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38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6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45篇
综合类   45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为探讨β—丙内酯灭活双价Vero细胞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纯化疫苗的最佳条件。采用不同终浓度的β—丙内酯和不同的灭活时间对疫苗进行灭活,用细胞培养法进行病毒增殖试验。以确定灭活效果。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和分析β—丙内酯的最佳水解条件,并测定了三批疫苗β—丙内酯残留量。结果显示,采用终浓度为1:4000β—丙内酯4℃灭活24h,然后再于37℃水浴中水解2h,可达到完全灭活HFRS纯化疫苗。且无阻丙内酯残留的目的。  相似文献   
32.
目的:对单纯疱疹Ⅰ型胸苷激酶基因扩增、克隆和测序.方法:从单纯疱疹病毒Ⅰ型(HSV-1)17syn+株感染的BHK21细胞上清液中提取HSV-1基因组DNA,以此为模板,用PCR方法扩增胸苷激酶(TK).将扩增的片段克隆入载体pUC18中,并进行测序.结果:除终止码外,HSV-1TK基因全部编码区为1128bp,编码376个氨基酸,其中含12个蛋氨酸,4个半胱氨酸.TK的第249和250位氨基酸残基分别为Leu和Gln,其相应密码子为CTG,GAG,构成1个PstI位点,第313和314氨基酸残基分别为Asp和Val,其相应密码子为GAC和GTC,构成另一个PstI位点.结论:本研究扩增出了HSV-1TK基因的全部编码区序列  相似文献   
33.
目的 对GBP130的 5′近端侧翼序列进行分析 ,发现可能的强度和期特异性调控元件。 方法 构建含有不同长度GBP130启动子的质粒载体。用pGBPCATΔ 2、pGBPΔ2 /4 0 0和 pGBPΔ2 /80 0分别转染疟原虫 ,在转染后 48h收集虫体制备细胞抽提物 ,检测报告分子CAT活性 ,分析近端侧翼序列不同区域的强度调控功能。另将 pGBPΔ2 /4 0 0和pGBPΔ2 /80 0分别同时转染疟原虫 ,分别于转染后 5h、15h和 46h收集虫体 ,制备细胞抽提物 ,检测CAT活性 ,分析近端侧翼序列不同区域的期特异性调控功能。 结果 强度分析中 ,当从转录起始点下游删除较小的片段 ( pGBPΔ2 /80 0 ) ,CAT表达水平与pGBPCATΔ 2中CAT水平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当删除近端较大片段 ( pGBPΔ2 /4 0 0 )时 ,CAT表达水平明显下降 (P <0 .0 5 )。同时 pGBPΔ2 /4 0 0的转录活性与对照组也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期特异性分析 ,pGBPΔ2 /4 0 0与pGBPΔ2 /80 0相比 ,在 5h时前者转录活性高于后者 ,但在 15h和 46h时 ,后者转录活性高于前者 ,提示 2种质粒在疟原虫不同生活阶段具有期特异性调控。 结论 推测不同GBP130启动子活性强度的差异是因为 5′UTR长度的不同 ,较长的UTR可促进基因的转录表达 ,可能GBP130基因近端侧翼序列中 2个同聚 po  相似文献   
34.
用碱性磷酸酶长程多途径免疫BALB/C小鼠,采用反向间接ELISA法筛选融合孔上清,获得2株稳定分泌抗碱性磷酸酶McAb杂交瘤细胞株,腹水效价比国外报道高15~30倍,在APAAP免疫组化检测CD抗原、病毒抗原、肿瘤抗原以及细菌菌毛抗原等研究中均获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35.
目的 将肾综合征出血热纯化疫苗候选毒株适应于Vero细胞,并对其抗原性和免疫原性进行研究。方法 将汉滩病毒H8207株和汉城病毒Y86013株在Vero细胞上进行连续终末稀释传代,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空斑减少中和试验,研究传代后毒株的繁殖特性、病毒滴度、抗原量及免疫原性。结果 经过5次终末稀释传代,两株病毒在Vero细胞上均显示出良好的适应性,从第六代开始病毒滴度稳定在7.0Lg TCID50/m1以上,第八代两毒株抗原量均已达到1:64,H8207株抗原量继续升高,最高时达1:256。用两株病毒不同培养代次上清液制备的单价原液灭活疫苗免疫家兔二针,免疫血清对同型毒株的中和效价均达到1:10。结论 两株病毒已适应于Vero细胞,且具有病毒滴度高和免疫原性良好的特性,适合用作Vero细胞肾综合征出血热灭活纯化疫苗的候选毒株。  相似文献   
36.
人端粒酶催化亚单位mRNA的实时荧光RT-PCR定量检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建立可定量测定人端粒酶催化亚单位 (hTERT)mRNA的实时荧光反转录PCR方法。方法 :用Trizol 试剂从HepG2细胞中分离总RNA ,然后反转录为cDNA。利用一对基因特异引物和一条TaqManMGB探针 ,以实时荧光PCR定量hTERT的cDNA。同时定量测定人 β 肌动蛋白 (hBA)的mRNA作为内对照。用梯度稀释的克隆的人 β 肌动蛋白基因制作标准曲线。结果 :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为 1.0 0。实时荧光反转录PCR方法的平均变异系数为 7.1%。HepG2细胞hTERTmRNA与hBAmRNA的比值为 (1.3± 0 .3)× 10 -4。结论 :建立了可定量测定人端粒酶催化亚单位 (hTERT)mRNA的实时荧光反转录PCR方法。本方法的建立将有助于研究端粒酶的生物功能  相似文献   
37.
本文用HFRS病毒McAbs免疫家兔,制备了抗Id抗体(Ab_2),用小鼠γ球蛋白-Sepharose4B免疫亲和层析柱纯化了Ab_2,并以ELISA试验对其特异性作了鉴定。结果表明,所制备的Ab_2具有良好的Id特异性,并能与所用的小鼠抗HFRS病毒单抗、兔抗HFRS病毒抗体和HFRS病人血清结合。同时提示,这种Ab_2可能具有替代抗原的免疫潜能。  相似文献   
38.
构建以恶性疟原虫红内期重要的疫苗候选抗原-裂殖子表面蛋白羧基端编码分子量42000蛋白的基因片段为外源基因的可用作候选核酸疫苗的真核表达载体。方法目前对疟疾核酸疫苗的研究仅见于鼠疟,将恶性疟原虫FUP株裂殖子表面蛋白1羧基端编码42000蛋白的基因片段用常规分子克隆方法,分别克隆入非分泌性真核表达载体VR1012和改建后的分泌型载体VR1012/TA中,通过PCR和酶切鉴定出重组克隆。  相似文献   
39.
读者来信     
编辑同志: 您好! 贵刊第5卷第3期报道了中国免疫学会正式成立,并确定贵刊为中国免疫学会会刊的消息。我们作为陕西省免疫学会的会员,对此表示衷心的祝贺!并祝贺《中国免疫学杂志》4年来取得的可喜成绩。  相似文献   
40.
目的: 检测以恶性疟原虫裂殖子表面蛋白1 的17 区片段基因为基础的复合核酸疫苗VR1012/TPA/HG-MSP1-17(分泌性)和VR1012/HG-MSP1-17(非分泌性)诱导小鼠的体液免疫反应。方法: 分别用分泌性与非分泌性核酸疫苗肌注免疫小鼠。用间接ELISA法测定小鼠血清的特异性抗体。结果: 每只小鼠经3 次100 μg/100μl非分泌性核酸疫苗免疫后, BALB/c小鼠和C57BL/6 小鼠均产生明显的抗HG和抗真菌表达的MSP1 17 区蛋白(YMSP119 )抗体。但总体抗体水平不高。BALB/c小鼠经3 次200 μg/100 μl非分泌性核酸疫苗免疫后, 产生较高的抗HG抗体, 但抗MSP1-17 的抗体无明显变化。经3 次200 μg/100 μl分泌性核酸疫苗免疫后, 只产生较低的抗HG抗体。结论: 非分泌性核酸疫苗较分泌性核酸疫苗具有更强的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