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7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3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21.
目的:分析评价陕西省2016年基层医疗机构高血压和糖尿病药品用药频度和金额等情况。方法:从陕西省药品集中采购平台,调取陕西省基层医疗机构高血压与糖尿病药品2016全年的采购记录,采用用药频度、限定日费用、药品用量/金额排序比等指标进行评价。结果:用药频度最高的高血压药为硝苯地平、螺内酯、吲达帕胺、依那普利、替米沙坦等;用药频度最高的糖尿病药为二甲双胍、格列齐特、格列吡嗪等。这些药品均为一线首选、指南推荐防治高血压或糖尿病的基本药物,其限定日费用均处于中下水平。结论:陕西省基层临床使用最多的高血压和糖尿病药物费用相对不高,均属于广泛使用、价格实惠的基本药物;但是,全省基层医疗机构这两种慢性病的用药量小于实际需求量,说明高血压和糖尿病等慢性病用药管理工作还需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22.
23.
目的比较护士护理管理模式(NCM)与同伴互动支持模式(RPS)在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中的作用。方法选取174名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大于等于7.5%),随机分为NCM组和RPS组进行对照试验。比较两组6个月后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胰岛素治疗方案,血压、口服药物依从性、糖尿病抑郁评分等。结果RPS组平均糖化血红蛋白由8.02%下降至7.73%,而NCM组从7.93%上升至8.22%。两组糖化血红蛋白的变化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732,P〈0.05)。RPS组8例开始胰岛素治疗,NCM组1例(P〈0.05)。两组血压、药物依从性、糖尿病抑郁分数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伴互动支持模式可以作为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有效模式。  相似文献   
24.
颅底骨折合并脑脊液漏的临床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颅底骨折一般按骨折线走向分为颅前窝骨折、颅中窝骨折和颅后窝骨折。颅前窝骨折可出现迟发性眼睑青紫肿胀,球结膜下瘀血,呈紫蓝色,俗称“熊猫眼”。当脑脊液鼻漏时,由鼻腔、口腔可流出血性的脑脊液,称脑脊液鼻漏。颅中窝骨折时可出现听力障碍和面神经周围性瘫痪,耳后迟发性瘀斑,及伴随的颅神经损伤。同时还可出现脑脊液耳漏,眼漏少见。耳漏、鼻漏统称脑脊液漏。  相似文献   
25.
目的:分析陕西省基层医疗机构实施部分慢性病基本药物全额保障政策的可行性、优势及制约因素。方法: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地理位置,抽取8个区(县),每个区(县)抽取5家基层医疗机构,对机构负责人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对全科医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共有150名基层全科医生参与了此次调查。绝大部分医生认为,对部分基本药物实施全额保障是可行的方法;但资金缺口补偿、管理困难、配备药物品种少等问题,可能成为实施全额保障的障碍。调查结果表明,基层医疗机构药品供应与慢性病管理均有一定的工作基础,但慢性病的诊疗水平在各地、各机构间参差不齐,需要进一步规范。结果与结论:在陕西省基层医疗机构实行部分基本药物全额保障具有一定的可行性,该政策也获得了基层医疗机构负责人及相关医务工作者的认可;但是,在慢性病诊疗水平和资金来源、药品供应保障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26.
目的:调查和探讨陕西省基层医疗机构药品短缺现状、造成的影响和对策,为保障药品供应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药品短缺调查问卷,于2017年3-6月期间对陕西省基层医疗机构的全科医生进行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基本信息、药品短缺现状、影响和应对策略等4个部分。结果:共发放问卷235份,回收有效问卷193份,有效回收率为82.1%。其中,92.1%的全科医生曾遇到药品短缺情况,短缺品种数共为139种,不同医疗机构和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短缺情况存在差异;短缺药品一般为低价药和基本药物,种类覆盖面较广,其中呼吸系统用药、心血管系统用药短缺较为严重;药品短缺主要给医生的工作带来不便,影响医患关系,影响医院的声誉以及增加了患者经济负担;为应对药品短缺问题,大部分全科医生对患者使用次优疗法或替代药物。结论:陕西省基层医疗机构药品短缺现状比较严峻,影响了医务人员的日常工作,增加了患者治疗负担。建议政府部门加强对药品短缺的监测,强化政策引导,建立针对药品供应企业的奖惩制度。  相似文献   
27.
62例假性肠梗阻的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我院从1990-2008年间共收治假性肠梗阻患者62例,其中男46例,女16例,年龄31~71岁,平均53.6岁.主要症状以急性腹痛发作,且腹胀逐渐加剧,每天呕吐1~3次.肛门不排便,有的偶排气一次,排气后腹痛、腹胀仍不缓解.有的伴发热,有的伴低热.入院时查体:全腹膨胀,有的可见肠型,有的有腹膜炎表现.听诊肠鸣音均有不同的减弱.腹部平片报告大小肠管均扩张.下腹部有液平,主要为回肠和右半结肠.实验室检查白细胞35例正常,27例略增高.在27例中有5例既往有精神病史,长期口服氯丙嗪片治疗.  相似文献   
28.
浅谈预防医学情报合理开发利用张瑾,杨晓明,丁素铮,蔡文芳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在不段提高,预防医学情报资料工作也有了长足的进步。情报工作是收集,整理,传递已有知识和最新信息的媒介,预防医学的情报信息是其研究工作不可缺少的先决条...  相似文献   
29.
目的观察丝裂霉素C(MMC)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转移性胃癌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符合条件的转移性胃癌患者22例,采用MMC 10 mg/m2静脉注射大剂量冲击,每3周1次;卡培他滨1 000 mg/m2餐后30 min内口服,2次/天,1~14 d;每3周循环1次,观察毒副反应及疗效。结果 22例患者共予72个治疗周期,平均每例患者是3个周期(2~6个周期)。无进展生存期(PFS)0~8.5个月,平均2.5个月,总生存期(OS)0~14个月,平均5.2个月。治疗期间出现Ⅱ度毒性反应12例,Ⅲ度毒性反应8例,Ⅳ度毒性反应1例。PR 3例,SD 8例,PD 6例,不好判断5例。结论卡培他滨和MMC联合化疗对转移性胃癌是可行的,其毒性反应是可接受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