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12篇
神经病学   3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14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41.
目的 探讨神经营养素3基因修饰的神经干细胞对周围神经再生的影响。方法 54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造成坐骨神经切断损伤模型,神经外膜端端缝合,于小腿三头肌每周分别注射生理盐水、未被神经营养素3基因修饰的神经干细胞、及神经营养素3基因修饰的神经干细胞。术后3、6、9周动态观察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FI)以了解后肢功能恢复情况、组织学切片观察、肌湿重恢复率测定、9周后吻合口神经干的电镜观察。结果 神经营养素3基因修饰的神经干细胞组动物的有髓神经纤维密度、神经组织面积、髓鞘厚度、肌湿重以及坐骨神经功能指数均显著优于未被神经营养素3基因修饰的神经干细胞组和生理盐水组,9周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单纯神经干细胞组各项指标优于生理盐水组。结论 将神经营养素3基因修饰的神经干细胞移植于修复的周围神经,使局部释放的NT-3加快轴突再生速度以促进周围神经再生,减缓失神经支配肌肉的萎缩。  相似文献   
42.
尺侧腕伸肌及拇长伸肌移位重建拇指对掌功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评价尺侧腕伸肌及拇长伸肌移位重建拇指对掌功能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0年以来,我院接受尺侧腕伸肌及拇长伸肌移位术重建拇指对掌功能的29例腕部正中神经不可逆损伤患者、20例正中神经合并尺神经损伤患者的随访结果(随访6—12个月)。结果 29例正中神经不可逆损伤患者中,优21例、良8例,优良率100%;20例正中神经合并尺神经损伤患者中,优9例、良7例、可4例,优良率80%。结论 对腕部正中神经不可逆损伤,特别是合并尺神经损伤患者,尺侧腕伸肌及拇长伸肌移位术是一种理想的重建拇指对掌功能的手术方法,且操作简单,效果好。  相似文献   
43.
目的 回顾性分析应用带蒂侧胸壁筋膜皮瓣修复肩前锁骨区皮肤软组织巨大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因创伤等原因引起的肩前锁骨区皮肤软组织巨大缺损创面应用带蒂侧胸壁筋膜皮瓣或复合部分背阔肌皮瓣进行修复9例,皮瓣面积最大15 cm×10 cm,最小10 cm×6 cm.皮瓣转移前创面经彻底清创,有污染或感染者经更换敷料干净后再行皮瓣手术.术前用血管多普勒探侧仪探测皮瓣的轴心动脉,以利皮瓣的设计和转移操作.术后经2~15个月随访.结果 8例皮瓣全部成活,一期修复创面;1例皮瓣转移覆盖巨大创面后远端边缘部分坏死,二期清创后能拉拢缝合,创面完全修复.近、远期随访所有皮瓣外观、颜色、质地均与受区周围皮肤一致或接近.结论 带蒂侧胸壁筋膜皮瓣血供丰富,供区隐蔽,修复创面效果好,是修复肩前锁骨区皮肤软组织巨大缺损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44.
目的 研究P2Y4受体在成鼠脊髓,脊神经节及坐骨神经的表达及分布情况,为研究ATP/UTP对周围神经再生的作用机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取成鼠脊髓、脊神经节及坐骨神经(SD大鼠,雌雄不拘),采用原位杂交和逆转录一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观察嘌呤P2Y4受体的分布与表达,并对RT-PCR的结果进行测序。结果 原位杂交与RT-PCR结果显示,脊髓灰质有P2Y4R的表达,主要分布在中央管上皮细胞和前角,运动神经元呈强阳性,白质中为阴性。坐骨神经也可见到P2Y4受体的表达,主要分布在雪旺细胞及其内的血管内皮细胞。脊神经节则没有P2Y4受体的表达。结论 大鼠的P2Y4受体可能主要分布在输出纤维,在感觉神经原纤维几乎无表达。  相似文献   
45.
目的观察三磷酸腺苷(ATP)对体外培养的大鼠雪旺细胞的影响,探讨ATP促进周围神经再生的作用机制。方法用SD乳鼠坐骨神经双酶消化后的剩余组织块培养雪旺细胞,G-418纯化后培养24h,分成5组继续培养10d:ATP组(按不同浓度分4组)和正常组。相差显微镜下观察计数,绘制各自的增殖曲线。在24和72h对各组细胞进行流式细胞分析。结果0.1mmol ATP组雪旺细胞的增殖不明显;1、10mmol组24h和72h后处于S期的雪旺细胞明显增多;100mmol组雪旺细胞数则明显减少;1、10、100mmol组和对照组的倍增时间分别为6.4、5.6、10.2、8.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TP能显著地促进雪旺细胞的增殖从而促进外周神经再生,但其作用具有浓度依赖性,高浓度ATP反而抑制雪旺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46.
背景:近年来不少文献报道缺血后调适在多种组织器官包括心肌和骨骼肌都能激发自身内在的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而且不同方案引发的保护程度有差异,并表现出种属的特异性。
  目的:比较不同缺血后调适方案对大鼠肢体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并优选最佳方案。
  方法: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n=9):缺血再灌注组和不同缺血后调适3个组。各组大鼠均于右侧股动脉进行缺血再灌注实验操作,并分离左侧股动脉作为自身假手术对照,其中缺血再灌注组给予右侧股动脉缺血4h再灌注24h;缺血后调适3个组分别于4h缺血后立即施加4个循环分别为10s再灌/10s缺血、30 s再灌/30 s缺血、1 min再灌/1 min缺血的后调适操作,再灌注24 h。各组实验结束后抽血检测乳酸脱氢酶,取样腓肠肌测算湿干质量(湿/干)比值、检测髓过氧化物酶和丙二醛,取样胫前肌电镜观察骨骼肌病理变化。
  结果与结论:4个循环的30 s再灌/30 s缺血组湿/干值显著低于缺血再灌注组(P<0.05),其余2个缺血后调适组与缺血再灌注组差异不明显(P>0.05)。血浆乳酸脱氢酶、组织髓过氧化物酶和丙二醛值缺血后调适3组均低于缺血再灌注组(P<0.05),缺血后调适组间未见明显差异。4个循环的30 s再灌/30 s缺血组电镜下骨骼肌线粒体嵴的空泡变性程度、肌原纤维结构清晰程度和细胞核完整性较缺血再灌注组均有明显改善,其余2个缺血后调适组超微结构较缺血再灌注组也有不同程度改善。结果提示缺血后调适对大鼠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4个循环30 s再灌/30 s缺血方案的保护效果最明显,可作为进一步实验研究的基础。  相似文献   
47.
目的:观察塞来昔布联合曲马多用于下肢骨折手术的镇痛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9月至2009年2月我院择期行骨科股骨、胫骨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实验组术前8~12 h口服塞来昔布胶囊400 mg(2粒),术后1~3 d,禁食禁水期过后,口服塞来昔布胶囊200 mg(1粒)+曲马多胶囊50 mg/次(1粒),1次/12 h.对照组术前不服用塞来昔布,术后1~3 d,在术后疼痛要求镇痛时,口服曲马多胶囊100 mg/次(2粒),必要时可用曲马多注射剂.术后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术后1,2,4,6,8,12,24,48,72,96,120 h的疼痛程度.并观察患者在术后5 d的睡眠情况.结果:术后12,24,72 h,实验组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1,2,4,6,8,48,96,120 h,两组患者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第2天、第3天及第4天,实验组的睡眠障碍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第5天,两组患者的睡眠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塞来昔布联合曲马多用于下肢骨折手术镇痛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48.
背景:骨髓基质干细胞体外培养增殖力强、易于向成骨细胞及软骨细胞方向分化且成骨性能稳定等特点,成为骨组织工程中合适的种子细胞。 目的:总结分析采用骨髓基质干细胞作为种子细胞,分析其直接移植于骨不连部位或复合支架或转基因治疗骨不连所具有的优劣势。 方法:检索1992/2011西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及CNKI 数据库有关骨不连研究,骨髓基质干细胞分离、培养,在骨不连方面的应用,骨组织工程细胞支架方面的文献,英文检索词为“bone marrow stromal stem cells,nonunions, repairing,tissue engineering”,中文检索词为“骨髓基质干细胞,骨修复,骨不连,组织工程”。排除重复性研究,保留23篇进一步归纳总结。 结果与结论:利用骨髓基质干细胞作为种子细胞,直接植入骨不连部位,或与适当的支架材料结合,或用骨髓基质干细胞作为靶细胞,导入外源目的基因诱导成骨的基因治疗来修复骨缺损的方法,给骨缺损的治疗带来光明的前景。但同时也存在骨髓基质干细胞增殖、分化合适条件难以准确确定,经皮移植自体骨髓基质干细胞植入体内后容易流失,不能在植入部位形成有效的细胞浓度,支架材料尚不能完全符合临床要求,以及如何将骨组织工程与基因治疗的方法结合起来等问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49.
患者女,20岁,3个月前无意中发现左颈部肿物.当时未做任何检查及治疗,后肿物逐渐增大伴左上肢麻木.查体:左颈部可触及约4 cm×6 cm的肿物,质硬,边界欠清,不能推动,局部压痛并放射至左上肢.左侧肩、肘、腕关节活动尚好,左手内在肌萎缩,以骨间肌为明显;左拇指对掌、对指、外展受限,能主动活动关节,但不能对抗阻力,肌力3级;左前臂及手尺侧皮肤感觉减退.胸部X线片示左侧第一肋骨后侧有骨样突起,考虑为软骨瘤.CT扫描及重建提示左侧第一后肋见约3 cm×5 cm不规则混杂信号病灶,考虑为软骨类肿瘤.门诊以"左侧第一肋骨肿瘤"收入住院.  相似文献   
50.
足跟部离断损伤临床少见,离断跟部可通过再植修复,若缺乏再植条件,也可采用组织瓣移位重建跟部外观和功能。2010年7月,我科收治1例后跟部分离断患者,缺乏再植条件,经剔除皮肤软组织后将跟骨原位回植,缝接跟腱后,设计小腿后内侧筋膜皮瓣移位修复获得成功。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