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4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9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7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1.
介绍蔡淦教授运用中医药辨治胃癌前病变的临证经验。认为病机以脾胃为中心,与肝脏关系密切,以脾胃虚弱、气阴不足为本,气滞血瘀、湿热邪毒为标;治疗以健脾清化、活血解毒为总则;遵循“治中焦如衡”的法则,通补兼施、寒热并投、刚柔相济、气血共调;衷中参西,病证结合;心身同治,重视调护。  相似文献   
112.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莪术—黄连药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TC-MSP数据库分别检索莪术、黄连化学成分及靶点基因,并通过Cytoscape软件构建药对—成分—靶点基因网络;利用GeneCards数据库获得CAG疾病靶点;将莪术—黄连药对有效成分靶点基因和CAG相关靶点基因同时录入VENNY...  相似文献   
113.
目的:研究中药制剂肠吉泰对内脏高敏感性模型大鼠直肠组织中神经生长因子(NGF)的影响。方法:40只新生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肠吉泰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每组10只。采用醋酸刺激法建立内脏高敏感性大鼠模型。肠吉泰各治疗组分别每日给予低剂量(2 g/ml)和高剂量(3.75 g/ml)中药灌胃,正常组和模型组每日分别给予等量去离子水灌胃。治疗4周后,采用直肠气囊扩张法记录引起大鼠腹壁抬起和弓背抬起的压力值以评估内脏敏感性;采用ELISA法检测直肠组织NGF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和肠吉泰低剂量组引起大鼠腹壁抬起和弓背抬起的压力值均明显降低(P〈0.01,P〈0.05),直肠组织NGF含量明显增高(P〈0.05);肠吉泰高剂量组与正常组比较,压力值和直肠组织NGF含量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肠吉泰能通过降低肠道组织NGF含量来降低内脏敏感性。  相似文献   
114.
肠易激综合征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相似文献   
115.
目的观察润肠通便汤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治疗组给予润肠通便汤治疗,对照组口服酚酞片,疗程4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3%,对照组为80.0%;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润肠通便汤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具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16.
慢性胃炎分阶段辨证论治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慢性胃炎不同阶段的辨证论治规律进行了初步探讨 ,认为气滞热郁是浅表性胃炎的病机特点 ,脾胃气阴两虚是萎缩性胃炎的病机根本 ,痰阻络瘀蕴毒是胃癌前病变的病机关键。并指出合理调养应贯穿慢性胃炎治疗始终。  相似文献   
117.
目的探讨术前口服芍药甘草汤对预防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后胰腺炎(PEP)的临床作用。 方法将2019 年9 月至2020 年9 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拟行ERCP 的患者150 例随机分成治疗 组(75 例)和对照组(75 例)。2 组患者术前均进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术前0.5 h 予以吲哚美辛栓肛 塞,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芍药甘草汤治疗。观察2 组患者术前及术后临床症状评分、腹痛视觉模拟量 表(VAS)评分、炎症指标[C 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 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变化,并评估2 组患者术后PEP 和高淀粉血症的发生率、PEP 分级和严重程度[改 良CT 严重指数(MCTSI)评分,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 Ⅱ)]。结果(1)术后治疗组PEP 和高淀粉酶血症的发生率分别为4.00%(3/75)、18.67%(14/75),低于对照组的13.33%(10/75)、33.33%(25/7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2 组患者术后临床症状评分和VAS 评分较术前均明显升高(P<0.05),且术 后2 h 治疗组临床症状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 h、24 h 治疗组VAS 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 组(P<0.05)。(3)2 组患者术后24 h CRP、PCT、IL-6、IL-10 水平较术前均明显升高(P<0.05),且术后24 h 治疗组CRP、IL-6 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IL-10 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4)术后, 2 组患者PEP 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治疗组PEP 患者APACHE Ⅱ评分明显低于对照 组(P<0.05)。(5)治疗期间2 组均未发现与治疗相关的明显不良反应。结论ERCP 术前连续口服芍药甘草汤 可降低PEP 和高淀粉酶血症的发生率,减轻PEP 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降低炎症反应,改善临床症状,安全 性较好。  相似文献   
118.
健脾中药配合化疗治疗晚期大肠癌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健脾中药配合化疗治疗晚期大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进行研究设计,选取64例大肠癌患者,其中治疗组(32例)用健脾中药加化疗,对照组(32例)用单纯化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实体瘤疗效、生存质量(KPS评分)及免疫功能(NK、CD3、CD4、CD8)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12.50%和6.25%;组间实体瘤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KPS评分治疗后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治疗后无明显变化(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NK、CD3、CD4水平显著提高(P〈0.05),CD8较治疗前下降(P〈0.05),而对照组免疫指标治疗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NK、CD3、CD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中药配合化疗具有明确的稳定肿瘤、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和改善免疫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9.
王松波  窦丹波  蔡淦  林江 《中医杂志》2001,42(9):558-559
为了从细胞动力学角度探讨经验方乐胃煎治疗胃癌前病变(GPL)的作用机制,应用自动图像分析技术测定GPL患者治疗前后胃粘膜上皮细胞DNA含量及倍体分布的变化。结果,GPL患者胃粘膜上皮有比较高的增殖活性,经乐胃煎治疗后胃粘膜上皮细胞DNA含量明显下降(P<0.01),多倍体比较显著降低(P<0.01),乐胃煎对GPL患者胃粘膜上皮细胞DNA含量的改善明显优于胃复春对照组(P<0.01)。表明乐胃煎能有效抑制GPL患者胃粘膜上皮细胞的增殖活性,从而阻断GPL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20.
目的 评价青玉散胶囊长期治疗轻中度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UC)大肠湿热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研究设计,将88例轻中度UC大肠湿热证患者分为青玉散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41例(脱落3例)予美沙拉嗪颗粒4 g·d-1治疗,青玉散组43例(脱落1例)予青玉散胶囊0.8 g·d-1治疗,2组均持续治疗32周。比较2组的临床缓解率、黏膜愈合率、治疗前后改良Mayo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及简化炎症性肠病生存质量评分(SIBDQ),观察肠镜及病理变化,并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安全性。结果 治疗后,青玉散组临床缓解率为72.1%(31/43),对照组临床缓解率为26.8%(11/41),青玉散组高于对照组(χ2=17.200,P<0.01);青玉散组黏膜愈合率为74.4%(32/43),对照组黏膜愈合率为41.5%(17/41),青玉散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χ2=10.843,P<0.01)。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的改良Mayo评分、部分Mayo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青玉散组下降更显著(P<0.01)。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的SIBDQ评分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青玉散组升高更明显(P<0.01)。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青玉散长期治疗UC大肠湿热证的临床疗效显著,在诱导并维持临床缓解、促进黏膜愈合、改善中医证候和提高生存质量上具有优势,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