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7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7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31.
121例新生儿呕吐原因分析及干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预防或降低新生儿呕吐的发生,从而降低新生儿窒息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 针对呕吐的病因采取合适的体位、保持患儿安静、合理喂养、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保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的稳定以及根据不同的病因采取特殊的护理措施等方法.结果 新生儿呕吐的原因以喂养不当、咽下综合征和肠道内感染为多见,分别占22.3%、15.7%、14.9%,其次为胃食道返流、肠道外感染、消化道畸形、颅内压升高、幽门痉挛及药物副作用.结论 通过分析121例新生儿呕吐的原因,及时给予相应的治疗并采取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新生儿呕吐症状的发生就可以预防或减少,从而减少其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2.
目的:观察早期穴位电刺激对新生儿脑损伤的临床治疗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符合入选标准的脑损伤综合征新生儿94例,分为观察组64例和对照组30例,均采用脑活素、VitB6和B12等药物治疗,并给予触觉、视觉及听力等刺激。观察组患儿增加体格检查、穴位电刺激治疗,连续3个月。2组患儿纠正胎龄1周岁时分别进行体格检查、精细运动功能量表(FMFM)评定及发育商(DQ)评分。结果:身长、体重、头围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相近(96.8%、93.3%);观察组FMFM及DQ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生儿脑损伤早期辅以穴位电刺激能明显提高患儿的运动功能和智力发育,其机制可能与低频电刺激可启动预防性及治疗性中枢神经保护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33.
甘露醇静脉注射对兔外周静脉及周围组织的影响   总被引:101,自引:1,他引:101  
观察了静推20%甘露醇对兔耳缘静脉的影响,病理检查显示,注射2次时,甘露醇与生理盐水组无明显差别,注射4次及8次时,在穿刺部位及距穿刺点1cm处,甘露醇组血管及其周围组织病理损害加重。主要表现为血管壁增厚,内皮细胞破坏,血管内瘀血,周围组织炎症及水肿等。注射8次后5天与10天的结果显示,两组恢复程度基本一致,即周围组织炎症及水肿的消失。研究结果提示,甘露醇易导致血管损害且不易恢复,因此不宜在同一部位反复注射,其机制可能与甘露醇的高渗性有关。  相似文献   
34.
目的 比较ECL(电化学免疫发光法)与ELIS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乙肝HbeAb和HbcAb结果的符合率,避免假阳性或假阴性的发生.方法 先用ELISA法筛选出HBeAb、HbcAb标本的OD值与COV值相近标本922例,分组后再用ECL法进行检验并计算出它们之间的符合率.结果 ELISA法检测HBeAb、HbcAb弱阳性组符合率分别为97.7%、97.5%,检测阳性组符合率均为100%.检测阴性组符合率为97.0%、98.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检测OD值>COV值0.1的弱阴性组符合率分别为85.3%、84.2%,两方法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LISA法检测乙肝抗体,应注意标本OD值与COV值相近的标本,尤其弱阴性标本,必要时用ECL法进行复查.  相似文献   
35.
早期干预对低出生体重儿体格及神经心理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对低出生体重患儿存活后体格及神经心理发育的影响。方法:将74例低出生体重患儿分为有系统干预的甲组54例和未干预乙组20例,两组基本情况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另设正常足月儿30例为对照组(丙组)。3组均进行体格发育及神经系统检查、0~6岁小儿神经心理发育量表测定、早期干预、药物治疗及物理治疗等综合疗法。结果:身长、体重、头围乙组明显低于甲、丙组(P<0.01),甲组与丙组体重、头围无显著性差异(P>0.05);发育商丙组高于甲组7分、乙组21分,甲组高于乙组14分(P<0.01);"四病"发病率甲组明显低于乙组(P<0.05),甲组与丙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早期干预可促进低出生体重儿体格及神经心理发育,减少"四病"发病,干预越早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36.
目的研究抗病毒口服液中含有挥发油的广藿香、石菖蒲、郁金、连翘4味药材所收集的挥发油用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的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挥发油的包合率为指标确定包合物的最佳工艺,并用气相色谱(GC)法对包合前后的挥发油进行鉴别。结果包合物的最佳制备工艺为挥发油与羟丙基-β-环糊精比例1:8(mL/g),包合温度50℃,搅拌时间5h。结论经GC法鉴别,包合前后挥发油成分未改变。  相似文献   
37.
目的为了促进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恢复,减少后遗症脑瘫的发生,提高其生存质量。方法将2006年6月至2007年6月,在本院NICU住院的HIE患儿40例作为对照组(非干预组);将2007年7月至2008年7月42例在住院的HIE患儿作为观察组(干预组)。干预组按照《0~3岁早期干预大纲》采取早期干预的措施,对照组则采取传统的治疗护理方法。结果两组患儿分别在出生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做智能发育量表(CDCC)测试,其结果显示干预组患儿分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组发生脑瘫的2例(4.8%),对照组发生脑瘫8例(20.0%),由此可见干预组的预后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443,P〈0.05。结论早期干预能促进HIE患儿神经功能的恢复及远期智能、运动的发育;定期随访,保证了早期干预方案的实施,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8.
我院小儿内科专家门诊面对全省城乡各个地方,家长文化程度参差不齐,对婴儿护理存在误区,每年冬季来我院途中或挂号处均有因包裹较严而使患儿缺氧高热而抽搐的,为避免此类事件,2012-08我科制定诊前观察救护一体化的"绿色通道",收到良好的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9.
目的研究早期干预对高危儿智能及运动发育的影响,从而提高其生存质量。方法将NICU收治的高危儿213例,其中123例作为干预组,90例作为对照组(非干预组)。干预组在治疗原发病的同时采取早期干预措施。对照组则按照传统的方法进行治疗和护理。干预方法按照《0~3岁早期干预大纲》进行干预和指导。结果2组高危儿分别在出生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做智能及运动发育的测试,其结果显示干预组高危儿分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组的CDCC测试MDI、PDI12个月的评分高于6个月,6个月的评分要高于3个月,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高危儿MDI、PDI测评<70分的病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对照组预后不良的病例较干预组多。结论早期干预可促进高危儿智能及神经运动的发育其干预措施坚持的时间越长效果越好,从而能更好的改善高危儿的预后,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0.
近年来,随着核技术的应用推广,临床核医学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给患者带来了很多的受益。但由于临床核医学诊断、治疗、口服、注射用的放射性药物活度大,剂量也较大,工作人员在分装或给药时可受到较大剂量照射,因此核医学工作中要配备必要的防护设施,加强工作人员、患者管理,注意环境保护,以最大限度降低周围人员的放射性照射,并避免造成放射性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