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5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知识获取能力、临证思维与操作能力以及科研创新能力是衡量中医人才质量的重要指标。成都中医药大学针灸专业本科生在三种能力的培养方面大胆探索,从《经络腧穴学》、《针灸医籍选》、《刺法灸法学》、《针灸治疗学》和《实验针灸学》五门主干课入手,进行了专业核心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提出了以"三种能力"为导向的教学和评价方案,以保证和提高针灸专门人才培养的质量,适应社会的需求。  相似文献   
12.
任泽琴  蔡定均 《光明中医》2013,(12):2511-2513
不宁腿综合征(RLS)是指令人不适的下肢感觉障碍并于活动下肢后症状得到改善的感觉运动障碍性疾病.近年来,不宁腿综合征的发病率越来越高,由于不宁腿综合征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睡眠质量,致使大部分不宁腿综合征患者是以失眠而就诊,而针刺作为祖国传统医学的精华,通过大量临床实践,从"宁心安神、调和阴阳"立论,对失眠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经过祖国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的研究证实不宁腿综合征与失眠的病因病机及发病机制均有紧密的联系,故本文从"宁心安神"立论治疗不宁腿综合征,为临床治疗不宁腿综合征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观察针刺及光信息等不同授时因子导引对金黄地鼠视交叉上核一氧化氮合酶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2-08/2004-10在成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和四川大学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组织胚胎学和神经生物学教研室完成。实验动物为健康雄性叙利亚金黄地鼠90只,体质量110~140g,随机分为电针组、光脉冲导引组、8-羟基-丙胺-四氢柰组、捆绑对照组、电针+光脉冲导引组、电针+8-羟基-丙胺-四氢柰组。每组15只。金黄地鼠经驯化后进入自由运行状态,在恒定黑暗第3天于近似昼夜时间9:00,15:00,21:00分别给予电针、光脉冲、8-羟基-丙胺-四氢柰、捆绑、电针+光脉冲导引、电针+8-羟基-丙胺-四氢柰刺激,每个时间点5只动物。各方法治疗2h后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图像分析技术,检测各组金黄地鼠视交叉上核中一氧化氮合酶的吸光度值,并采用q检验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90只金黄地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各组各时间点视交叉上核一氧化氮合酶表达情况;在近似昼夜时间15:00光脉冲导引组比捆绑对照组视交叉上核内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显著增加(116.600&;#177;8.678,109.600&;#177;8.735,q=54.00,P&;lt;0.05),近似昼夜时间21:00光脉冲导引组且捆绑对照组视交叉上核内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显著增加(130.800&;#177;5.762,101.000&;#177;9.407,q=35.80,P&;lt;0.05);而在近似昼夜时间9:00电针组和电针+8-羟基-丙胺-四氢柰组较捆绑对照组视交叉上核内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显著增加(115.833&;#177;9.641,110.667&;#177;0.210,79.833&;#177;17.600,q=36.00,30.83,P&;lt;0.05)。结论:光信息在近似昼夜时间15:00和21:00可以增加视交叉上核的一氧化氮合酶活性,说明光照对一氧化氮的影响只在主观晚上。针刺在近似昼夜时间9:00可以增加视交叉上核内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说明针刺对一氧化氮的影响只在主观白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针刺结合康复训练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选择2003-03/2004-03四川省人民医院、成都市新都县中医院、成都市郫县中医院首次脑卒中患者90例,男49例,女41例。随机分为功能训练组和联合组,各45例。功能训练组进行基本药物治疗和三级平衡训练,联合组增加针刺治疗。观察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Fugl-Meyer平衡功能评分。结果进入结果分析89例,功能训练组有1例因复发脑梗死终止治疗。功能训练组治疗4周后Fugl-Meyer平衡积分较治疗前提高犤6.771±2.143,1.715±1.582,(t=7.82,P<0.01)犦,联合组治疗4周后Fugl-Meyer平衡积分也较治疗前明显提高犤9.884±2.038,2.023±1.711,(t=9.24,P<0.01)犦,而联合组明显优于功能训练组(F=11.65,P<0.01)。结论针刺结合康复训练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的平衡功能有积极的恢复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揭示针刺调整金黄地鼠超前性光暗周期转移后节律紊乱的时相特征。方法:采用超前性光暗周期转移方法模拟慢性轮班工作复制昼夜节律紊乱模型,观察不同时间点电针"百会"、"长强"对金黄地鼠超前性光暗周期相位转移后节律再同步的影响。结果:在模拟超前性光暗周期转移后,金黄地鼠的活动均向前漂移。不同批次不同组动物的平均漂移幅度在156.14-586.00min之间。在ZT16(24:00)、ZT0(8:00)针刺,与自然恢复组比较,针刺组再同步所用天数虽小于自然恢复组,但是两者之间无统计学差异;在ZT4(12:00)、ZT8(16:00)、ZT12(4:00)3个时相点针刺有明显促进金黄地鼠自发活动节律再同步的作用,与自然恢复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ZT20针刺后,针刺组重导引所用天数略长于自然恢复组,但两者之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针刺有肯定的促进节律再同步的作用;针刺导引节律再同步的作用具有依时相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电针对模拟夜班工作或跨时区飞行等颠倒光-暗周期动物模型——倒相活动大鼠生理节律的调整作用。[方法]将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电针组(A)、自然恢复组(B)、捆绑对照组(C)3组,在LD12∶12条件下驯化10d后,A、B组颠倒光暗周期,第15日电针组选用针刺"百会"穴和"长强"穴。应用小动物用DSI植入式生理信号遥测系统,连续检测记录每只动物的心率数据并分析其昼夜节律时相特征。[结果]在LD12/12光暗循环条件下,大鼠心率节律与外界环境的光暗循环保持一致。大鼠在颠倒光暗周期后,大鼠的生理节律暂时消失,电针治疗条件下较自然恢复组提前2~4d使其节律相位恢复到正常水平。[结论]电针能使倒相心率节律加速恢复正常,不失为一种有效调整轮班不适或时差反应的疗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从SCN时间信号输出核团的角度,研究电针调整慢性轮班型节律紊乱的作用机理。方法运用正常光暗周期导引32只SD大鼠转轮活动与其同步后,对除空白组外的24只动物,采用超前性光暗周期转移方法,造模成慢性轮班型节律紊乱模型。再根据大鼠转轮活动峰相位转移量将24只造模动物随机分为模型组、捆绑组和电针组,每组各8只。电针组在ZT4(11:00)电针内关、足三里穴,采用免疫组化检测各组大鼠DMH及LHb内PKR2表达量。结果造模后,各组动物转轮活动峰相位均向前转移,平均转移量在241.37~256.25分钟之间,且各组之间平均转移量无统计学差异。模型组动物DMH内PKR2蛋白的表达量较空白组显著上升(P0.05)。在ZT4电针后,电针组DMH内PKR2表达量与空白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捆绑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模型组LHb内PKR2蛋白的表达量较空白组显著下降(P0.05)。在ZT4电针后该组LHb内PKR2的表达量显著上升,与空白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捆绑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电针通过上调LHb内PKR2蛋白的表达及下调DMH内PKR2蛋白的表达来促进睡眠抑制觉醒,使动物的自发转轮活动相位迟后,促使其自发活动节律与光-暗周期再同步。  相似文献   
18.
<正>1临床病例廖某,女,23岁,2012年9月23日就诊。患者因前一天夜间饮酒受风后前臂内侧出现红色湿疹,瘙痒难耐,搔抓后皮疹处有粘液渗出,自涂抹止痒膏药后瘙痒不止,经患者介绍来针灸门诊就诊。查见患者前臂内侧密布红色圆形渗出性皮疹,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第一步:肩胛间区挑刺:用蘸满75%消毒酒精的棉球用力呈八字形往返擦拭患者肩胛间区,患者肩胛间区即可出现红色酒精擦痕,擦痕中可见紫黑色小颗粒状突起于皮肤的皮疹,用1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电针对模拟轮班工作金黄地鼠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将32只健康雄性金黄地鼠驯化,使其轮转活动与光暗同步一周后,随机分为空白组8只和模型组24只,模型组造模后随机分为模型组8只、自然恢复组8只和针刺组8只.空白组采用正常光照,于第10天采取血清;模型组模拟超前性光暗周期转移,于第11天取样;针刺组于模拟超前性光暗周期转移后,于ZT4(12:00)电针针刺"百会"、"长强"15 min,每天一次,连续3天,处理完即取样;自然恢复组于模拟超前性光暗周期转移后,于ZT4(12:00)用自制固定器固定15 min,与针刺组同步进行,处理完即取样.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动物血清中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模型组的hs-CRP较空白组显著增高(P<0.05);自然恢复组和针刺组的hs-CRP较模型组均降低,但自然恢复组与模型组无显著差异(P>0.05),针刺组与模型组有显著差异(P<0.05);自然恢复组与空白组有显著差异(P<0.05);针刺组与空白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针刺具有降低模拟轮班工作金黄地鼠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不同时间针刺足三里穴对炎性痛症大鼠不同部位中瞬态电压感受器阳离子通道香草酸受体亚型1(TRPV1)的影响。方法 使用清洁级雄性SD大鼠54只,驯养7天后,经过初选后,将确定出来的实验对象随机分为待模型复制组和空白组,然后将模型复制成功后的实验对象分为模型组和模针组,将模型组、模针组和空白组分别在特定的两个时间点(ZT8、ZT16)进行相应地处理;在第7天针刺治疗结束后,立即检测相对应时间点大鼠的痛阈,选择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法来确定提取的大鼠穴区局部皮肤、腰椎4-6的脊髓及背根神经节样本中TRPV1的情况。结果 ①在穴区皮肤:ZT8时间点,模型组皮肤组织中TRPV1含量明显多于空白组(P < 0.05);而模针组穴区皮肤样本中TRPV1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P < 0.05)。相应地,在ZT16时间点,模型组皮肤样本目标中TRPV1的表达亦明显多于空白组(P < 0.05);而类似地,模针组穴区皮肤样本中TRPV1的表达则少于模型组(P < 0.05)。②在脊髓中:ZT8时间点,模型组脊髓节段中TRPV1的含量明显多于空白组中TRPV1的表达量(P < 0.01),而与模型组比较,模针组脊髓节段样本组织中目标对象TRPV1被上调的更为显著(P < 0.01);在ZT16时,模型组脊髓节段中TRPV1的含量与空白组脊髓节段中的TRPV1相比显著增加(P < 0.01),与模型组相比,模针组脊髓节段中TRPV1的表达量明显下调(P < 0.05)。③在背根神经节中:ZT8与ZT16两个时间点,模型组DRG样本中TRPV1含量皆明显多于空白组(P < 0.01),而模针组DRG样本中TRPV1的表达则低于模型组(P < 0.05)。结论 ①针刺足三里穴能够调节炎性痛症大鼠多个层面组织中TRPV1的含量。②不同时间点针刺镇痛效应差异可能与不同时间点针刺后各个组织中TRPV1表达的差异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