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14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18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艾灸治疗瘰疬65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袁志明  徐清波 《中国针灸》2004,24(9):623-623
瘰疬为中医外科常见病,相当于西医的淋巴结结核,慢性淋巴结炎,一般多用药物治疗.近几年来,笔者应用药用艾条灸治疗瘰疬65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 本组65例均来自门诊患者,男39例,女26例;年龄最小25岁,最大45岁;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1年.以初起结块如豆、数目不等、无痛无热,后渐增大如串状,久则微痛等为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2.
间歇低氧对大鼠内皮素及其受体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慢性间歇低氧诱发大鼠高血压发病过程中内皮素(ET)及其受体的动态变化,探讨慢性间歇低氧诱发高血压的发病机制。方法将Wistar大鼠(n=72)随机均分为间歇低氧组(IH组)、实验对照组(SC组)和空白对照组(UC组)。IH组大鼠循环给予氮气和压缩空气(每一循环60s,使舱内最低氧浓度达4%~6%,然后恢复至21%,8h/d),SC组大鼠循环给予压缩空气,UC组大鼠不给予任何处理。观察第7、21、42天时各组大鼠的血压、血浆ET-1水平及不同组织ET-1和内皮素A型受体(ETAR)mRNA的表达。结果第42天时IH组大鼠平均动脉压(MAP)较实验前升高约8mmHg(P<0·01),而两对照组大鼠MAP无显著变化。IH组大鼠血浆ET-1水平随间歇低氧时间的延长逐渐升高,从第7天[(157±35)ng/L]开始显著高于SC组[(123±29)ng/L]和UC组[(119±28)ng/L]水平(P<0·05),并且与MAP呈正相关(r=0·605,P=0·002);其心脏和肾皮质ET-1mRNA的表达随间歇低氧时间的延长也逐渐增加,从第21天开始显著高于两对照组水平(P<0·05);其主动脉、心脏和肾皮质ETARmRNA的表达与两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SC组与UC组比较,各项观察指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慢性间歇低氧可导致ET-1表达增加,使血循环ET-1水平升高,而对ETAR的表达没有影响,提示ET-1的过度表达可能是慢性间歇低氧诱发高血压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是发病率较高、合并症较多的睡眠呼吸疾患。众多的临床和流行病学研究结果表明,OSAHS是高血压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1],其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患者睡眠中因呼吸暂停引起的反复短暂缺氧为间歇低氧(intermittenthypoxia),这是OSAHS的主要病理生理学特点和损伤机制。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显示,间歇低氧与OSAHS患者高血压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本文就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对肺循环的急性影响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肺动脉高压的发病机理、相关因素及其治疗的研究进展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5.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肺动脉高压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对肺循环的急性影响和阻塞性睡眠呼吸界这综合征肺动脉高压的发病机理,相关因素及其治疗的研究进展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丙泊酚对烧伤患者血小板活化反应的影响.方法 重度烧伤患者12例分为B1和B2组,每组6例;另选健康成人志愿者6例作为对照(C)组.抽收外周静脉血,分离血小板并洗涤.B1组加入生理盐水处理,B2组加入20μg/ml内泊酚,测定血小板血栓A_2(TxA_2)和肌醇-1,4,5-三磷酸酯(IP_3)水平,并测定血小板聚集率.结果 与C组相比,B1、B2组患者血小板TXA_2、IP_3水平明显升高,血小板聚集率也显著增高.B2组患者血小板TXA_2和IP_3含量均低于B1组[(182.00±15.12)ng/10~9Plt vs.(243.90±21.52)ng/10~9Plt,(6.75±1.93)pmol/10~9PIt vs.(8.05±2.17)pnlol/10~9Plt],血小板聚集率也明显低于B1组(P<0.05).结论 丙泊酚可以抑制烧伤患者血小板的活化反应.  相似文献   
17.
大鼠肺纤维化过程中白细胞介素6的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气管内灌注博莱霉素(BLM)复制大鼠肺纤维化模型,动态观察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和肺泡巨噬细胞(AM)培养上清及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的活性变化,从而探讨IL6和肺纤维化的关系。材料与方法 (1)动物分组:体重180~220g雄性大鼠80只,随机分为BLM组和对照组,每组40只,用一次性气管内注入BLM法复制肺纤维化模型,分别于灌注BLM后的不同时期处死大鼠,收集血清于-20℃保存,采用支气管肺泡灌洗法获取BALF,每只大鼠共灌洗12ml,平均回收率为(89±3)%,离心后取…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托敷锌-生物皮治疗深Ⅱ度烧伤疗效。方法选择110例深Ⅱ度烧伤创面清创纱布拭干后,托敷锌-生物皮直接覆盖创面,无菌辅料包扎,与对照组凡士林纱布包扎创面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创面自然愈合率98%,明显优于对照组自然愈合率75%(P<0.05)。结论托敷锌-生物皮治疗深Ⅱ度烧伤创面使用安全、无毒、防止深Ⅱ度创面早期加深、促进创面愈合、疗效确切,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新发和再现虫媒病毒病频发,给虫媒传染病防控和生物安全带来了巨大挑战.本文从虫媒病毒生物安全背景、等级划分依据、分类概况及风险评估注意事项等方面对美国CDC发布的《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第6版)中的虫媒病毒生物安全名录进行了概述,以期为保障实验室生物安全、防范和应对生物安全风险、保护实验室人员生命健康...  相似文献   
20.
本实验以烟雾模拟在BSL-3实验室内进行实验活动时产生的微生物气溶胶,以激光尘埃粒子计数器进行检测,研究BSL-3实验室内气溶胶扩散状况,为制定科学的防护和消毒措施提供依据。结果显示,在生物安全柜(BSC)内及其操作窗口外10cm以内的地方、负压罩内和实验室排风口中央位置释放的气溶胶,在实验室其他地方没有检测到;在实验室其他地方释放的气溶胶,可在实验室内不同的地方检测到。研究表明,在采用上送下排通风模式的BSL-3实验室内,一旦在BSC外出现溢洒或泄漏,所产生的微生物气溶胶可扩散到实验室其他地方而导致整个实验室被污染,需要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