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4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9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7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溃疡性结肠炎中医治疗及理论探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张正利  蔡淦  师万西 《陕西中医》2001,22(7):405-406
根据传统中医理论及现代医学的认识,对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与治疗,病理与治疗,局部病变与治疗等方面,进行了较详尽的论述。指出脾肾亏应为致病的根本,气滞、血瘀、湿热为主要的病理因素,局部损伤为主要的病理特征。强调治疗中应注意虚实并调,整体与局部兼顾的原则。  相似文献   
142.
目的 研究全反式维甲酸对胃粘膜上皮异型增生大鼠胃粘膜上皮细胞凋亡及调控基因(Bcl-2、Fas、ICE)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维甲酸治疗胃粘膜癌前病变的作用机制.方法 用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MNNG)建立大鼠胃粘膜异型增生模型,设立空白组、造模组和维甲酸治疗组,对大鼠胃粘膜用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Bcl-2、Fas、ICE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空白组、维甲酸治疗组和造模组癌前病变发生率分别为0、26.67%和73.33%,细胞凋亡指数分别为8.3±3.1、7.8±2.6和2.2±0.4,Bcl-2蛋白表达率分别为13.3%、33.3%和66.7%,过量表达率分别为6.7%、6.7%和33.3%,治疗组与造模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Fas蛋白表达率分别为46.7%、40%和6.7%、过量表达率分别为13.3%、26.7%和13.3%;ICE蛋白表达率分别为20%、60%和13.3%,过量表达率分别为0、13.3%和6.7%.治疗组与造模组比较,表达率均差异有显著性(P<0.05),过量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与空白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 维甲酸治疗可抑制大鼠胃粘膜Bcl-2基因蛋白的表达,促进Fas基因蛋白的表达,ICE基因蛋白表达增强,从而使胃粘膜上皮细胞发生正常凋亡,逆转或阻止胃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3.
自汗盗汗《中医内科学自学考试大纲》对本节的要求是,1.理解生理性出汗与病理性出汗的区别;2.掌握各种汗证的特点及其发病机理;3.重点掌握自汗、盗汗的辨证施治规律。  相似文献   
144.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1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的临床疗效,了解患者肠道菌群调节状况.方法:选择60例患者,按照罗马Ⅱ诊断标准均为腹泻主导型IBS,中医辨证多属脾虚肝乘型.随机分为2组,各30例.中西医结合组采用痛泻要方加米雅BM;西药组服用米雅BM.连服4周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大便培养检测治疗前后大肠杆菌群、肠球菌群、乳酸菌群、双歧杆菌群.结果:中西医结合组症状缓解优于西药组(P《0.05),治疗后肠道菌群中双歧杆菌、乳酸菌量上升,而具有潜在致病性的大肠杆菌和肠球菌有一定的下降,其调节改善作用优于单用西药组(P《0.05).结论:联合用药能较好改善症状,较好调节肠道菌群,恢复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145.
目的:观察肠吉泰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方法:91例患者接口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0例,对照组31例。治疗组给予中药肠吉泰治疗。对照组给予得舒特治疗,疗程均为8周。观察两组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总体疗效相似,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对改善患者大便性状、腹痛程度等单项症状方面肠吉泰组疗效优于得舒特组。结论:肠吉泰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46.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中医实验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10年来中医药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实验研究方法,从研究对象、干预方法、观察指标、实验结果等方面进行了回顾总结。  相似文献   
147.
介绍蔡淦教授辨治慢性胃肠疾病湿热证的临床经验。认为其病机以脾失健运为本,湿热内蕴为标;以中焦脾胃为主,波及上下二焦,病程缠绵难愈,多兼夹食滞。治疗宜健脾助运、清热化湿,调畅气机、分利三焦,治中焦如衡、以平为期,湿食并治、消积化滞。并举验案2则。  相似文献   
148.
目的 观察莪连颗粒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CAG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分别给予莪连颗粒、胃复春治疗,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症状总积分的变化,以及单个症状疗效和胃黏膜萎缩、肠腺化生、慢性炎症的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后症状总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两组治疗前后症状总积分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胃脘疼痛、胃脘痞闷、疲乏方面,以及在胃黏膜肠腺化生和胃黏膜萎缩方面,治疗组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莪连颗粒能有效改善CAG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胃黏膜的慢性炎症、萎缩、肠腺化生.  相似文献   
149.
正笔者在上世纪50年代内科教学实习阶段,即跟随张伯臾老师抄方2个月,60年代毕业实习期间又在张老的悉心指导下先由我拟诊,再请张老修改医案和处方,获益颇丰。分配到曙光医院工作后,长期在张老身边工作,我们之间虽然没有正式的拜师仪式,却建立起深厚的师生情谊。2017年正值张老逝世30周年,特整理毕业实习的两则医案,以作纪念。医案一顾左。初诊:饥则脘痛,得食稍安,日二三发,  相似文献   
150.
目的 评价青玉散胶囊长期治疗轻中度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UC)大肠湿热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研究设计,将88例轻中度UC大肠湿热证患者分为青玉散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41例(脱落3例)予美沙拉嗪颗粒4 g·d-1治疗,青玉散组43例(脱落1例)予青玉散胶囊0.8 g·d-1治疗,2组均持续治疗32周。比较2组的临床缓解率、黏膜愈合率、治疗前后改良Mayo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及简化炎症性肠病生存质量评分(SIBDQ),观察肠镜及病理变化,并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安全性。结果 治疗后,青玉散组临床缓解率为72.1%(31/43),对照组临床缓解率为26.8%(11/41),青玉散组高于对照组(χ2=17.200,P<0.01);青玉散组黏膜愈合率为74.4%(32/43),对照组黏膜愈合率为41.5%(17/41),青玉散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χ2=10.843,P<0.01)。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的改良Mayo评分、部分Mayo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青玉散组下降更显著(P<0.01)。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的SIBDQ评分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青玉散组升高更明显(P<0.01)。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青玉散长期治疗UC大肠湿热证的临床疗效显著,在诱导并维持临床缓解、促进黏膜愈合、改善中医证候和提高生存质量上具有优势,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