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97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154篇
耳鼻咽喉   23篇
儿科学   12篇
妇产科学   16篇
基础医学   80篇
口腔科学   19篇
临床医学   211篇
内科学   498篇
皮肤病学   9篇
神经病学   26篇
特种医学   80篇
外科学   142篇
综合类   513篇
预防医学   142篇
眼科学   22篇
药学   243篇
  1篇
中国医学   124篇
肿瘤学   4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69篇
  2012年   85篇
  2011年   93篇
  2010年   107篇
  2009年   99篇
  2008年   122篇
  2007年   96篇
  2006年   91篇
  2005年   71篇
  2004年   75篇
  2003年   91篇
  2002年   86篇
  2001年   329篇
  2000年   187篇
  1999年   129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肖楚丽  将建烨  李翔  张艳 《当代医学》2012,18(25):32-33
目的 构建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小鼠动物模型,观察NOD1炎症复合体分子在小鼠胃组织的表达情况.方法 将6~8周龄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感染组、对照组和治疗组.其中感染组和对照组分别以Hp和磷酸盐缓冲液(PBS)灌胃.每48h灌胃1次,共5次.4周后,培养法鉴定Hp感染是否成功.同时设立治疗组,采用奥美拉唑三联疗法灌胃治疗1周,4周处死.RT-PCR检测小鼠胃组织中NOD1 mRNA的表达情况,ELISA检测小鼠血清中IL-18和IL-33的含量.结果 阴性对照组NOD1 mRNA呈低度表达,经Hp感染后,胃黏膜中NOD1 mRNA水平明显增高,血清IL-18和IL-33水平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经奥美拉唑治疗后,与Hp感染组相比,NOD1 mRNA水平有所降低.结论 Hp感染后小鼠胃组织中NOD1炎症复合体分子表达升高,增高的NOD1可能通过诱导胃黏膜产生IL-18和IL-33而清除病原体.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以病定技术中医适宜技术的临床效果,为进一步推广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失眠、慢性咽炎、风湿性关节炎及慢性结肠炎患者各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共40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0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方案治疗,试验组患者加用中医适宜技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时间、治疗费用及临床满意度等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患者治疗时间和治疗费用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试验组患者临床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病定技术中医适宜技术临床效果满意,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减少治疗时间,降低治疗费用,有助于提高患者医疗服务满意程度。  相似文献   
33.
目的:总结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疗效评定方法的临床应用概况,为临床疗效评估提供参考。方法:查阅肌筋膜疼痛征疗效评定方法的相关文献,并进行分析总结。结果:用于肌筋膜疼痛征疗效评定方法较多,疼痛强度方面的评定主要有单维度疼痛评估疼痛量表以及疼痛强度评定的辅助检查,多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口述分级评分法(VRS)、痛阈测定、表面肌电图、红外热像图及肌电阻测量仪测定;综合疼痛强度及性质的多维度评定方法多用McGill疼痛问卷法,此外健康状况评定多采用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结论:深入研究各种评定方法的优缺点及其临床应用,让多种方法有机结合,建立规范化的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疗效评定方法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34.
心律转复除颤器植入术后电风暴的发生及其对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调查单中心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植入术后电风暴(ES)的发生率、发作特征和危险因素,并探讨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对本中心123例植入ICD的患者进行随访。Es定义为24h内出现3次或3次以上的快速室性心律失常(VA)导致ICD治疗,或ICD监测到持续30s以上的VA但未发放治疗。结果在(26.9±21.3)个月的随访期间,共有41(33.3%)例患者(ES组)发作139次ES(3.4±3.9)次/例,其中29(70.7%)例患者的首次发作在植入后1年内出现,Es发作呈现出6:00—10:00和14:00~17:00两个高峰。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植入ICD作为心脏性猝死二级预防是E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4.797,P=0.044)。本组共15(12.2%)例患者死亡,Es组死亡率较无Es组(24.4%对6.1%,P=0.003)显著增高,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Es组累计生存概率明显低于无Es组(Log—rank检验P〈0.001)。结论Es发作表现为上午和下午两个高峰,可导致死亡率增高,其首次发作多在ICD植入后1年内。植入ICD作为心脏性猝死二级预防是E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5.
经过电生理工作者多年的艰辛探索与不懈努力,在Haissaguerre等[1]的具有里程碑式的发现基础上,肺静脉兴奋灶触发的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导管消融模式已逐渐趋于成熟.从最初的点状消融,到节段性肺静脉隔离,以致近年来世界多数心脏中心认可并采用的主流消融术式之一的环肺静脉口外线性消融,其治疗成功率逐步提高.  相似文献   
36.
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与冠状动脉狭窄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与冠状动脉狭窄的关系,探寻冠心病的发病原因。方法对220例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及外周血白细胞的测定,采用Gensini评分系统衡量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按照Gensini积分的三分位间距将观察对象分为三组,Gensini积分0~3.00分(CHD1)组74例,Gensini积分3.01~32.67分(CHD2)组73例,Gensini积分32.68~180.00分(CHD3)组73例。应用方差分析研究白细胞计数在三组中的分布情况,应用多因素回归分析研究Gensini评分与白细胞计数的关系。结果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及白细胞计数与Gensin评分有统计学相关;多因素逐步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总数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积分独立相关,其偏相关系数为0.223,P=0.001。结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总数与冠状动脉狭窄独立相关。  相似文献   
37.
早发冠心病患者脂蛋白脂酶基因多态性与血脂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早发冠心病(CHD)患者脂蛋白脂酶(LPL)基因多态性特征及其与血脂关系。方法:收集106例早发CHD患者(早发CHD组)血脂参数等资料,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分析LPL的P、H基因型及其等位基因频率分布(HindⅢ和PVUⅡ酶切),并与81例非CHD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早发CHD组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较对照组降低(P<0.05)。早发CHD组P+,H+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对照组(P<0.05)。H+H+基因型TC、TG明显高于H+H-基因型,HDL-D低于H+H-基因型;P+P+基因型TG明显高于P-P-基因型,HDL-C低于P-P-基因型(均P<0.05)。结论:早发CHD患者血清TC、TG和LDL-C高于对照组,HDL-C低于对照组;P+,H+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对照组。H+H+和P+P+基因型影响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38.
沉默型动脉导管未闭的血流动力学特征及治疗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沉默型动脉导管未闭 (patentductusarteriosus ,PDA)的血流动力学特征及治疗。方法 对临床结合超声心动图诊断的 7例沉默型PDA病人进行心导管检查 ,术后 3个月、6个月及每年随访一次。结果  7例病人肺动脉平均压平均为 (16 0± 2 4 )mmHg ,肺循环和体循环血流量比 (Qp/Qs)为 1 0 8± 0 0 2 ,左向右分流量平均为 (0 32± 0 0 8)L/min ,左向右分流量占肺循环血流量比例平均为 0 0 98± 0 0 2 4。PDA最窄处平均直径为 (0 9± 0 2 )mm。 7例病人均未行外科手术和介入治疗。平均随访 9 5个月 (临床、心电图、超声心动图 ) ,未发现房室腔增大、肺动脉压增高 ,无感染性动脉内膜炎和心内膜炎发生。结论 沉默型PDA的左向右分流量很少 ,对病人的血流动力学影响小。沉默型PDA病人是否需要治疗尚无定论。  相似文献   
39.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需要干预的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其发生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房颤对患者的主要危害之一是缺血性脑卒中,非瓣膜病房颤患者缺血性卒中发生率为每年5%,其卒中风险是窦性心律患者的5~7倍.因此预防心房颤动引起的栓塞性事件是其治疗策略中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40.
心率与人类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心率是新陈代谢的重要标志之一,1997年,Levine等曾综述了心率与寿命的关系。一般而言,体型越小的动物心率就越快,寿命越短。研究表明哺乳动物一生的心率是一个恒定的值。Azbel则强调寿命的长短与存活细胞的基础能量有关。人类的平均心率为70次/min,而预期寿命则为80岁,若将人类的基础心率从70次/min降为60次/min可将寿命从80岁延长至93.3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