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非球面衍射型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视觉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非球面多焦点人工晶状体(AcrySof IQ ReSTOR IOL SN6AD3)植入术后的视觉质量.方法 对植入非球面多焦点人工晶状体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30例(35只眼)(试验组)与植入球面多焦点人工晶状体(AcrySof ReSTOR 10L SN60D3)患者40例(56只眼)(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观察患者的术后视力(远视力,70 cm中距视力,近视力)、焦点深度、高阶像差、对比敏感度和眩光敏感度,问卷形式调查视觉不良症状及满意度.结果 术后3个月裸眼近、远、中间视力≥0.5者,试验组分别为80%(20/35)、82.9%(29/35)、45.7%(16/35),对照组分别为76.8%(43/56)、80.4%(45/56)、39.3%(22/5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最佳矫正远视力下近、远、中间视力≥0.5者,试验组分别为88.6%(31/35)、91.4%(32/35)、54.3%(19/35),对照组分别为81.5%(49/56)、91.1%(51/56)、42.9%(24/5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试验组各频段对比敏感度和眩光敏感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1.00~-1.00D,-1.50D和-2.50~-3.50D调节范围内,视力≥0.5者试验组分别为94.3%(33/35)、97.1%(34/35)、85.7%(30/35),对照组分别92.9%(52/56)、94.6%(53/56)、83.9%(47/5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阶像差Zemike常数项中两组的Z(4,0)、Z(4,2)、S3+S4和S总系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的Zernike常数项、三阶像差和四阶像差各指标间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严重眩光症状,对照组有3眼诉有光晕症状,试验组仅有1眼诉有光晕症状,满意程度较高.结论 AcrySof IQ ReSTOR非球面多焦点人工晶状体可为患者提供良好的近、中、远全程视力,该人工晶状体具有产生负球差的非球面设计,可平衡角膜的正球差,从而降低了术后总体像差,提高了术眼对比敏感度和眩光敏感度,全面改善患者的视觉质量. 相似文献
32.
小梁切除术是治疗青光眼的一种常见术式,随着手术技巧的完善和先进显微器械的应用,术中并发症越来越少,而术前麻醉并发症逐渐受到重视,麻醉方式由局麻发展到表麻,我院在表麻行成人小梁切除术中联合应用氟芬合剂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60例需行小梁切除术的青光眼患者,17~56岁,随机平均分为A、B两组,术前5 min A组行0.4%倍诺喜表面麻醉剂联合2%利多卡因结膜下浸润麻醉,B组行0.4%倍诺喜表面麻醉剂联合静脉注射氟芬合剂(氟哌利多5 mg+芬太尼0.1 mg)1/2量或1/4量。两组术中均监测血压、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 相似文献
33.
目的应用超声生物显微镜(UBM)观察高度近视患者植入有晶状体眼6H2型前房型人工晶状体(PAC-IOL)的位置及与邻近结构的解剖关系。方法15例(29眼)高度近视患者植入PAC-IOL。术前应用UBM测量前房深度,术后3个月,观察IOL襻的位置,测量中央及周边6点、12点处IOL与角膜内皮的距离,IOL与晶状体的距离,IOL边缘与虹膜的距离。结果术前前房深度为3.11~3.52mm。术后3个月,IOL襻均位于前房角,中央及周边6点、12点处IOL与角膜内皮的距离分别为(2.341±0.116)、(1.601±0.025)、(1.601±0.028)mm;IOL中央与晶状体的距离为(0.841±0.140)mm;IOL边缘与虹膜的距离为(0.346±0.046)mm。结论Phakic6H2PAC-IOL与角膜内皮和晶状体保持有效的安全距离。其弹性支撑襻均位于前房角。IOL襻向后作用于虹膜和前房角,有可能导致临床上发生瞳孔变形。 相似文献
34.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