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5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刺对糖尿病大鼠F—ERG和OPs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有效性和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STZ诱发的DR大鼠46只,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22只,针刺组24只,同时设同批次同种属大鼠9只作为空白对照组。针刺组给予电针治疗,模型组与空白组不予治疗。结果:针刺治疗后针刺组F—ERGa、b、OPs各子波OP1、Op2、Cp3波延迟的峰潜时、振幅得到明显恢复,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或极显著意义(P<0、05或P<0.01);与正常组比较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或极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针刺组降低OPs波总振幅恢复,与治疗前比较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针灸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肯定的疗效,其作用机制之一是使异常的视觉电生理得到改善。实验研究结果显示,针刺治疗后糖尿病大鼠针利F—ERGa、b、OPb各予波OPl、OP2、OP3波延迟的峰潜时、振幅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而模型组的上述改变不大,甚至进一步恶化。由视觉电生理理论可以推论,针刺治疗通过改善糖尿病大鼠视网膜微循环,增强视网膜对缺血、缺氧的耐受能力,减轻高血糖对视网膜的病理学损害,从而起到保护糖尿病大鼠视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腧穴功效研究是经络腧穴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全面认识和系统阐明腧穴功效的特点、要素、规律特征、生物学基础和临床价值将有助于精准选穴和科学用穴,提升腧穴使用效能,进而提高针灸临床疗效和促进针灸转化应用。笔者认为腧穴功效具有共效和特效并存的特点,“腧穴-刺灸方式-靶器官响应”三位一体的整合作用是腧穴功效的基本内涵,其要素包括腧穴功能状态、腧穴-靶器官关联关系、刺灸方式以及靶器官响应,同时受针灸时机、腧穴配伍等因素的影响,腧穴功效是上述要素整合输出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向心性肥胖症指的是患者体内脂肪沉积以心脏、腹部为中心而开始发展的一种肥胖类型,临床上常见腹型肥胖患者。治疗上,中医目前从脾、胃、肝、胆、肾等脏腑论治,主要采用健脾益气、通泄阳明、补肾祛痰、清肝利胆等治法,疗效无显著差异。本文基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和《四圣心源》“一气周流”的思想,从气机升降角度探讨,提出以“升降同用”为核心思想论治向心性肥胖,望能为临床治疗本病提供思路,以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针刺结合康复训练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选择2003-03/2004-03四川省人民医院、成都市新都县中医院、成都市郫县中医院首次脑卒中患者90例,男49例,女41例。随机分为功能训练组和联合组,各45例。功能训练组进行基本药物治疗和三级平衡训练,联合组增加针刺治疗。观察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Fugl-Meyer平衡功能评分。结果进入结果分析89例,功能训练组有1例因复发脑梗死终止治疗。功能训练组治疗4周后Fugl-Meyer平衡积分较治疗前提高犤6.771±2.143,1.715±1.582,(t=7.82,P<0.01)犦,联合组治疗4周后Fugl-Meyer平衡积分也较治疗前明显提高犤9.884±2.038,2.023±1.711,(t=9.24,P<0.01)犦,而联合组明显优于功能训练组(F=11.65,P<0.01)。结论针刺结合康复训练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的平衡功能有积极的恢复作用。  相似文献   
5.
教育部教研[2005]1号件《教育部关于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进一步提高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是我国研究生教育战线共同的重要任务,要成为各个研究生培养单位和各级研究生教育管理部门的重点工作,要在国家统一规划下,分别制定适合各自特点的实施方案,形成多层次、多类型、全方位的研究生教育创新体系。”并要求“深入研究新形势下研究生教育规律,借鉴和引进国外先进的研究生教育理念和经验,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研究生培养新模式。  相似文献   
6.
针刺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病变病理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有效性和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STZ诱发的DM大鼠46只,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22只,针刺治疗组24只,同时设同批次同种属大鼠9只作为空白对照组。针刺组给予电针治疗,模型组与空白组不予治疗。结果:(1)针刺可提高STZ诱发DM大鼠的生存质量,其体重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2)针刺治疗后DM大鼠的血糖降低与模型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但仍高于正常组,两者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3)针刺治疗可改变周细胞核的形态和减少其衰亡。治疗组周细胞数目明显高于模型组,两者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但仍低于正常组。结论:针刺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显著,可能是通过抑制周细胞衰亡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观察针刺及光信息等不同授时因子导引对金黄地鼠视交叉上核一氧化氮合酶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2-08/2004-10在成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和四川大学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组织胚胎学和神经生物学教研室完成。实验动物为健康雄性叙利亚金黄地鼠90只,体质量110~140g,随机分为电针组、光脉冲导引组、8-羟基-丙胺-四氢柰组、捆绑对照组、电针+光脉冲导引组、电针+8-羟基-丙胺-四氢柰组。每组15只。金黄地鼠经驯化后进入自由运行状态,在恒定黑暗第3天于近似昼夜时间9:00,15:00,21:00分别给予电针、光脉冲、8-羟基-丙胺-四氢柰、捆绑、电针+光脉冲导引、电针+8-羟基-丙胺-四氢柰刺激,每个时间点5只动物。各方法治疗2h后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图像分析技术,检测各组金黄地鼠视交叉上核中一氧化氮合酶的吸光度值,并采用q检验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90只金黄地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各组各时间点视交叉上核一氧化氮合酶表达情况;在近似昼夜时间15:00光脉冲导引组比捆绑对照组视交叉上核内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显著增加(116.600&;#177;8.678,109.600&;#177;8.735,q=54.00,P&;lt;0.05),近似昼夜时间21:00光脉冲导引组且捆绑对照组视交叉上核内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显著增加(130.800&;#177;5.762,101.000&;#177;9.407,q=35.80,P&;lt;0.05);而在近似昼夜时间9:00电针组和电针+8-羟基-丙胺-四氢柰组较捆绑对照组视交叉上核内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显著增加(115.833&;#177;9.641,110.667&;#177;0.210,79.833&;#177;17.600,q=36.00,30.83,P&;lt;0.05)。结论:光信息在近似昼夜时间15:00和21:00可以增加视交叉上核的一氧化氮合酶活性,说明光照对一氧化氮的影响只在主观晚上。针刺在近似昼夜时间9:00可以增加视交叉上核内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说明针刺对一氧化氮的影响只在主观白天。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电针对模拟夜班工作或跨时区飞行等颠倒光-暗周期动物模型——倒相活动大鼠生理节律的调整作用。[方法]将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电针组(A)、自然恢复组(B)、捆绑对照组(C)3组,在LD12∶12条件下驯化10d后,A、B组颠倒光暗周期,第15日电针组选用针刺"百会"穴和"长强"穴。应用小动物用DSI植入式生理信号遥测系统,连续检测记录每只动物的心率数据并分析其昼夜节律时相特征。[结果]在LD12/12光暗循环条件下,大鼠心率节律与外界环境的光暗循环保持一致。大鼠在颠倒光暗周期后,大鼠的生理节律暂时消失,电针治疗条件下较自然恢复组提前2~4d使其节律相位恢复到正常水平。[结论]电针能使倒相心率节律加速恢复正常,不失为一种有效调整轮班不适或时差反应的疗法。  相似文献   
9.
艾灸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医学中最古老的治疗方法之一,广泛运用于临床。灸法主要用于寒证的治疗,对于热证是否可灸,历代医家有不同的看法。该文通过古代文献及现代临床研究,明确热证可灸理论依据及其适应证,为临床热证用灸辨证选穴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针刺对金黄地鼠视交叉上核c-Fos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针刺导引对金黄地鼠视交叉上核内c-Fos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动物为雄性叙利亚金黄地鼠,共30只,随机分为电针组和捆绑对照组,每组15只。金黄地鼠经驯化后进入自由运行状态,在恒定黑暗第3天于近似昼夜时间(CT)9:00,15:00,21:00分别给予电针、捆绑刺激,每个时间点5只动物。各方法治疗2小时后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组金黄地鼠视交叉上核中c-Fos的免疫反应阳性细胞并对此进行计数,采用q检验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0只金黄地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针刺组与捆绑对照组比较在CT9:00和CT21:00可使视交叉上核内c-Fos表达显著增加(85.50±11.21,42.50±5.32,q=43.00,p<0.01;52.00±2.94,38.50±3.87,q=13.50,p<0.01)。结论针刺在CT9:00及CT21:00可使c-Fos表达增加,说明针刺对c-Fos表达的影响在主观白天及主观夜间的后半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