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9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2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5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5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30篇
外科学   157篇
综合类   50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篇
  1篇
中国医学   18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目的探讨锁骨钩钢板联合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肩峰骨折合并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骨科自2008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15例肩峰骨折合并肩锁关节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3例、女2例;患者年龄范围18 ~ 60岁,平均年龄(34.67±15.53)岁;致伤原因:交通伤8例,摔伤2例,坠落伤3例,运动伤2例。肩峰骨折分型,OgawaⅠ型5例,OgawaⅡ型10例;肩锁关节脱位分型,TossyⅡ型7例,TossyⅢ型8例。治疗方案均为肩峰骨折采用切开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肩锁关节脱位采用切开复位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术后1年根据患者患侧肩关节活动范围及肩关节Constant-Murely评分对患者进行功能评价。 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至少1年以上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1.60±9.83)个月,术后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未发生伤口感染、骨折愈合不良、骨折脱位复位丢失、肩峰下撞击、钢板螺钉松动等情况。术后1年肩关节活动范围:外展90° ~ 145°,平均(114.00±19.29)°;上举100°~180°,平均(136.67±27.10)°;后伸30° ~ 60°,平均(42.00±10.66)°;外旋30° ~ 45°,平均(38.00±6.76)°。术后1年Constant-Murely评分70 ~ 96分,平均(85.73±7.26)分,优5例,良7例,可3例,优良率80%。 结论锁骨钩钢板联合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肩峰骨折合并肩锁关节脱位操作安全、简单、疗效确切,术后患者功能恢复满意,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相似文献   
72.
目的:细菌内毒素易附着于磨损微粒表面,可导致骨溶解,探讨酸处理法去除实验用钛微粒内毒素的有效性及其检测方法,有助于进行人工关节假体松动的相关研究。方法:用0.25g/g硝酸浸泡钛微粒,70°C,1h,加入细菌内毒素检查用水制成3g/L钛微粒混悬液,取其浸提液,然后采用凝胶法鲎检验检测其内毒素限值。结果:样品对高灵敏度鲎试剂与内毒素反应不产生干扰作用,钛微粒样品内毒素含量<0.06EU/mL。结论:采用此种酸处理法能有效地将细菌内毒素控制在0.06EU/mL以内,采用高灵敏度鲎试剂进行实验用钛微粒细菌内毒素检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3.
目的对Hangman骨折诊断和治疗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方法广泛查阅近年国内外有关Hangman骨折诊断和治疗的研究文献,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Hangman骨折的诊断和稳定性判定除了应用颈椎X线片外,还应常规采用颈椎CT三维重建和MRI。不稳定性Hangman骨折可采用后路C2、C3内固定,前路C2、C3内固定和前后路联合内固定。前路内固定可选用上颈椎前咽后入路和下颈椎前入路,以上入路能直接切除破碎的椎间盘,有效维持颈椎正常序列,避免术后轴性疼痛;而后路内固定需在骨折的峡部植入C2椎弓根螺钉,血管神经损伤风险增大。结论不稳定性Hangman骨折手术方法选择应根据患者损伤情况及术者经验进行选择,目前尚缺乏不同治疗方法的随机对照研究。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讨寰枢椎后路经关节螺钉内固定术钉道的安全性.[方法](1)在30套国人干燥寰枢椎标本上测量相关的解剖参数;(2)在6具国人尸体标本上行寰枢椎后路经关节螺钉内固定术,术后行X线及CT检查,观察椎动脉与钉道的解剖学关系.[结果]干燥标本上枢椎上关节面下椎动脉沟深(5.86±1.45)mm;15侧椎动脉沟延伸到枢椎上关节面下内侧1/3,达中1/3和外1/3者分别为36、9侧,其理想钉道内倾角分别为(26.4±3.44)°、(16.1±2.44)°和(15.1±2.24)°.CT图像上测得钉道与椎动脉最小距离位于枢椎椎动脉沟顶点2.75~5.78 mm.[结论]枢椎椎动脉沟的位置决定钉道的角度,在枢椎上关节面下钉道与椎动脉关系最为密切,但两者之间仍有一定的安全范围.  相似文献   
75.
目的观察采用生物蛋白胶(fibrin glue,FG)双相接种技术促进组织工程骨体外构建的可行性。方法以生物蛋白胶为介质,用双相接种技术将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与同种异体冻干脱钙骨基质(freeze-dried demineralized bone matrix,FDBM)复合,在体外构建组织工程骨,以静置接种法作为对照。通过细胞计数、光学和电子显微镜及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MTT)检测观察细胞在支架材料上的粘附、生长情况。结果双相接种法在不同接种密度时都可保持细胞上架率维持在80%左右,上架细胞的数量随接种细胞密度增加成比例增加;FG对细胞的增殖没有明显影响,提高接种密度使细胞生长曲线提前达到平台期,各组的细胞数量峰值接近。结论双相接种技术可显著提高种子细胞的上架效率,可以作为一种体外构建组织工程骨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76.
目的:为建立不同转移潜力骨肉瘤细胞亚系寻找一种理想的体外筛选方法。方法:利用体外克隆技术分离出 20株骨肉瘤MG 63细胞亚系, 通过电泳率测定和体外迁移实验两种体外筛选方法,各筛选出 1个高转移和低转移潜力的细胞亚系 (A1、A2和B1、B2),再利用体外增殖、琼脂克隆形成和裸鼠体内移植实验,进一步比较和证实两种方法的优劣。结果:A1、B1的细胞增殖率、琼脂克隆形成能力和肺脏转移率均明显高于A2和B2, 有极显著性的差异(P<0. 01), A2的克隆形成能力和肺转移灶形成率均高于B2(P<0. 05)。结论:两种方法均能有效地筛选出高转移潜力的骨肉瘤细胞亚系, 在筛选低转移潜力的细胞亚系方面,体外迁移实验的方法明显优于电泳率测定的方法。  相似文献   
77.
目的:探讨后路减压AF系统内固定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并脊髓神经损伤的疗效。方法:将113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并脊髓神经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80例)采用后路减压AF系统内固定、后外侧植骨术;B组(33例)单纯行后路减压术;术后两组均给予药物等治疗。分别行X片测量两组术前、术后的伤椎椎管中矢径、椎体高度并行神经功能评定。结果113例患者平均随访19个月,A组术后伤椎前缘高度、后缘高度、椎管中矢径恢复率分别达(90.6±9.31)%、(90.3±13.52)%、(90.4±8.27)%,较术前有显著改善(分别为P<0.01、P<0.05、P<0.01),与B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分别为P<0.01、P<0.05、P<0.01)。B组术后与术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骨折复位良好,植骨均融合,有2例断钉,5例螺帽或螺钉松脱;按A S IA损害分级标准7例神经功能未恢复,其余均有1~3级恢复。B组术后伤椎骨折复位不佳,10例神经功能无改善。结论:后路减压AF系统内固定、后外侧植骨操作简便,能有效恢复椎体高度,增大椎管容积,恢复脊柱生理弧度,重建脊柱稳定性,利于神经功能恢复、缓解患者疼痛及减少并发症;结合药物等综合治疗是目前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并脊髓神经损伤的理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8.
目的:细菌内毒素易附着于磨损微粒表面,可导致骨溶解,探讨酸处理法去除实验用钛微粒内毒素的有效性及其检测方法,有助于进行人工关节假体松动的相关研究。方法:用0.25g/g硝酸浸泡钛微粒,70℃,1h,加入细菌内毒素检查用水制成3g/L钛微粒混悬液,取其浸提液,然后采用凝胶法鲎检验检测其内毒素限值。结果:样品对高灵敏度鲎试剂与内毒素反应不产生干扰作用,钛微粒样品内毒素含量&;lt;0.06 EU/mL。结论:采用此种酸处理法能有效地将细菌内毒素控制在0.06 EU/mL以内,采用高灵敏度鲎试剂进行实验用钛微粒细菌内毒素检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9.
80.
聚乳酸膜包裹煅烧骨修复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聚乳酸膜联合煅烧骨治疗修复长骨节段性骨缺损的能力。方法:手术建立兔桡骨不愈合模型,将48只健康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PLA组、TBC组和对照组,PLA组在骨缺损区植入煅烧骨(TBC),表面用聚乳酸(PLA)膜严密覆盖;TBC组仅在缺损区植入TBC;对照组缺损区不给予任何处理。术后2、4、8、12周行X线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术后时间动态X线和组织学检查发现,PLA组和TBC组骨缺损的修复在骨缺损两端呈现传导成骨的特性,新骨由骨端向植骨区长入;PLA组同时出现诱导成骨,植骨早期其内部出现膜内成骨、软骨内成骨,并逐渐与两端骨痂相接。12周时PLA组骨缺损修复较理想;TBC组骨再生和髓腔重建较缓慢,有2例尚未骨性愈合;对照组所有骨缺损均发生骨不连接。结论:膜引导性骨再生技术和煅烧骨联合应用对骨缺损修复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