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3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2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47篇
内科学   21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92篇
预防医学   50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8篇
  2篇
中国医学   25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目的 研究转化生长因子活化激酶1/核因子-κB(TAK1/NF-κB)与炎性反应在心肌肥厚中的作用,探索心肌肥厚的分子机制并寻找潜在的防治靶点。方法 使用野生型C57BL/6J小鼠,以主动脉缩窄术(AB)建立压力负荷诱导的心肌肥厚模型,假手术(Sham)组作为对照组。AB术后8周超声心动图评估小鼠心室结构与功能,处死小鼠称量心脏质量。HE与PSR进行心肌组织病理学与纤维化。CD68免疫荧光检测单核-吞噬细胞浸润,实时定量RT-PCR检测炎性反应标志物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TAK1/NF-κB通路蛋白质磷酸化水平。结果 与Sham组比较,AB组小鼠的室壁厚度、室腔大小及心脏质量/体质量明显增加(P<0.05),心功能下降(P<0.05),心肌细胞横截面积与胶原沉积量显著增大(P<0.05)。此外,AB组心肌组织中CD68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多(P<0.05),TNF-α与IL-1β等炎性反应标志物的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AB组TAK1、κB抑制蛋白激酶β与κB抑制蛋白α(IκBα)的磷酸化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上调,IκBα总蛋白水平降低,NF-κB p65磷酸化水平增加。结论 压力负荷诱导的心肌肥厚伴有TAK1/NF-κB通路激活与心肌组织炎性浸润,提示TAK1/NF-κB参与了心肌肥厚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患者发生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以减少急性脑卒中的病死率。方法选取2001年8月—2011年8月我院神经科住院急性脑卒中患者2028例,对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详细的调查,对引起院内死亡的多种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2028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中死亡71例,病死率为3.5%;年龄、性别、院前时间、血压、并发症、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与急性脑卒中患者院内死亡关系密切。结论临床医生应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发生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给予高度重视,可有效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3.
UHPLC-MS/MS测定人血浆中美托洛尔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建立测定人血浆中美托洛尔含量的UHPLC-MS/MS分析方法。方法 采用Agilent RRHD PLUS C18色谱柱(2.1 mm×50 mm,1.8 μm),0.2%甲酸水溶液-乙腈(68∶32)为流动相。质谱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多反应监测(MRM),检测离子为正离子,分别选择m/z 268/116、237/194作为美托洛尔和内标(卡马西平)的检测离子对。结果 血浆中美托洛尔在1.012~759.0 ng·mL-1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2)。高、中、低浓度美托洛尔的基质效应分别为105.9%,106.1%,106.9%;平均回收率分别为83.0%,99.3%,95.2%。批内精密度RSD≤3.22%,批间精密度RSD≤4.14%。结论 该方法简便、灵敏、快速、准确,适用于血浆中美托洛尔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4.
单面针茎中氯化两面针碱和橙皮苷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HPLC测定单面针茎中氯化两面针碱和橙皮苷的含量。方法采用AgilentZorbaxSB—C18柱(250mm×4.6mm,5μm),分别以0.02mol/ml磷酸二氢钾:乙腈(74:26)、甲醇:水(40:60)为流动相,流速均为1.0ml/min,柱温均为30℃,检测波长分别为328nm和283nm。结果氯化两面针碱,橙皮苷分别在0.072~0.36μg和0.1472~0.736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n=5)分别为100.56%、100.86%。结论该方法为单面针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实验依据,该方法具有简便、快速、准确、重现性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究肺部局部晚期放疗中应用还原型谷胱甘肽对放射性肺炎的影响。方法 采取随机数表法将南通大学附属如皋医院2017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80例晚期肺癌患者分为两组,一组采取单纯调强适形或三维适形放疗,另一组在上述基础上采取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前者为对照组,后者为研究组。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放射性肺炎发生时间及发生率及相关炎症介质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00%,低于对照组4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70,P<0.05)。研究组放射性肺炎发生率为10.00%,低于对照组3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00,P<0.05)。研究组放射性肺炎发生时间为(76.37±9.56)d,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781,P<0.001)。治疗后,研究组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水平为(61.22±10.14)、(52.48±9.49)、(3 996.75±246.73)pg/mL,低于对照组,差异有...  相似文献   
16.
血清降钙素原在肺部感染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园  周新 《临床肺科杂志》2009,14(5):650-651
降钙素原(proealeitonin,PCT)是20世纪90年代首先在脓毒血症病人的血清中检测到的蛋白。PCT是降钙素的前体物质,由116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相对分子量为13kD的糖蛋白,由第11号染色体上的单拷贝基因转录后经特定剪辑产生PCTmRNA,再翻译成降钙素原前体,经一系列水解酶作用最终形成大量片段,统称为PCT,包括降钙素(calcitonin,CT)、降钙蛋白(katacalcin)和N2末端残基。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血清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水平与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等数据库,筛选关于半乳糖凝集素-3与CHF预后关系的中英文文献,提取风险比(hazard ratio, HR)及其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STATA 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6篇符合要求的文献,异质性检验表明研究具有异质性,随机效应模型合并统计量显示在未排除其他影响因素的情况下,半乳糖凝集素-3预测CHF的HR=1.63,95%CI 1.26~2.11;排除其他影响因素后,HR=1.23,95%CI 1.07~1.42。结论高水平半乳糖凝集素-3可能是CHF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中国人群中转化生长因子β(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 TGFB)信号通路基因多态性与非综合征型唇腭裂( non-syndromic oral clefts, NSOC)的关联关系及可能存在的基因环境交互作用。方法:在806个中国汉族人群非综合征型唇裂合并或不合并腭裂( non-syndromic cleft lip with or without cleft palate, NSCL/P)核心家系中,对TGFB信号通路上的10个基因进行了传递不平衡检验以及基因环境交互作用分析。环境因素包括母亲孕早期吸烟、被动吸烟、饮酒及补充多维生素制剂。结果:经过质量控制的筛选,共对343个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 SNPs)进行了传递不平衡检验及交互作用分析,结果显示,共有6个基因中的19个SNPs与NSCL/P之间存在关联(P<0.05),但经过Bonferroni校正后,这些关联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经多重检验校正后,未发现常见孕期环境暴露因素与TGFB信号通路上的基因多态性存在有统计学意义的基因环境交互作用。结论:未发现TGFB信号通路上的基因多态性与NSCL/P之间存在关联。  相似文献   
19.
对乙酰氨基酚是一种应用广泛的解热镇痛药,由于使用人群的多样性,有关其新制剂和新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层出不穷。本文综述了近5年来对乙酰氨基酚制剂学的研究进展,尤其是关于口腔崩解片、缓控释制剂、直肠给药温敏凝胶、结肠靶向制剂等新型制剂的优点、制备工艺及采用的新型辅料,为相关的制剂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中医论治中风病渊源已久。唐宋以前多从外因(风)论治,金元以后多从内因论治,但有主风、主火、主痰、主瘀、主虚等不同学说。新中国成立以来,由于各医家对中风病病机认识的角度不同,形成了中医论治中风的百家争鸣。直至近年来,中医学者逐渐统一认识,使中医在经历了几千年的探索之后,对中风病的论治才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