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5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失眠症是临床最常见的睡眠障碍之一,其睡眠结构和中枢神经递质紊乱是其发病的重要环节。针灸治疗失眠症独具特色和优势,临床、实验和文献研究颇丰,但目前尚缺乏针刺改善睡眠结构、调节中枢神经递质机理的分析报告。据此对失眠症患者睡眠结构和中枢神经递质的变化特征及其针刺干预作用进行论述分析后发现,失眠症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睡眠结构比例失衡,总体表现为浅睡眠增多,中深度睡眠减少,中枢单胺类和抑制性神经递质均可影响睡眠结构;针刺可能通过调节与睡眠有关的中枢神经递质含量来改善睡眠结构和睡眠质量,该研究为临床广泛运用针刺治疗失眠症提供了新的科学文献研究证据。  相似文献   
72.
通过收集整理文献,分析《灵枢·经脉》中有关列缺穴的记载及《金匮要略》中关于虚寒肺痿的条文,进而从列缺所主虚证与虚寒肺痿主症相关性、"治痿者独取阳明""久病入络"三方面进行辨析。提出宜辰、巳时灸列缺治疗虚寒肺痿的观点。列缺所主虚证之症候"欠,小便遗数",与虚寒肺痿"吐涎沫、必遗尿,小便数"之症密切相关。列缺治疗虚寒肺痿理论依据可靠,但目前尚未见列缺治疗肺痿的报道。朔本追源,辨明二者相关性,探讨列缺治疗虚寒肺痿理论依据,以期对临床治疗虚寒肺痿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73.
目的通过ERPs检测方法,观察电针配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焦虑抑郁障碍共病的作用。方法将90例焦虑抑郁障碍共病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30例,并设30例正常人为D组,作为对照。A组采用电针配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B组采用单纯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C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比较四组治疗前后MMN、P3a和P3b潜伏期及P300靶刺激反应时间和反应准确率的变化。结果 A组治疗后MMN、P3a和P3b潜伏期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优于B组和C组(P<0.01,P<0.05)。B组治疗后P3a潜伏期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治疗后MMN潜伏期与C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治疗后P300靶刺激反应时间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电针配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是一种治疗焦虑抑郁障碍共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4.
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和创新能力是实验针灸学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设计性实验因具有实验技能的综合性、实验操作的独立性、实验过程的研究性特点而成为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创新能力、开拓科研思维的有效途径。因此,相继在高校实验教学中被引入,而且越来越受  相似文献   
75.
针刺在防治焦虑障碍的临床疗效和机理研究方面已取得了一定进展。经颅磁刺激作为一种非侵入性、无痛性、安全性较高的新型治疗技术,对焦虑障碍也有改善作用,但应用范围尚不广泛、机理研究欠深入。而针刺与经颅磁刺激结合是否具有抗焦虑协同效应尚未见报道,探索两种疗法的协同效应,拟为临床提高疗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6.
肥胖是由体内脂肪过度堆积所导致的一种慢性代谢性炎症。脂肪组织作为一种特殊的内分泌器官,在肥胖慢性炎症的治疗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是对于针刺作用脂肪组织治疗肥胖炎症反应,其中可能存在的作用机制却少有文章论述。因此文章以SIRT1-NF-Κb-巨噬细胞极化-细胞炎症因子为主线,分别论述针刺对脂肪组织细胞因子、巨噬细胞极化及脂肪组织SIRT1介导通路的调节作用,旨在为后续肥胖治疗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7.
回顾及总结了近20余年来国内外有关下室旁区调节昼夜节律的研究进展。下室旁区作为视交叉上核重要的输出途径之一,尽管其在调节昼夜节律(如下室旁区的腹侧神经元控制睡眠和觉醒周期节律等)方面的研究已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仍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将为进一步探索其路径和机制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78.
目的 探讨不同时间点针刺对穴区成纤维细胞骨架重构的调控机理,为择时针灸镇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在ZT12(19:00)和ZT16(23:00)两个时间点对大鼠进行造模和分组处理。采用右侧足垫部皮内注射完全弗氏佐剂建立佐剂性关节炎模型。治疗组每天针刺治疗1次,连续治疗7天。运用免疫印迹法检测大鼠穴位局部热休克蛋白27(HSP27)、微管相关蛋白4(MAP4)的表达量。结果 ①相同时间点、不同组之间的比较:在ZT12时间点,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穴区MAP4、HSP27表达量明显增加(P < 0.05),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HSP27表达量明显降低(P < 0.05),MAP4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在ZT16时间点,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HSP27表达量明显增加(P < 0.05),MAP4表达量比较无差异(P > 0.05)。②不同时间点、相同组间比较:与ZT12空白组、针刺组比较,ZT16时间点HSP27、MAP4蛋白表达量明显增加(HSP27,P < 0.01;MAP4,P < 0.05)。③ZT16时间点针刺对HSP27、MAP4蛋白表达量的调整幅度均大于ZT12时间点。结论 ZT12与ZT16时间点针刺对穴区成纤维细胞骨架重构的不同调控效应,可能与这两个时间点针刺对骨架蛋白表达相关信号分子HSP27、MAP4的调整作用不同有关,从而具有不同的镇痛效应。  相似文献   
79.
目的 观察择时电针对野生型(WT)小鼠和P2X7基因敲除型(P2X7 KO)小鼠自发活动的影响,探讨P2X7受体在择时电针调整自发活动近日节律中的作用。方法 WT小鼠36只,P2X7 KO小鼠36只,两类小鼠各自分为CT8、CT16两个时间点处理,每个时间点又分为空白组(Con组)、假穴组(SA组)、电针组(EA组),共计12组,每组6只。采用Achoff导引方法,电针组于暗置第11天电针“百会”穴和“长强”穴,假穴组于暗置第11天电针腹部非经非穴点,空白组不做处理,运用Clocklab、Matlab分析电针对小鼠自发活动近日节律的影响及相位转移值的大小。结果 ①在CT8时,WT电针组小鼠自发活动相位前置(P < 0.01),P2X7 KO电针组小鼠自发活动相位前置(P < 0.05或P < 0.01);②在CT16时,WT电针组小鼠自发活动相位后置(P < 0.05或P < 0.01),P2X7 KO电针组小鼠自发活动相位后置(P < 0.05);③在CT8时电针组中,与P2X7 KO小鼠比较,WT小鼠自发活动相位前置明显(P < 0.05)。结论 P2X7可能参与了CT8时电针对自发活动昼夜节律的影响,这可能是择时电针治疗近日节律紊乱的科学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80.
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NPP)是以感觉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如痛觉过敏、自发性疼痛、异常疼痛等,发病多样且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损伤(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ry of the sciatic nerve,CCI)模型是研究NPP的经典模型。目前,制备CCI动物模型的方法较固定且经典,每种方法各有其特点,本文通过将CCI动物模型选择与制备方法的文献结合笔者的实际操作,探讨实验性CCI动物模型的选择与制备方法,以期对研究CCI动物模型的制备与选择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