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67篇
  免费   174篇
  国内免费   110篇
耳鼻咽喉   42篇
儿科学   33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136篇
口腔科学   25篇
临床医学   317篇
内科学   225篇
皮肤病学   12篇
神经病学   54篇
特种医学   267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322篇
综合类   875篇
预防医学   314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260篇
  4篇
中国医学   444篇
肿瘤学   108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65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71篇
  2018年   65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66篇
  2015年   72篇
  2014年   157篇
  2013年   138篇
  2012年   164篇
  2011年   163篇
  2010年   199篇
  2009年   161篇
  2008年   183篇
  2007年   136篇
  2006年   140篇
  2005年   133篇
  2004年   140篇
  2003年   112篇
  2002年   135篇
  2001年   125篇
  2000年   89篇
  1999年   93篇
  1998年   82篇
  1997年   67篇
  1996年   55篇
  1995年   51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45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24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2篇
  1965年   3篇
  1964年   3篇
  1962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71.
目的 通过随访对Colles骨折手法整复后竹夹板固定与石膏固定的疗效进行比较,确定Colles骨折手法整复后的有效治疗方案.方法 将120例Colles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竹夹板外固定组60例及石膏外固定组60例,骨折手法整复成功后,按照组别分别给予竹夹板固定及石膏固定治疗,外固定拆除后均给予中药熏洗1个月,6个月后进行随访,并按照Gartland and Werley腕关节评分比较两组骨折患者的腕关节评分,以评价疗效.结果 竹夹板固定组优良率为83.3%,优于石膏固定组的56.7%(P<0.01).结论 Colles骨折手法整复后竹夹板固定的疗效优于石膏固定.  相似文献   
172.
目的:探讨后尿道肿瘤合并前列腺增生症的治疗新手段。方法:采用经尿道汽化电切的方法.一次性切除后尿道肿瘤及增生的前列腺,术后严密随访及局部灌药,通过膀胱尿道镜了解肿瘤的复发情况。结果:随访最长3年,未见复发。结论:该方法对后尿道肿瘤合并前列腺增生治疗效果满意,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较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73.
目的探讨核因子抑制剂吡咯二硫氨基甲酸酯(PDTC)对心肺转流(CPB)中心肌细胞核因子-κB(NF-κB)p65和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活化的影响。方法12只犬随机分为PDTC组(P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6只。P组于CPB转机前静脉注入PDTC 30 mg/kg,C组静脉注入等容量生理盐水。两组均全心缺血60 min,恢复灌注60 min。于CPB 5 min、阻断60 min及开放60 min时,用自制电钻取心肌组织,一部分置于30%甲醛溶液固定,制成石蜡切片,采用SABC法免疫组化染色,观察NF-κB p65及ICAM-1蛋白的表达情况,另一部分置于液氮中保存,用于测定组织中髓过氧化物酶(MPO)的含量。结果在CPB过程中,随着时间的延长NF-κB p65及ICAM-1蛋白表达逐渐增强,MPO的含量逐渐增多,而PDTC能减少其表达和组织中MPO的含量,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P<0.01)。结论PDTC能抑制CPB过程中NF-κB p65及ICAM-1蛋白的表达,减少炎性细胞浸润。  相似文献   
174.
目的:结合典型病例分析和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后硬膜外血肿形成的原因、诊断处理及预防问题.方法:1958~2002年7月,共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8 510例,术后发生硬脊膜外血肿12例,发生率为0.14%,发生时间为术后2~6h.结果:全部病例在血肿诊断后0.5~2h内行椎管探查、止血及血肿清除术.术中发现,椎管内静脉出血是血肿形成的主要原因,全部病例在血肿清除术后1~4h内运动、感觉功能完全恢复.结论:术中止血彻底,引流通畅,术后严密观察,及时手术探查,是预防及治疗硬脊膜外血肿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175.
目的 探讨自体肺动脉组织一期矫治主动脉弓病变合并心内畸形的手术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 1993年4月至2009年11月,共25例主动脉弓病变合并心内畸形的患儿接受了一期矫治手术.男性17例,女性8例;年龄26 d~6.5岁,平均11个月;体质量3.0~14.5 kg,平均12.4 kg.其中6例患儿为主动脉弓缩窄,6例为主动脉弓中断,13例为主动脉弓发育不良.手术技术包括切开肺动脉前壁,切除动脉导管,应用部分自体肺动脉壁重建主动脉弓,重建肺动脉,并同时矫治合并心内畸形.结果 24例患儿术后恢复顺利,1例患儿死于围手术期肺动脉高压危象.随访心脏超声及心脏CT检查证实主动脉弓重建及心内畸形矫治满意.术后未发生神经系统及其他并发症.随访过程中,患儿生长发育正常,主动脉弓无再狭窄.结论 自体肺动脉具有生长潜力且柔韧性好,是一种理想的重建主动脉弓的材料.一期矫治手术治疗先天性主动脉弓病变合并心内畸形可以得到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6.
经皮与开放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对比研究经皮微创手术和传统开放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06年4月~2008年12月治疗49例新鲜胸腰椎骨折患者,其中21例行经皮微创手术,28例行传统开放手术,比较围手术期参数、影像学指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并在半年期随访时行椎旁肌肌电图评估.[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了完整的随访,随访时间为6~31个月,平均13个月.两组相比较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但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术后疼痛(VAS评分) 经皮微创组明显低于开放手术组;两组术前、术后影像学指标如椎体前缘高度、后凸Cobb's角、椎管堵塞指数对比有显著性差异,但两组术后影像学指标对比无明显差异;术后肌酸激酶水平明显低于开放手术组;开放手术组术后发现失神经电位,而经皮微创组未发现.[结论] 经皮椎弓根微创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对椎旁肌损伤小,恢复快,疼痛轻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7.
178.
目的 评价二氮嗪后处理对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雄性SD大鼠,体重250~300 g,成功建立Langendorff再灌注模型的64个心脏随机分为4组(n=16):正常对照组(C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二氮嗪后处理组(D组)和线粒体ATP敏感性钾通道阻断剂5-羟葵酸+二氮嗪后处理组(5-HD+D组).采用K-H液平衡灌注20 min时,C组继续灌注K-H液70 min;I/R组、D组和5-HD+D组进行心肌缺血40 min,I/R组缺血前灌注4 ℃ ST.Thomas停跳液10 ml/kg;D组再灌注5 min时灌注含50μmol/L二氮嗪的K-H液5 min,然后再灌注20 min;5-HD+D组灌注二氮嗪前灌注含100 μmol/L 5-羟葵酸的K-H液5 min,再灌注20 min.分别于平衡灌注末与再灌注末时取8个心脏,记录心功能指标,然后提取线粒体,测定心肌细胞线粒体膜电位(MMP)、氧自由基(ROS)生成量和呼吸功能指标.结果 各组平衡灌注末时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再灌注末时其余3组心功能和线粒体呼吸功能减退,MMP降低,ROS生成量增加(P<0.05或0.01);与I/R组和5-HD+D组比较,D组心功能和线粒体呼吸功能改善,MMP升高,ROS水平降低(P<0.01).结论二氮嗪后处理可减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与开放线粒体ATP敏感性钾通道而改善线粒体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79.
目的 简化全大肠切除回肠贮袋肛管吻合术,避免全大肠切除术时腹壁回肠造瘘。方法 采用全大肠切除直肠肌鞘内咽肠肛管吻合改进术式治疗25例家庭性腺瘤性息肉病及1例溃疡结肠炎患者,并进行了定期随访。结果 术后1年患者的肛门功能恢复正常,大便1-4次=天,可正常参加工作除2例发生术后早期不完全性小肠梗阻和1例癌变患者术后发生性功能障碍外无其它并发症。结论 该术式具有技术简单、病变切除彻底、无回肠造袋、不需要  相似文献   
180.
目的 确定不同的经肛引流方式对左半结肠癌患者一期术后外周血浆内毒素(ET)及肿瘤坏死因子(TNF)水平的影响。方法 左半结肠癌伴梗阻患者按术后经肛引流方法不同分为扩肛组(A)、经肛吻合口上单管引流组(B)及经肛吻合口上下双管引流组(C)3个组,观察各组患者一期术后ET及TNF的变化。结果 术后A、B、C3组ET及TNF水平均呈下降趋势,与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自术后第4天,C组患者TNF水平开始显著低于B组(P〈0.05)。结论 左半结肠癌性梗阻患者一期手术行经肛引流能更有效地减少内毒素的吸收,降低TNF水平,而经肛双管引流法引流效果又优于经肛单管引流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