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7篇
耳鼻咽喉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42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探讨颅鼻沟通性肿瘤的联合手术及颅底重建方法。方法2005年6月-2007年10月,收治颅鼻沟通性肿瘤20例。其中男10例,女10例:年龄13~77岁,中位年龄49岁。病程2个月~13年。临床表现:嗅觉减退14例,头痛11例,鼻塞9例,鼻衄8例,视力障碍4例,突眼4例,伴意识障碍2例。术前CT及MRI检查均示前颅窝底占位,向下侵及鼻窦、鼻腔,形成颅腔、鼻腔沟通,部分肿瘤突入眶内。CT骨窗示病变均伴不同程度筛板及周围骨质破坏。采用额下入路联合经鼻入路一期手术切除肿瘤,并采用带蒂骨膜瓣或“下拉式三明治”法行颅底重建。结果病理检查示恶性肿瘤8例,良性肿瘤12例。术后均恢复良好,无手术死亡。2例患者术后发生一过性脑脊液鼻漏,经腰穿持续引流治愈;无脑/脑膜膨出发生。18例获随访3个月~2年6个月。1例副鼻窦来源的神经内分泌癌术后3个月肿瘤复发,衰竭死亡;1例嗅母细胞瘤于术后15个月复发,另1例嗅母细胞瘤术后2年复发,未再治疗,死于颅内高压;1例鳞状细胞癌术后2年死于肿瘤广泛转移;1例粘液瘤术后半年残瘤增大。其余13例随访期内未见复发,均恢复正常生活或工作。结论额下入路联合经鼻入路能够一期手术全切颅鼻沟通性肿瘤,早期效果好;用带蒂的颅骨骨膜瓣修补颅底或用“下拉式三明治”法行颅底重建,取材简便,安全有效,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32.
颅眶沟通性肿瘤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颅眶沟通性肿瘤临床较少见,由于其生长部位特殊,临床诊断和处理颇为困难。我们对本院1992~2001年收治的30例患者进行了临床总结和分析。  相似文献   
33.
<正>库欣病是由于垂体腺瘤分泌过多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ACTH)从而导致血浆皮质醇升高一系列相关表现的综合征~([1])。早在20世纪80年代,临床医生观察到婴儿痉挛患儿经糖皮质激素治疗后出现脑萎缩。相较于无功能垂体腺瘤(non-functioning pituitary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采用神经内镜治疗颅底脊索瘤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9年1月入住我科,并接受神经内镜手术治疗的30例颅底脊索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手术入路的选择、术中要点及并发症等。结果30例患者共进行了34次手术,肿瘤全切16例17台次(16/30,53.3%),次全切除8例8台次(8/30,26.7%),大部切除6例9台次(6/30,20%)。1例围术期感染死亡。术后临床症状缓解者25例(25/30,80%),无明显改善者4例(4/30,13.3%),加重1例(1/30,3.3%),出现新发神经功能障碍2例(2/30,6.7%)。13例患者行术后辅助放疗,包括适形放疗6例,γ刀4例,质子刀3例。25例患者获得随访,18例患者术后肿瘤无进展(18/25,72%),无进展生存期(PFS)范围为6~50个月,平均15.7个月。肿瘤复发7例(7/25,28%),无进展生存期范围5~39个月,平均14.1个月,2例患者死于继发肺部感染。13例行术后放疗的患者中,有2例复发;12例单纯行手术患者中,有5例复发。对比两组患者生存曲线,术后放疗组无瘤生存期明显好于单纯手术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38)。结论神经内镜手术切除具有视野好,抵近观察、多角度观察等特点,具有全切率高和安全性高的优势。此外,术后辅以放疗能够延长患者的无瘤生存期。  相似文献   
35.
目的: 为了提高颈髓髓内实体性血管网织细胞瘤的显微外科治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14例颈髓髓内实体性血管网织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其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效果.结果: 所有患者均行了肿瘤全切除术,经病理检查证实为血管网织细胞瘤.术后患者神经系统症状好转者7例,5例无改善,2例加重.结论: 显微镜下沿正确的界面进行分离,先离断动脉后处理静脉,避免分块切除而力争全切,是减轻术中出血和避免神经功能损害的  相似文献   
36.
目的 探讨CD147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2,MMP-2)在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与胶质瘤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0例胶质瘤标本中CD147和MMP-2蛋白的表达,采用RT-PCR对各级别胶质瘤中CD147的mRNA进行半定量分析,并结合随访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胶质瘤标本中CD147蛋白阳性表达率为72.0%,MMP-2蛋白阳性表达率为78.0%,二者联合表达率70.0%,CD147蛋白的表达与MMP-2蛋白的表达之间存在正相关(r=0.737,P<0.01),RT-PCR检测到各级别胶质瘤标本中均有CD147 mRNA的表达;且随着胶质瘤级别增高,CD147和MMP-2蛋白的表达强度增高,CD147 mRNA表达水平也增高.预后分析证实CD147的表达越高,患者生存期越短.结论 CD147和MMP-2的表达与胶质瘤的恶性程度及预后关系密切,二者可作为胶质瘤患者判断临床预后和制定诊疗计划有意义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37.
目的 通过对荷瘤裸小鼠进行异种基质金属蛋白酶-2(c-MMP-2)DNA疫苗联合伽玛刀(γ-刀)治疗胶质瘤,观察二者的协同治疗作用,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 制备纯化c-MMP-2 DNA疫苗,裸鼠腋下注入大鼠C6胶质瘤细胞株1×106/只,建立裸鼠胶质瘤动物模型,待肿瘤长至约1 cm(接种后第16 d)开始治疗.γ-刀治疗以50%的等剂量曲线覆盖,边缘剂量13 Gy;异种MMP-2 DNA疫苗治疗组小鼠自荷瘤后次日开始后肢肌肉注射c-MMP-2 DNA疫苗(1 mg/ml),100μl/次,每周一次,连续4 w.观察瘤体大小、测量肿瘤重量;免疫组化法测肿瘤组织微血管密度;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生物素脱氧尿嘧啶核苷酸缺口标记法(TUNEL)检测各组肿瘤细胞凋亡指数;HE染色观察重要器官组织坏死情况.结果 异种MMP-2 DNA疫苗联合γ-刀治疗胶质瘤能明显抑制肿瘤组织的生长,并延长荷瘤小鼠的生存期,与其他3组比较,联合治疗组免疫组化显示小鼠的肿瘤组织中微血管密度明显减少;TUNEL显示凋亡指数明显增多.结论 c-MMP-2 DNA疫苗联合γ-刀治疗能够抑制肿瘤生长、抑制肿瘤血管生成,二者的联合应用具有协同效应,是一种独特的抗肿瘤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38.
中枢神经系统孤立性纤维瘤的诊断与治疗(附28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系统孤立性纤维瘤(cSFT)的病理学、影像学和临床特征,以及手术对其的治疗效果。方法自2003年3月至2007年2月共有28例cSFT瘤患者在我科手术治疗。对此28例cSFT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cSFT患者的发病中位年龄39.5岁。cSFT起源于硬脑膜23例,非硬脑膜5例;良性肿瘤23例,非典型性5例。5例非典型性者CD34阴性表达或弱表达。磁共振T1多为等信号,T2多为混杂信号。全切21例;7例部分或次全切除,术后均行伽玛刀治疗。随访19例,全切14例无复发,5例部分切除预后不佳。结论cSFT多附着于大脑镰与小脑幕;非典型性肿瘤CD34阴性表达或弱表达;磁共振B多为混杂信号,而T1多为等信号;肿瘤全切者预后较好;未全切肿瘤者术后伽玛刀放射治疗的效果尚不明确。  相似文献   
39.
徐建国  游潮  蔡博文 《华西医学》2004,19(3):429-430
目的:全面而系统的分析颅咽管瘤术后并发症,作出适当的分类。方法:统计华西医院神经外科从1998年8月至2003年lO月收治的颅咽管瘤患者105例,并发症大致可分为下丘脑受损、垂体功能低下、视力视野障碍和其他症状。结果:下丘脑损害后并发症复杂,发生率为80%,包括激素水平异常、尿崩症、体温失调、应激性消化道出血、意识障碍、昼夜节律失调、呼吸节律紊乱、血糖增高、食欲异常、精神异常、循环衰竭、急性肺水肿;垂体功能低下发生率47.62%;术后视力减弱或加重的有13.33%。其他还有无菌性脑膜炎、脑脊液鼻漏、癫痫等。结论:颅咽管瘤是富于挑战性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高,预后不佳。手术要求高,可结合多种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40.
~(125)I是一种发射俄歇电子(AE)的放射性核素。IUdR可特异性掺入S期细胞DNA,是~(125)I的良好转运载体。在辐射致死效应中,基因组DNA是细胞内最重要的靶点。~(125)IUdR理论上可在分子水平切割DNA,造成细胞遗传物质严重损伤而死亡。大量体外研究已表明~(125)IUdR对哺乳动物分裂细胞具有显著毒性。由于大部分中枢神经系统细胞为非分裂细胞,不发生~(125)IUdR的掺入,所以~(125)IUdR在脑肿瘤治疗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