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病历摘要患者男,48岁,因左臀部疼痛29d于2003年7月24日入院。29d前出现左臀部疼痛,呈持续性钝痛,逐渐加剧,夜间尤重,放射至左踝,伴左髋活动受限。既往无出血性疾病史。入院体格检查:体温37.0℃,血压130/70mmHg(1mmHg=0.133kPa),无贫血貌,无皮肤巩膜黄染,口腔黏膜及其他部位未见出血点及瘀斑,心肺未见异常,肝脾未触及。左臀部坐骨结节处轻度压痛,左髋“4”字试验阳性。血常规:白细胞5.9×109/L,中性粒细胞0.69,淋巴细胞0.21,血红蛋白138g/L,血小板178×109/L。尿潜血试验阴性。大便潜血试验阴性。凝血谱:凝血酶原时间13.1s(正常值10.5~13…  相似文献   
12.
全膝置换术后应力遮挡致骨量丢失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较多,其中假体无菌性松动和假体旁骨折与假体周围骨量丢失紧密相关。骨量丢失的机制分为两类:一类为机械性,发生于术后早期,包括假体周围应力遮挡致骨质重塑、术中操作及骨水泥致骨损伤坏死、术后关节负重减少致废用性萎缩,其中以应力遮挡最主要;另一类为生物性,发生于术后晚期,指假体材料产生各种磨损颗粒作用于炎症细胞而释放大量炎性因子,激活破骨细胞致假体周围骨溶解。本文仅就使用影像学手段对全膝关节置换后应力遮挡致假体周围骨量丢失的研究进展及趋势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转子下截骨短缩全髋关节置换治疗髋关节发育不良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目的探讨股骨转子下截骨短缩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成人CroweIV型髋关节发育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CroweIV型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18例24髋,均为女性,平均年龄46.8岁(38-55岁)。采用S-ROM或AML假体结合股骨转子下横断截骨短缩行人工关节置换术,按术前计划、股骨重叠情况及软组织和坐骨神经张力截除相应长度股骨。术前、术后行Harris评分及功能评价。结果全部病例随访9-72个月,平均29个月。Harris评分由术前41分增加到术后89分,优良率83.3%。髋旋转中心平均下降56mm,平均截骨短缩长度为31mm。截骨平均愈合时间为8个月。1髋术中、2髋术后并发股骨骨折,发生率12.5%,用加压钢板及钢丝固定,平均10个月后骨折愈合。术前Trendelenburg征均为阳性,术后15例阴性、3例阳性,转阴时间平均为13个月。单侧患者肢体不等长发生率为25%。无一例出现关节感染、假体松动、脱位、神经功能损伤等并发症。结论股骨转子下截骨短缩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髋关节发育不良高位脱位可避免坐骨神经损伤,单侧患者易形成肢体不等长,软组织平衡及肌力恢复需要一定时间,Trendelenburg征转阴时间长,易并发术中及术后股骨骨折,需用钢丝环扎预防。  相似文献   
14.
肩关节后方不稳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肩关节后方不稳临床较少见,治疗难度较大,存在争议。该文就近年来肩关节后方不稳治疗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上肩部悬吊复合体的双重损伤即浮肩损伤,指肩胛颈骨折合并同侧锁骨骨折或肩锁关节脱位,此时肩关节与躯干间失去骨性及韧带连接,稳定性丧失,保守治疗的预后较差,而手术治疗则难度较大,术后多残留后遗症。现笔者对近年来收治的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浮肩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低频超声对万古霉素骨水泥药物释放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在体外和动物体内条件下研究低频超声对抗生素骨水泥(antibiotic-loaded bone cement,ALBC)的促释放作用及其规律.方法制作载万古霉素ALBC的体外试件和体内试件.分别将质量分数为5%和10%的ALBC体外试件随机分为对照组、100mW/cm^2超声组和300mW/cm^2超声组.所有试件于40 ml PBS中浸泡8 h后,超声组接受超声干预30 min,观察浸泡24 h内药物累积浓度的变化.另取健康新西兰大白兔16只,将质量分数为7.5%的ALBC植入髋关节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超声组,每组8只.超声组于术后不同时间接受超声干预30min(300mW/cm^2),术后5 d内定时检测引流液和尿液中万古霉素浓度,术后4周检测ALBC残余药量.结果体外条件下100mW/cm^2超声组和1000 mW/cm^2超声组在浸泡24 h后的药物释放分别较10%对照组增加71.77%、73.62%,50mW/cm^2超声组和500 mW/cm^2超声组分别较5%对照组增加13.03%、23.78%.超声强度和药物载荷均显著增加ALBC的药物释放.体内条件下超声组药物释放量在术后1 d和5 d分别较对照组高148.18%(t=3.510,P<0.01)和82.39%(t=2.345,P<0.05),术后4周超声组ALBC药物溶出低于对照组(t=3.697,P<0.01).结论低频连续型超声能促进和加快ALBC的药物释放.  相似文献   
17.
关节置换术后深部感染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并总结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深部感染患者的诊断和治疗经验,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自2008年6月至2010年8月,采用二期翻修术治疗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深部感染患者14例,男7例,女7例;髋8例,膝6例.原发疾病包括:骨性关节炎4例,骨肉瘤3例,股骨颈骨折6例,股骨头无菌性坏死1例.所有患者一期彻底清创,平均旷置间隔时间4个月(3~8个月)后行二期翻修重建术.术后定期随访.结果 髋关节Harris评分由术前平均48.86分提高到术后平均82.9分;膝关节AKS评分由术前平均42.5分提高到84.25分;总计优良率为86.7%(≥80分).仅1例翻修术后2年感染复发,感染总控制率为92.9%;1例患者(髋)在二次手术中均发生骨折.结论 二期翻修术在感染控制和功能结果方面均为满意,应作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部感染的常用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抗生素骨水泥广泛用于治疗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有研究发现,全髋关节一期或二期翻修间期使用抗生素骨水泥,术后感染的复发率可达10.4%、15.1%。低频超声被用于控制药物穿透生物屏障。本研究旨在观察低频连续型超声(continuous wave ultrasound,CWU)作用下,万古霉素骨水泥(vancomycin-loaded bone cement,VLBC)的抗菌性能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微泡超声对庆大霉素抑制大肠杆菌的增强效果,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 配制1×107 CFU/ml大肠杆菌(ATCC 25922)悬液,分为空白对照组、微泡(Sonovue)组、超声组和微泡超声组,每组按照庆大霉素浓度进一步分为0、1、2 μg/ml三个浓度组(n=8).微泡浓度为体积分数10%.超声辐照强度为300 mW/cm2,频率为46.5 kHz,占空比为33%,辐照时间为12 h.平板计数法比较各组残留活菌密度,取对数(log10 CFU/ml)行统计学分析.每组另取少量菌液行透射电镜扫描,观察残留菌的微观形态.结果 未添加庆大霉素时,四组残留菌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庆大霉素1 μg/ml时,微泡超声组(5.44±0.49 log10 CFU/ml)与空白对照组(7.44±0.64 log10 CFU/ml)、微泡组(7.19±0.38 log10 CFU/ml)、超声组(6.86±0.29 log10 CFU/ml)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庆大霉素浓度为2μg/ml时,微泡超声组(2.87±0.28 logl0 CFU/ml)与空白对照组(4.45±0.43 log10 CFU/ml)、微泡组(4.33±0.40 log10 CFU/ml)、超声组(3.89±0.37 log10 CFU/ml)的差异仍均有统计学意义.上述药物浓度下超声组与空白对照组菌量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透射电镜扫描提示,与单纯超声辐照相比,微泡超声辐照可迸一步改变细菌胞膜的形态,胞膜皱褶更明显,存在较多不连续.结论 与单纯超声辐照相比,微泡超声可以进一步提高庆大霉素对大肠杆菌的抗菌效果,可能与微泡增强超声的“声孔效应”有关.  相似文献   
20.
胫骨平台骨折是一种常见的膝关节创伤,容易并发创伤性关节炎,它是一种由于膝关节遭受来自内外翻暴力的撞击或者坠落造成的压缩暴力引起的高能量创伤。按Schatzker分型分Ⅳ、Ⅴ、Ⅵ型。平台骨折常合并严重的软组织创伤,处理不得当会对预后造成不良影响,严重影响膝关节功能。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治疗效果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仍有部分患者手术效果欠佳。本文旨在分析影响其手术效果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