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6篇
内科学   55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35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21.
随着射频导管消融 (RFCA)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广泛应用 ,其治疗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IVT)的技术日臻成熟〔1〕。对于起源于希浦系统的IVT ,常规的方法是在心动过速下消融最提前P电位而获得成功。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对一部分患者采用了术前确定最佳诱发条件 ,以心动过速下最早P电位靶点 ,然后终止心动过速 ,在窦性心律下消融 ,取得良好效果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起源于希浦系统IVT患者共 2 3例 ,男 1 3例 ,女1 0例 ,年龄 1 9~ 61 ( 35± 1 2 )岁 ,其中 3例并发高血压 ,术前心脏彩色多普勒示心脏结构正常 ,心电图均呈右束支传…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左房快速起搏对肺静脉口、左右心耳电重构的影响。方法运用快速起搏左心耳的方法建立心房颤动(AF)模型,在起搏前及起搏后的第1,3,5,7d对左、右心耳;左上、左下肺静脉口;右上、右下肺静脉口的有效不应期(ERP)、ERP频率适应性、ERP离散度及心房间的传导时间进行测定。采用S1S2程序刺激,基础起搏周长(PCL)分别为400,300,200ms,S2为200ms,以5ms的步长递减。程序刺激结合Burst刺激对上述心房部位进行AF的诱发,记录AF的发生率。在第8天关闭起搏器,采用上述相同方法对起搏停止后即刻;2,4,6,24h的上述各部位的ERP进行测定。结果起搏1d后各个基础起搏周长下各部位的ERP明显缩短,ERP频率适应性降低,ERP离散度增大(P<0.05),而心房间传导时间无明显变化(P>0.05);起搏终止后各部位的ERP逐渐延长,但起搏终止后6hERP与快速起搏前相比仍有明显缩短(P<0.05);24h后ERP基本恢复到起搏前水平,两者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随着起搏时间的延长各部位AF的诱发率逐渐增高(P<0.05)。结论快速心房起搏不仅引起心房肌电重构,亦引起肺静脉电重构。  相似文献   
23.
孙运  袁义强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15):110-111
目的:评价国产封堵器治疗巨大房间隔缺损的方法及安全性。方法:在X线和经胸超声(TTE)监测下经皮穿刺股静脉放置封堵器治疗巨大房间隔缺损。术后即刻及1、3、6个月行TTE、心电图、X线胸片检查,评价疗效。结果:本组36例患者封堵器置入成功,术中及术后无并发症。结论:经皮封堵治疗巨大房间隔缺损是一种创伤小、恢复快、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4.
目的观察分析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在行二尖瓣球囊扩张术或瓣膜置换术后合并心房纤颤时行房颤射频消融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临床8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在行二尖瓣球囊扩张术或瓣膜置换术后并发心房纤颤的患者,这些患者均行CARTO标测系统指导下的环双肺静脉电隔离术+各种辅助线的消融术。分别于术前、术后于1个月、3个月随访观察心脏彩超和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射频消融术后左房内径于术后1个月、3个月逐渐减小,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室射血分数于术后1个月、3个月增加,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月、3月综合生活质量评分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术后3个月与术后1月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以环双肺静脉电隔离术为基础的房颤射频消融术可使二尖瓣球囊扩张术后或瓣膜置换术后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并发心房纤颤时恢复窦性心律,随访观察中左房内径减少,左室射血分数增加,心功能改善。术后综合生活质量改善。  相似文献   
25.
目的观察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对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患者P波离散度(Pd)及房颤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89例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患者,其中46例为经皮穿刺二尖瓣球囊扩张术组(PBMV组),43例为对照组,PBMV组于术前、术后1年记录同步12导联心电图,对照组于住院期间及1年后记录同步12导心电图,测量Pd,并随访1年观察其房颤发生率,分别进行比较。结果 PBMV组Pd较对照组Pd有明显下降(P〈0.05),PBMV组房颤发生率28.3%较对照组41.9%明显降低(P〈0.05)。结论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使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患者Pd明显下降并减少房颤的发作。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持续性心房颤动(房颤)射频消融术空白期后继续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能否降低术后心房扑动、房性心动过速等房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方法:在空白期结束后,将空白期后心律仍为窦性心律的患者分为试验组(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胺碘酮或普罗帕酮至术后12个月)和对照组(停止应用胺碘酮及其他Ⅲ类和Ⅰ类抗心律失常药物),随访1年,对两组患者的远期成功率、房颤负荷和生活质量评分等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远期成功率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62.5%∶58.3%,P=0.534),但房颤负荷及生活质量评分在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房颤病史为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危险因子(HR:1.013,95%CI:1.004~1.023,P=0.003)。结论:空白期后抗心律失常药物强化应用对持续性房颤术后复发影响甚微,但可降低房颤负荷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房颤病史是持续性房颤射频消融术后远期复发的独立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27.
目的研究冠状动脉血管内超声(IVUS)在冠心病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及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拟在IVUS下实施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患者78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拟在CT血管造影(CTA)下实施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患者85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冠脉病变检测特点、冠脉支架置入效果及治疗后再狭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斑块面积和斑块负荷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但管腔面积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 05)。观察组支架置入总有效率(87. 17%)显著高于对照组(71.76%)(P<0. 05)。术后1年,观察组出现冠状动脉再狭窄4例(5. 12%),对照组12例(14. 11%);术后3年,观察组出现冠状动脉再狭窄7例(8.97%),对照组18例(21. 17%),两组术后冠状动脉再狭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IVUS下实施冠状动脉支架置入能更准确检查和判定冠状动脉病变,提高支架置入质量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28.
目的 :回顾性分析冠状动脉狭窄、病变位置及介入治疗对QTd及QTcd的影响。方法 :16 7例已行冠脉造影术且心电图及临床资料完整的病例 ,按如下进行分组 :(1)按病变狭窄程度分为 :①无狭窄组 ,冠脉造影示病变狭窄 <5 0 % ,33例 ;②轻度狭窄组 ,冠脉造影示病变狭窄≥ 5 0 %且 <70 % ,5 7例 ;③重度狭窄组 ,冠脉造影示病变狭窄≥ 70 % ,77例。 (2 )根据病变位置分为 :①前降支组 ,4 9例 ;②回旋支组 ,38例 ;③右冠脉组 ,4 7例。 (3)根据介入治疗分为 :①术前组 ,10 3例 ;②术后组 ,10 3例 ;③非介入治疗组 ,6 4例。观察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病变位置及介入治疗对QTd及QTcd的影响。结果 :冠脉狭窄≥ 70 %对QTd及QTcd影响明显 (P <0 .0 5 ) ,而冠脉狭窄 <70 %对QTd及QTcd无明显影响 (P >0 .0 5 ) ;冠脉病变所处位置对QTd及QTcd无明显影响 (P >0 .0 5 ) ;介入治疗前后QTd及QTcd变化明显 (P <0 .0 5 ) ,介入治疗术后与无狭窄组相比 ,QTd及QTcd无明显差异 (P >0 .0 5 )。结论 :冠脉病变位置对QTd及QTcd无影响 ,病变狭窄程度及介入治疗对QTd及QTcd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29.
目的:评价导管射频消融术(RFCA)治疗室性早搏的适应症、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3例难治性室性早搏患者接受RFCA治疗,于术前和术后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成功22例,成功率95.65%。术后21例24h心电监测及Holter结果,室早完全消失,随诊1~3个月无复发。结论:导管射频消融治疗难活性室性早搏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及介入治疗对QT离散度(QTd)的影响。方法对72例成功进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和支架术的冠心病患者,计算手术前后12导联同步心电图QTd及校正后QTd(QTcd)。结果冠心病不同类型和冠状动脉病变不同支数术前QTd及QTcd无明显差别(P>0.05),术后QTd及QTcd均较术前显著下降[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QTd为(49±20)msvs(57±24)ms、(46±18)msvs(61±18)ms、(48±18)msvs(61±20)ms,P<0.05;QTcd为(56±28)msvs(68±25)ms、(56±18)msvs(71±20)ms、(59±20)msvs(69±22)ms,P<0.05];单支病变组术后QTd、QTcd较其他病变组下降显著[术后单支血管病变与2支病变、3支病变的比较为QTd(38±18)msvs(50±24)msvs(52±16)ms,F=15.86,P<0.01;QTcd(45±20)msvs(56±18)msvs(58±27)ms,F=9.60,P<0.01]。结论介入治疗前冠心病患者QTd及QTcd与受累病变血管支数无关,在介入治疗后随着心肌缺血及心室复极不均一性的改善而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