,60,90,120,150 min经颈动脉导管取血05 mL,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 HPLC)法测定血浆中马兜铃酸A的含量,比较两组大鼠血浆中马兜铃酸A的含量。 结果大鼠灌胃后,关木通和龙胆泻肝丸(水丸)中的马兜铃酸A的代谢符合一室模型,龙胆泻肝丸(水丸)中马兜铃酸A的血药浓度曲线下面积(AUC)和最大血药浓度(Cmax)与关木通中马兜铃酸A比较明显降低。结论龙胆泻肝丸(水丸)中共存组分对马兜铃酸A的吸收可能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