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8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2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5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5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30篇
外科学   157篇
综合类   49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篇
  1篇
中国医学   18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为探讨坠落所致四肢、脊柱及骨盆损伤的伤情特点,作者总结了我院1988年元月以来收治的195例坠落致四肢、脊柱、骨盆伤,全部病例用作者提出的创伤严重度改良评分法(RISS)评价损伤程度,就坠落高度、着地部位、地面性质及年龄等与伤情、伤部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2.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治疗中预防肘内翻的探讨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治疗中降低肘内翻的发生率。方法:回顾性总结76例肱骨髁上骨折病例资料,按治疗方法分为手法复位加小夹板固定组(A组)31例,手法复位加石膏外固定组(B组)24例,尺骨鹰嘴牵引组(C组,2周后去除牵引改石膏固定)9例,手术治疗组(D组)12例。对A组与B组以及4组中的Ⅲa型骨折病例的疗效进行分析比较,并作统计学处理,着重对肘内翻的预防加以探讨。结果:所有病例经4~36个月随访,通过摄患侧肘关节标准正侧位X线片,治疗前后测量鲍曼氏角(BA角)、携带角(CA角),参照郭仲华等对肱骨髁上骨折疗效标准的评定。A组与B组的疗效比较(χ2=0·132,P=0·716>0·05),无显著性差异;C、D组与A、B组中的Ⅲa型骨折治疗结果比较(χ2=6·078,P=0·014<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对于肘内翻的预防应贯穿于骨折复位、固定、复查的全过程。根据骨折类型合理选择治疗方法,正确的复位方法,合理的复位判断及固定方式,手术入路的合理选择无论对保证肘关节的功能还是降低肘内翻的发生率均是关键。  相似文献   
33.
同种骨基质明胶修复桡骨大块骨缺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34.
多发伤中股骨干骨折的一期扩髓髓内钉固定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多发伤中股骨干骨折一期扩髓髓内钉固定是否会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死亡率。方法采用回顾性对比研究,依据下列标准选择病例:(1)年龄为14~65岁;(2)多发伤,且ISS>16;(3)住院时间不少于48h;(4)病史中无明显影响全身状况的疾病,如糖尿病,慢性心、肺、肾功能不全等;(5)有股骨干骨折,且进行了扩髓髓内钉手术,不包含外固定支架或钢板、牵引及石膏固定和非扩髓髓内钉固定者。将符合上述标准的192例按受伤至手术时间划分为两组,A组为≤24h手术者(一期扩髓组,76例),B组为>24h手术者(116例),将两组间合并伤情况、ISS、住院时间、ICU时间、并发症、死亡率及合并休克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经统计学处理,两组的股骨开放伤发生率(A组56.6%,B组34.5%,χ2=7.545,P<0.001)、合并休克率(A组48.7%,B组31.0%,χ2=6.078,P<0.001)及住院时间[A组(16.1±6.5)d,B组(29.3±9.3)d,t=10.766,P<0.001]差异有显著性,而在其他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多发伤患者中,只要能控制休克,保证生命体征平稳,对股骨干骨折行一期扩髓髓内钉固定不会增加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缩短住院时间,从而减少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35.
<正>根据2003年的上海市抽样调查资料,上海的流动人口达到498.8万人,到2008年增加至642.0万人~([1])。流动人口一般以打工者居多,由于他们生活水平低下,健康保健意识薄弱,特别是流动人口中的产妇,对围生产期保健知识欠缺,产后复查依从性较差,从而影响产妇健康状况~([2])。电话随访可提高产妇对医嘱的依从性,自愿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按时产后复查,从而提高产妇健康水平,降低产后并发  相似文献   
36.
目的 探讨创伤诱发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发病的临床特点及其转归.方法 对56例由创伤诱发的颈椎OPLL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主要分析其临床症状、体征及其影像学表现.其中前路手术8例,后路手术44例,并按JOA评分标准判断其术后改善率.结果 48例(85.7%)在创伤前感颈部僵硬、活动不灵活,44例(78.6%)出现括约肌功能障碍,35例(62.5%)MRI信号改变.前路手术平均改善率为62.1%;后路手术平均改善率为52.3%;脊髓信号发生改变的35例,平均改善率为42%.4例非手术治疗,2例死亡.结论 创伤是诱发颈椎OPLL发病的重要原因,该病起病急、病情重、预后差;早期手术治疗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后环经皮钛板结合前环外固定架治疗Tile C型骨盆骨折的疗效。方法应用后环经皮钛板结合前环外固定架治疗Tile C型骨盆骨折18例,其中C1型3例,C2型5例,C3型10例。骨折复位评估采用Matta评价标准,功能评估采用Majeed评分系统。结果 18例均获随访,时间为6~30个月(平均12个月)。骨折复位评价:优3例,良10例,可5例,差0例;优良率为72.2%;功能评价:优4例,良10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为77.8%。结论后环经皮钛板结合前环外固定架治疗Tile C型骨盆骨折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术后疗效肯定的优点。  相似文献   
38.
目的 探讨GustiloⅢA型胫骨开放性骨折的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对2008年1月~2011年1月我院收治并获得随访资料的55例GustiloⅢA型胫骨开放性骨折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A组27例采用清创,Ⅰ期应用非扩髓带锁髓内钉或锁定接骨板内固定,伤口深部置管冲洗,创面用负压封闭引流(VSD)材料封闭,持续负压引流...  相似文献   
39.
邻近躯干与颅底部战、创伤性假性动脉瘤与动静脉瘘治疗较困难。1979年以来,我们对118例病人,其中颈内动脉海绵窦瘘88例、动静脉瘘8例、假性动脉瘤22例,采用了血管内治疗:①可脱性球囊栓塞64例;②弹簧圈栓塞19例;③钨丝螺旋圈栓塞15例;④肌瓣“放风筝”法治疗6例;⑤眼上静脉穿刺注入栓塞材料2例;⑥瘤腔直接穿刺注入栓塞材料2例;⑦气囊导管暂时阻断动脉腔内血流与血管重建相结合治疗10例。2例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病人,术后出现偏瘫,在半年内恢复,余皆治愈。可脱性球囊送至动静脉瘘口处或假性动脉瘤瘤腔内,进行栓塞,可闭塞病变又保持供血动脉通畅。弹簧圈与钨丝螺旋圈,置于血管内诱致血栓形成及纤维组织增生从而治愈病变,肌瓣“放风筝”法,肌栓填塞动静脉瘘瘘口和假性动脉瘤瘤腔,方法简单,适用于无法直接手术的部位。局部穿刺栓塞法,操作简便、效果可靠、安全。气囊导管暂时阻断动脉腔内血流,然后施行血管重建,可控制大出血,减少术中出血,是直接手术时,一种安全有效的辅助措施,可提高邻近躯干部位大血管损伤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40.
高低不同转移特性骨肉瘤亚克隆细胞系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建立高低不同转移特性人成骨肉瘤MG 63亚克隆细胞系 ,为研究成骨肉瘤转移机制提供较好的实验模型。方法 通过体外培养和裸鼠体内移植 ,初步分离并建立了 2个亚克隆细胞系A1和A2 ,并利用细胞电泳、细胞增殖、琼脂克隆形成、体外侵袭实验、裸鼠体内异位和原位移植对两者的生物学特性进行比较、分析和鉴定。结果 A1和A2的电泳率、琼脂克隆形成能力、体外侵袭能力、自发性肺转移率分别为 (1.0 8± 0 .12 ) μm ,(0 .64± 0 .13 ) μm ;2 1.0± 2 .3 ,9.5±2 .9;186.0± 16.7,84.0± 12 .6;10 0 .0 0 % ,6.67% ,A1均明显高于A2 ,两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 1)。结论 高低不同转移特性的人成骨肉瘤MG 63亚克隆细胞系的建立 ,能为成骨肉瘤转移机制的研究提供较理想的实验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