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5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26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杨俊生  衣蕾  李巧如 《陕西中医》2007,28(12):1665-1666
王执中撰著的《针灸资生经》对祖国医学贡献很大,颇具影响,尤其是他对祖国医学灸法的继承,以及对灸法的应用都有很深的见解和精辟的论述,为后入学习灸法和应用灸法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文分4部分:首先分析了作者严谨的治学态度,考证腧穴、典籍;另外作者分析了针灸“须药”的观点;其次作者结合临床阐述了灸法的意义及理论;最后作者结合临床阐述了针灸治疗疑难杂症心得。作者为后人学习针灸开辟广阔天地,对后人学习针灸产生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52.
恶性肿瘤从瘀论治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中医瘀证角度对临床恶性肿瘤的形成、转移及治疗进行了分析。认为恶性肿瘤多归于中医瘀证范畴,从而为临床恶性肿瘤的预防、治疗提供相应的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53.
宗伟  衣蕾  朱云清 《陕西中医》2015,(1):98-100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疗法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将66例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穴位埋线组及对照组。穴位埋线组采用针刺埋线中脘、足三里、天枢穴等穴;对照组采用口服美沙拉嗪颗粒。观察、比较6周后2组间疗效,及1年后总复发率。结果:穴位埋线组6周后的总有效率为85.2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5%,比较有统计学差异(χ2=4.479,P0.05),1年后的总复发率穴位埋线组为10.34%,对照组为40.00%,比较有统计学差异(χ2=5.259,P0.05)。结论:穴位埋线疗法对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黏多糖病Ⅰ型病人的X线表现,提高其诊断水平。方法对20例临床最终诊断为黏多糖病Ⅰ型病人的影像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全部病人均行X线检查,其中2例行脊柱MRI检查。结果本组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脊柱、椎体改变,其中腰椎喙状凸出18例,以L1~2椎体为著;脊柱后凸畸形13例。手指表现为指骨粗短,干骺端增宽,掌骨近端及指骨远端逐渐变细小呈弹头状,远节指骨远端变细呈蟹足状(5/8)。腕关节骨改变表现为尺桡骨远端关节面倾斜呈V形(2/8)。髋关节骨改变较少见,可见不同程度髋臼变浅平,股骨头骨骺变扁、外翻,或仅为髋臼增宽。结论本病X线表现较典型,尤以脊柱的L1~2椎体呈喙状、变小、后移,爪形手,尺桡骨远端呈V形排列最常见且特异,如遇到此类病人应建议进一步行实验室检查,以确定诊断。  相似文献   
55.
目的 探讨早发型先天性梅毒患儿的母亲产前治疗方案与患儿影像表现相关性,分析患儿骨损伤的影像学特征.方法 收集资料完整的早发型先天性梅毒患儿44例,根据母亲孕期治疗情况分析患儿临床表现、并发症及骨损伤的影像学特征.结果 21例母亲产前经系统治疗的患儿较母亲产前无系统治疗和无治疗的23例患儿临床症状轻、并发症少,骨损伤几率低.骨损伤的影像表现特征:骨膜炎为最常见征象,干骺端炎为特征性征象,骨干炎为严重受损征象.结论 孕期RPR阳性的孕妇产前应进行系统治疗,早发型先天性梅毒患儿均应常规摄四肢长骨X线片.  相似文献   
56.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疗效,并用单纯药物治疗进行比较.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79例呃逆患者分为电针药物治疗组47例与单纯药物治疗组32例,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47例,有效率为91.5%,对照组有效率68.7%,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起效快,当天痊愈率48.9%,而对照组仅为2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配合药物治疗顽固性呃逆疗效高起效快,优于单纯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57.
病例资料患者,男,2岁,因下腹胀排尿困难就诊。曾有两次相似症状,自行缓解。体检:下腹膨隆,外阴未见异常。B超示膀胱过度充盈,后方示一无回声囊性包块,约4.0cm×4.0cm×3.0cm壁薄,光滑。建议CT增强扫描。CT平扫:膀胱后方偏右示一囊性包块(图1),边缘清晰,与膀胱紧密相邻。CT增强:  相似文献   
58.
目的 探讨MR和超声(US)对胎儿胼胝体发育不全(ACC)的产前诊断价值。方法 US提示胎儿颅内异常孕妇32例,均在US检查后1天内接受胎儿MR检查,对出生或引产胎儿行影像学检查及尸检,并与产前US、MR结果对照,评价US和MR检查的诊断准确率。结果 32胎US检出颅脑发育异常胎儿中,MR诊断为ACC 32胎(包括完全型ACC 26胎,部分型ACC 6胎)。MR与US比较,诊断胎儿ACC一致者 17胎;US可疑ACC 6胎、未发现ACC 9胎,这15胎MR均肯定ACC。单纯ACC 18胎, ACC伴发其他畸形14胎;对于其他伴发畸形, MR发现伴发畸形多于 US为8胎,2胎伴发畸形MR诊断与引产后病理不符。 结论 MR有助于明确诊断胎儿 ACC 并判断其分型及伴发畸形,可作为US有利的补充及验证手段。  相似文献   
59.
杨俊生  衣蕾  蒋宏伟 《陕西中医》2011,32(2):238-240
目的:探讨音乐电针疗法对脑出血大鼠血肿周围脑组织SOD活力及形态学的影响。方法:采用胶原酶加微量肝素尾状核注射诱导大鼠脑出血模型,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药物组、针药组,评估各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测定各组大鼠脑组织SOD活力及观察其脑组织病理形态的改变。结果:14d后各造摸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都有一定程度的恢复,治疗组较模型组恢复好,两组比较差异显著(Longa法P<0.05,);脑组织SOD活力测定显示药物组与针药组均较模型组有所提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药物组与空白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药组与空白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音乐电针疗法具有促进脑出血模型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恢复,提高其脑组织SOD活力,减轻其脑组织病理损伤,增强其抗自由基损伤的能力及促进损伤修复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