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2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10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2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60篇
内科学   42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07篇
预防医学   37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5篇
  1篇
中国医学   56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张贤凤  薛莉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0,17(11):1599-1602
目的探究区域临床检验中心在分级诊疗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9年1-8月于6家医疗机构进行疾病检查的患者420例为研究对象。比较区域临床检验中心成立半年前、成立后半年及成立后一年的就诊患者的满意度、检查水平及医疗资源的差异。结果区域临床检验中心成立后,患者及医院职工的满意度均不断提升,且成立半年前与成立半年后、成立一年后患者及职工的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6家医疗机构8个血常规检测项目的临床检验合格率明显低于区域临床检验中心的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区域临床检验中心成立后,医疗机构总职工人数、来访检验人数、总住院人数及床位利用率均不断升高,转院率明显降低。结论区域临床检验中心在分级诊疗中的推广实施可有效促进医疗资源的优化使用,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提升职工与患者满意度,对促进医疗事业长远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2.
目的:研究灵芝孢子对帕金森病(PD)大鼠模型黑质神经细胞caspase-3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3组,PD组:经立体定向向黑质部注入6-羟多巴(6-OHDA);灵芝孢子组:先用灵芝孢子粉灌胃3d,立体定向注入6-OHDA,继续灌胃4周;正常对照组:立体定向注入抗坏血酸生理盐水。实验大鼠4周处死后用免疫组化、原位杂交检测caspase-3及其mRNA的阳性细胞数,Western blot检测caspase-3的半定量。结果:灵芝孢子组术侧黑质caspase-3及其mRNA阳性神经元数量较PD组明显降低,Western blot显示caspase-3蛋白较PD组显著降低。结论:灵芝孢子能够降低caspase-3的表达,对PD大鼠有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3.
84.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第二届编委会、50周年庆祝会暨《中华皮肤科杂志》60周年庆祝会于2013年10月18日在南京金陵江滨国际会议中心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两刊编委和通讯编委、在南京的往届编委121人到会,其中现任两刊编委108人(两刊编委总人数157人)。  相似文献   
85.
同型半胱氨酸与冠心病的相关性及其机制探讨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目的 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 (HCY)与冠心病 (CHD)的相关性、与CHD传统危险因素的关系及其致CHD的机制。方法 分别测定CHD患者 (10 5例 )及对照组 (32例 )血中HCY、内皮素(ET)、一氧化氮 (NO)、一氧化氮合酶 (NOS)水平及血脂各参数。结果 CHD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49 5 %比 9 4 % ,P <0 0 1) ,CHD组HCY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15 2 9± 5 14 ) μmol L比 (10 6 6± 2 78) μmol L ,P <0 0 1]。多元回归分析显示HCY对CHD的相对危险度 (RR)为 1 397(95 %可信区间 :1 137~ 1 6 4 5 ,P <0 0 1) ,表明HCY为CHD的独立危险因素。HCY与年龄、甘油三酯有关 (P <0 0 5 )。HCY与ET呈正相关 (P <0 0 1) ,而与NO、NOS呈负相关 (P <0 0 1)。结论 HHCY是CHD的独立危险因素。HCY可能损伤血管内皮细胞 ,使血管内皮功能失调。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讨调理脾胃针法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2型糖尿病合并痛风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34例)和西药组(34例)。在常规糖尿病治疗的基础上,针刺组采用调理脾胃针法,取穴:曲池、合谷、中脘、足三里、丰隆、阴陵泉、三阴交、血海、地机、阿是穴,每日针刺1次,10天为1个疗程,疗程间隔2天;对照组予秋水仙碱口服治疗,每次2片,每日3次。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积分情况、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尿酸(UA)、血沉(ESR)谷丙转氨酶(ALT)及谷草转氨酶(AST)作为两组治疗前后观察比较指标,并评价疗效及对肝功能的影响。结果:针刺组总有效率为91.1%,明显优于西药组的73.5%。显示针刺组疗效明显优于西药组。针刺组治疗后降FBG,2HPG,HbAlc%,TG、TC、HDL-C、LDL-C与西药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降血尿酸(UA),血沉(ESR)与西药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针刺组治疗后ALT,AST无升高,西药组治疗后ALT,AST明显升高(均P<0.01)。结论:调理脾胃针法能改善2型糖尿病合并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症状体征,对患者的糖、脂代谢都有良性的调节作用,且无肝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87.
梅毒是经血液传播疾病之一,加强对其检测可有效减少经血传播风险性,我们统计分析近两年献血者梅毒阳性率的调查(2004年~2005年)。现将开封市无偿献血者中梅毒阳性情况分析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标本来源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本血站无偿献血标本28380份,其中梅毒阳性121份,阳性率0.42%。1.2剂TP-ELISA均经批批检合格,有效期内使用(北京万泰生物药业有限公司、上海科华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1.3仪器Microlab STAR全自动加样仪,Microlab FAME全自动免疫分析仪[1]。1.4方法TP-ELISA方法对标本进行检测,各试剂均按试剂操作说明书操作和判断结果。将献血者按性别、年龄、住址、献血次数的基本情况分类,对上述分类与抽样总体梅毒阳性率0.42%比较。1.5统计方法以计数资料χ2检验。2结果表1分类分析指标TPPA阳性数阳性率χ2P值性别男性790.28%8.8<0.05女性420.14%38<0.05年龄18~2500%121<0.0526~35300.10%55<0.0536~45690.24%14<0.0546~55220.07%19<0.05住址市区760.2...  相似文献   
88.
方琦  方铭喜  薛莉  姚蔚 《山东医药》2009,49(20):104-105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与代谢紊乱、微血管病变与神经生长因子减少等原因有关,目前尚无疗效显著的治疗方法。我院自2008年1~8月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腺苷钴胺联合丁咯地尔治疗DPN,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9.
90.
1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诱发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型糖尿病 (IDDM)是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我院 1990~ 1999年收治 1型糖尿病 2 5例 ,其中 18例有酮症酸中毒 ,现总结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  2 5例中男 8例 ,女 17例 ,年龄 3~ 13a ,发生酮症酸中毒 18例 ,以酮症酸中毒为首发症状 15例。其中有明显感染史 16例 (肺炎 6例 ,肺结核 2例 ,上呼吸道感染8例 )。重症肺炎并上消化道出血 1例 ,死亡 1例 ,4例有家族史。均符合 1997年国际糖尿病专家组制定的 1型糖尿病诊断标准。所有病例均检查血糖、尿糖、血气分析、CO2 CP、血电解质、尿酮体检查 ,酮症酸中毒组也符合该病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