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1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0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20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原子力显微镜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即利用其非修饰和修饰探针进行样品扫描,可以得到样品表面形貌.并获得样品表面某一特定点的力与距离的关系曲线,进而得到黏附力、键合力等数据以及样品的机械性质.目前国际上应用原子力显微镜对细胞力学特性方由『的研究已经成为最热门的研究课题之一,利用原子力显微镜研究细胞形态学和力学性质,在生物医学和临床医学方面有重要研究意义.文章介绍原子力显微镜中的力曲线原理,综述了原子力显微镜在细胞黏弹性,硬度和抗原/抗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等方面的应用,并对应用力曲线分析细胞力学机械性质的应用和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2.
目的 了解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多药耐药菌的感染现状,为其有效控制提供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12月武汉市儿童医院PICU临床标本病原菌培养结果及其药物敏感性.结果 2011年PICU共收治患儿1408例,临床送检各类标本8534例次;培养出各种病原菌769例,阳性率为9.01%;其中多药耐药菌126例,占16.38%;在多药耐药菌的分布构成中,鲍氏不动杆菌检出率最高,占63.0%,其次是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分别占20.0%、12.0%、4.0%、1.0%;分析多药耐药菌感染来源,其中社区感染占40.0%,细菌定植占34.0%,医院感染占26.0%.结论 PICU多药耐药细菌感染现状日趋严峻,医院内获得性多药耐药菌感染日渐增多,医护人员应加强对PICU多药耐药菌的监测,严格手卫生和消毒隔离防控措施,合理应用抗菌药物,以有效防止耐药菌株的流行和传播.  相似文献   
63.
目的 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对缺血/再灌注损伤胰腺组织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将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n=10),A组为假手术组,B组为缺血/再灌注损伤组,C组为缺血/再灌注损伤+VEGF反义寡核苷酸组.通过血管夹阻断大鼠腹腔干及肠系膜上动脉30 min,然后去除血管夹再灌注6 h,建立大鼠胰腺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对各组胰腺组织进行VEGF免疫组化染色及TUNEL法细胞凋亡检测.结果 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胰腺组织出现细胞凋亡,同时VEGF蛋白表达上调.缺血/再灌注损伤+VEGF反义寡核苷酸组的胰腺组织VEGF蛋白表达较缺血/再灌注损伤组显著减少(P<0.05),前者细胞凋亡指数较后者明显升高(P<0.05).结论 VEGF能抑制缺血/再灌注损伤胰腺细胞凋亡,可能对胰腺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4.
克拉霉素等三联疗法根治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小芳 《医药导报》2003,22(3):169-170
目的:观察克拉霉素、法莫替丁、阿莫西林三联疗法根治儿童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疗效.方法:将62例确诊为Hp感染阳性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用克拉霉素7.5 mg&#8226;kg 1,bid,阿莫西林20 mg&#8226;kg 1,tid,法莫替丁0.5 mg&#8226;kg 1,bid;对照组用甲硝唑7.5 mg&#8226;kg 1,tid,阿莫西林及法莫替丁的用法同治疗组.疗程均为1周.结果:治疗组Hp根除率90.3%,对照组67.7%,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症状改善差异无显著性(P>0.05),不良反应均少见.结论:克拉霉素、法莫替丁、阿莫西林三联1周疗法疗效好,患儿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内皮素-1(ET-1)和白细胞介素-8(IL-8)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ARDS 13例及对照组11例气道吸出物(TA)中ET-1、IL-8浓度,并对所有患儿进行肺损伤评分(LIS)。结果ARDs组TA中ET-1、IL-8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死亡组TA中ET-1、IL-8水平显著高于存活组(P<0.01),LIS评分与ET-1、IL-8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ET-1、IL-8参与ARDS发病过程,早期测定肺内ET 1、IL-8水平可作为判断其肺损伤严重程度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66.
目的 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对缺血/再灌注损伤胰腺组织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将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n=10),A组为假手术组,B组为缺血/再灌注损伤组,C组为缺血/再灌注损伤+VEGF反义寡核苷酸组.通过血管夹阻断大鼠腹腔干及肠系膜上动脉30 min,然后去除血管夹再灌注6 h,建立大鼠胰腺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对各组胰腺组织进行VEGF免疫组化染色及TUNEL法细胞凋亡检测.结果 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胰腺组织出现细胞凋亡,同时VEGF蛋白表达上调.缺血/再灌注损伤+VEGF反义寡核苷酸组的胰腺组织VEGF蛋白表达较缺血/再灌注损伤组显著减少(P<0.05),前者细胞凋亡指数较后者明显升高(P<0.05).结论 VEGF能抑制缺血/再灌注损伤胰腺细胞凋亡,可能对胰腺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7.
高氧液对心肺复苏后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氧液对心肺复苏后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随机将23例心肺复苏后患儿分为高氧液组11例(高氧液 常规综合治疗)和常规组12例(单纯常规综合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检测患儿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以及血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aO2)变化,并以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量表判断临床疗效。结果与常规组比较,高氧液组PaO2和SaO2明显升高(P<0.01);GCS评分显著增高(P<0.05或0.01);血清SOD活性显著升高(P<0.01)、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或0.01)。结论早期使用高氧液治疗有助于改善脑组织缺血缺氧,减轻脑组织脂质过氧化损害程度,对心肺复苏后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8.
伊曲康唑治疗儿童肺部真菌感染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伊曲康唑注射液治疗儿童肺部真菌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以2004年5月~2005年10月武汉市儿童医院ICU病房13例确诊为肺部真菌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在停用抗生素或改用窄谱抗生素、停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加强对症和支持治疗基础上,给予伊曲康唑注射液治疗。治疗期间观察患儿临床症状体征变化,反复监测血、尿常规和肝、肾功能;反复取痰液标本作真菌学检查(涂片 培养);定期复查胸片;并记录药物不良反应。结果13例患儿中,治愈7例,有效4例,有效率为84.62%;6例出现轻度不良反应,经停药或对症支持治疗后均恢复正常。结论在我们治疗与观察的病例中,通过对伊曲康唑不良反应用药过程进行合理地预防干预,未见严重不良反应,且抗真菌疗效明显,说明伊曲康唑治疗儿童肺部真菌感染具有良好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9.
齿状核红核苍白球路易体萎缩症(dentato -rubropallidoluysianatrophy ,DRPLA)是一种国内少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共济失调 ,其主要神经电生理表现是巨大SEP ,现将我院新近收治 1例报告如下。1 病例报告患者男性 ,5 1岁 ,新加坡籍华人 ,公司职员。于 1992年 8月无诱因突然不省人事 ,四肢伸直 ,持续 3min左右清醒。此后 6年间又发作 5次 ,同时出现双手精细动作时不自主抖动。 1993年始出现清醒状态下双眼和头部发作性转向左侧 ,走路不稳。 1994年出现挤眉、耸肩、性格内向和记忆力下降。 1995…  相似文献   
70.
脑血管性痴呆又称脑动脉硬化性痴呆或多发性脑梗塞痴呆,是多灶性和(或)大的梗塞灶所致的认识功能全面衰退,为一种进行性疾病,预后不良。我院自1988年至1990年12月应用蝮蛇抗栓酶Ⅲ号与紫外线照射自血回输疗法联台治疗脑血管性痴呆48例,与单用蝮蛇抗栓酶Ⅲ号进行对照,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治疗组48例,男30例,女18例,年龄44~74岁;对照组25例,男16例,女9例,年龄47~77岁。两组45例病人做了颅脑 CT 扫描,多发性梗塞18例,低密度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