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799篇 |
免费 | 113篇 |
国内免费 | 26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28篇 |
儿科学 | 14篇 |
妇产科学 | 19篇 |
基础医学 | 70篇 |
口腔科学 | 7篇 |
临床医学 | 313篇 |
内科学 | 72篇 |
皮肤病学 | 13篇 |
神经病学 | 14篇 |
特种医学 | 56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1篇 |
外科学 | 125篇 |
综合类 | 486篇 |
预防医学 | 266篇 |
眼科学 | 31篇 |
药学 | 160篇 |
28篇 | |
中国医学 | 178篇 |
肿瘤学 | 5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9篇 |
2023年 | 47篇 |
2022年 | 63篇 |
2021年 | 77篇 |
2020年 | 57篇 |
2019年 | 46篇 |
2018年 | 51篇 |
2017年 | 28篇 |
2016年 | 46篇 |
2015年 | 40篇 |
2014年 | 138篇 |
2013年 | 84篇 |
2012年 | 97篇 |
2011年 | 93篇 |
2010年 | 79篇 |
2009年 | 65篇 |
2008年 | 67篇 |
2007年 | 87篇 |
2006年 | 75篇 |
2005年 | 66篇 |
2004年 | 58篇 |
2003年 | 46篇 |
2002年 | 30篇 |
2001年 | 40篇 |
2000年 | 40篇 |
1999年 | 29篇 |
1998年 | 42篇 |
1997年 | 35篇 |
1996年 | 26篇 |
1995年 | 42篇 |
1994年 | 29篇 |
1993年 | 34篇 |
1992年 | 18篇 |
1991年 | 32篇 |
1990年 | 26篇 |
1989年 | 20篇 |
1988年 | 8篇 |
1987年 | 8篇 |
1986年 | 8篇 |
1985年 | 9篇 |
1984年 | 8篇 |
1983年 | 5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3篇 |
1979年 | 1篇 |
1977年 | 1篇 |
1958年 | 1篇 |
195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9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研究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对大鼠皮肤深Ⅱ°烫伤愈合的影响。方法健康SD大鼠随机分成低剂量组(50U/mL rHuEPO)、中剂量组(100U/mL rHuEPO)、高剂量组(200U/mL rHuEPO)和生理盐水(NS)对照组,建立深Ⅱ°烫伤动物模型,并于伤后3、5、7、14、21d取创面皮肤标本,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染色分别检测创面愈合情况及微血管密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rHuEPO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缩短,同一时相内大鼠烫伤愈合率高于对照组,微血管密度明显增加。结论rHuEPO能促进深Ⅱ°烫伤创面微血管形成,加速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52.
背景:钙代谢紊乱介导了慢性氟中毒的发生及发展,但具体的分子机制尚未阐明,也鲜有关于钙离子在慢性氟中毒发病机制中作用的系统论述。目的:对钙离子在慢性氟中毒中的作用进行综述,为慢性氟中毒分子机制的探索及靶向药物的开发提供新的思路和视角。方法:以“钙离子、氟中毒、发病机制、钙超载、氧化应激、内质网应激、线粒体损伤、凋亡”为中文检索词,以“Ca2+,fluorosis,pathogenesis,calciumoverload,oxidativestress,endoplasmicreticulumstress,mitochondriadamage,apoptosis”为英文检索词,检索2000年1月至2022年1月Pub Med和中国知网数据库收录的相关文献,排除陈旧、重复以及可信度低的文献,最终纳入110篇文献。结果与结论:(1)钙离子在慢性氟中毒致病机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以骨钙代谢紊乱所致的细胞外低钙及细胞内钙代谢紊乱所致的细胞内高钙的“钙矛盾”形式共同诱导了氟对骨相及非骨相组织的损害。(2)而细胞内钙代谢紊乱以钙超载为核心环节介导了慢性氟中毒的发生及发展,其具体作... 相似文献
53.
下腰椎形态与椎管退行性狭窄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腰椎形态与退行性椎管狭窄的关系。方法:测量男、女各100例体检人员L3/4以下椎间小关节角,椎体冠状径、矢状径,椎管中央和侧隐窝的前后径,了解椎体参数、椎间小关节角与椎管狭窄的相关关系,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相关和偏相关分析显示椎间小关节角与椎管前后径为负相关关系,且与中央矢状径负相关程度更大;椎体矢状径、冠状径和椎管前后径均为正相关关系。偏相关分析显示椎体冠状径和侧隐窝正相关系数最大。P值均小于0.05。结论:腰椎小关节角增大会改变应力分布,加重不稳定倾向,加速腰椎退变;椎体矢状径、冠状径的增大有助于减轻退行性椎管狭窄。提示临床手术中应注意腰椎前、后路的重建、固定,特别是椎间小关节角已增大时。 相似文献
54.
55.
56.
57.
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是透析(dialysis)患者的第二大心血管疾病。透析患者一旦合并心力衰竭,生存率显著下降。尽管国内外已颁布了多部普通人群心力衰竭相关的临床指南或专家共识,但由于透析患者肾功能极差甚至没有残余肾功能、慢性并发症多,加上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和腹膜透析(perit... 相似文献
58.
59.
红霉素甲氧氯普胺提高螺旋型鼻肠管幽门后置管成功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红霉素和甲氧氯普胺能否提高螺旋型鼻肠管幽门后置管成功率.方法 收集2006年7月至2007年3月广东省人民医院急危重症医学部收治的连续120例须行肠道营养的危重患者,随机分为红霉素组、甲氧氯普胺组和对照组,无引导情况下放置螺旋型鼻肠管,红霉素组置管前给予乳糖酸红霉素250 mg静脉滴注,12h后重复使用;甲氧氟普胺组置管前给予甲氧氯普胺10 mg静脉注射,12 h后重复使用;对照组不给促胃肠动力药.置管24 h后行床边X线腹部摄片,确认管端位置.结果 红霉素组和甲氧氯普胺组幽门后置管成功率分别为74.3%(29/39)和71.8%(28/3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2.8%(18/42)(P均<0.05).结论 红霉素和甲氧氯普胺可提高螺旋型鼻肠管幽门后置管成功率. 相似文献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