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9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39篇
耳鼻咽喉   32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2篇
口腔科学   23篇
临床医学   186篇
内科学   70篇
神经病学   25篇
特种医学   33篇
外科学   24篇
综合类   243篇
预防医学   46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181篇
  3篇
中国医学   53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00篇
  2012年   290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观察大鼠完全性脊髓损伤后损伤平面以下周围神经和骨骼肌的自然变化,为脊髓损伤治疗与康复相关基础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50只健康成年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5只、假手术组(B组)10只和脊髓损伤组(C组)35只,B组行单纯椎板切除术;C组在椎板切除基础上用横断法制成T10完全脊髓损伤模型。分别对3组大鼠术前,B组术后1、2周,C组术后1、2、4、12、24周进行BBB评分,并检测腓肠肌的运动单位计数(motor unit number estimation,MUNE);再于各时间点处死大鼠,取坐骨神经和腓肠肌内侧头,应用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坐骨神经-运动终板-腓肠肌的形态变化。对3组所有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C组术后各时间点的BBB评分与术前及A组、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术后4周时的BBB评分与其他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术前MUNE数值与A组、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术后各时间点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周与24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余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术后1、2周时坐骨神经有髓神经纤维髓鞘外形正常。C组术后1、2周时与A组、B组无明显差异;4周时部分有髓神经纤维髓鞘崩解、板层分离;12周时髓鞘崩解明显增多,高倍电镜观察见崩解的髓鞘板层清晰;24周时有髓神经纤维髓鞘崩解、融合,新生神经纤维管细壁薄,无髓神经纤维增多,高倍电镜观察见崩解的髓鞘板层模糊。A组肌细胞肌束膜及肌内膜边界清晰,肌细胞核位于肌膜下方。B组术后1、2周时与对照组无明显区别。C组术后1、2周时,除肌细胞截面积轻度缩小外,与对照组无明显不同;4周时肌细胞截面积缩小,局部肌细胞破坏;12周时多数肌细胞边界模糊,细胞核相对聚集,结缔组织增生明显;24周时肌细胞融合,细胞核密集,融合细胞间可见大小不一空隙,结缔组织增生更加明显。A组和B组术后1、2周运动终板结构清晰完整。C组术后1、2、4周时运动终板结构较A组、B组无明显差别;术后12周时相对完好运动终板与破坏运动终板并存,高倍电镜下观察见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层次分明,各层结构内可见细小颗粒,突触间隙内可见多个类圆形突触小泡,肌板清晰,同时也可见突触皱褶及突触前、后膜不可辨,肌板结构不清晰;术后24周时找不到运动终板。结论:大鼠完全横断性脊髓损伤后损伤平面以下周围神经和骨骼肌形态结构随时间退变程度逐步加重甚至消失;损伤后12周时已有明显变化,24周时出现显著的结构损害和功能丧失。  相似文献   
22.
风湿性多肌痛的临床诊断(附2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990年~1996年间明确诊断的风湿性多肌痛(PMR)20例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认为凡年龄≥50岁、出现晨僵(80%)、四肢肢带肌僵痛(80%)、乏力(70%)、发热(20%)及体重减轻(>5kg)、血沉≥50mm/1h者,可拟诊为原发性PMR,即投予小剂量强的松(10mg/d)。若在数日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或缓解者,更有利于诊断,但需注意排除颞动脉炎、多发性肌炎及肿瘤等所致的继发性PMR。  相似文献   
23.
24.

Aims/hypothesis  

Diabetic ketoacidosis is a potentially life-threatening complication of diabetes and has a strong relationship with HbA1c. We examined how socioeconomic group affects the likelihood of admission to hospital for diabetic ketoacidosis.  相似文献   
25.
目的:研究下颌第一恒磨牙牙根及根管系统。方法:报告1例双侧下颌第一恒磨牙近中3根管病例,分析其诊疗经过并复习牙根及根管系统文献。结果:该病例中双侧下领第一恒磨牙根管治疗后进行完善根管充填。结论:下颌第一恒磨牙的牙根及根管系统变异多样,临床治疗中应注意,以提高根管治疗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26.
目的:观察甘草甜素对经脂多糖刺激后体外培养的人颊黏膜成纤维细胞炎症反应的作用。方法:取正常人颊黏膜,组织块法体外培养颊黏膜成纤维细胞,加入不同浓度的甘草甜素,培养24h、48h、72h后,经MTT法检测每孔的光密度值(OD)。用脂多糖(LPS)对细胞进行干预,用来模拟口腔扁平苔藓(0LP)的炎症状态。以第4代成纤维细胞为对照组、加入脂多糖为炎症组、同时加入脂多糖和甘草甜素为实验组,用ELISA法分别检测三组白细胞介素-6(IL-6)的浓度。结果:MTT法测出甘草甜素在一定范围内浓度越高、时间越长,抑制细胞的增殖作用就越强;ELISA法检测出炎症组较对照组上清液中IL-6浓度明显升高,实验组较炎症组上清液中IL-6浓度明显降低。结论:甘草甜素可明显抑制由脂多糖刺激的人颊黏膜成纤维细胞分泌IL-6。甘草甜素在治疗OLP的炎症反应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7.
黏膜类天疱疮与大疱性类天疱疮都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的皮肤黏膜病。它们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方法一直以来都是临床医生关注的焦点。通过阅读文献,本文旨在将近年来有关这些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临床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8.
目的:采用正交设计法,对电化学浸蚀形成钛合金表面微结构工艺参数进行优化。方法:先采用L9(33)正交实验对钛合金表面进行阳极浸蚀处理,HCl浓度(A)、HF浓度(B)、NH4F浓度(C)作为3个因素。上述方法获得表面再用L9(33)正交实验进行交流电化学浸蚀处理,HNO3浓度(X)、电压(Y)、蚀刻时间(Z)作为3个因素。结果:获得最优微米表面的条件是:HCl酸浓度:99g/L、HF酸浓度:51g/L、NH4F盐浓度15g/L;获得最优亚微米孔表面的条件是:HNO3酸浓度:246g/L、电压4V、蚀刻时间40s。结论:影响微米表面主要因素是HF浓度,影响亚微米表面主要因素是电压。  相似文献   
29.
目的 探讨脑积水脑室穿刺术后继发导管相关性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至2020年7月收治的187例脑积水的临床资料。结果 187例中,120例经枕角穿刺行脑室-腹腔分流术,67例经额角穿刺行脑室外引流术。术后发生导管相关性出血13例,发生率为 6.9%;其中枕角穿刺出血7例,额角穿刺出血6例;保守治疗2例,手术治疗11例;出院时GOS评分4~5分7例,2~3分4例,1分2例;出院后随访6个月,GOS评分无明显变化。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颅内压急剧下降(OR=6.39;95% CI 1.67~24.5;P=0.007)、堵管后重新置管(OR=5.45;95% CI 1.45~20.4;P=0.010)、脑室穿刺>3次(OR=10.4;95% CI 2.33~46.6;P=0.002)是导管相关性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导管相关性出血是脑积水脑室穿刺术后较为少见的、严重并发症,围手术期应综合评估,以降低术后出血概率;术后应密切观察病情并及时复查头颅CT,出血量大的病人,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30.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虽是以多系统、多器官损害伴多种自身抗体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但在疾病的某一时期.可以某一器官或某一系统受累为突出表现。以视力损害为主要表现的SLE少见,现报道1例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