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5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16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葛根素对肺心病高粘血症血液流变学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葛根素注射液治疗肺心病高粘血症23例,并与常规疗法20例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高切、低切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血沉较治疗前均有显著差异(P〈0.01),而对照组除血沉、红细胞压积外无明显差异(P〉0.05),说明该药对改善血流态、血粘度及微循环等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和分析艾滋病患者抗病毒药物的治疗效果以及护理体会.方法对在我院2008年8月~2011年8月间住院治疗的40例接受药物治疗的艾滋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艾滋病患者经过药物治疗后,有37.5%的患者出现了副反应;CD4+T 淋巴细胞绝对计数与基线比较,治疗3,6,9,12,24个月均有增长,不同时间的治疗CD4+T 淋巴细胞变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对艾滋病患者疗效显著,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3.
目的分析血氨、血清乳酸(LAC)、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在急诊感染致脓毒症患者预后预测中的价值,为临床诊断和治疗工作提供依据。 方法选择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EICU收治的90例感染致脓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确诊后28 d内存活情况,根据其预后将其分为死亡组(21例)和存活组(69例)。对2组患者的基础资料和确诊当日的实验室指标进行比较,分析与患者预后相关的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相关指标预测患者预后的价值。 结果死亡组患者合并糖尿病、慢性肾病的比例及确诊当日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估系统Ⅱ(APACHE Ⅱ)评分分别为42.86%(9/21)、47.62%(10/21)、(26.72±5.34),均高于存活组(P<0.05)。死亡组患者确诊当日的血氨、LAC、β2-MG、降钙素原(PCT)水平分别为(115.56±38.17)μmol/L、(3.87±0.92)mmol/L、(6.91±1.32)mg/L、(3.96±0.66)μg/L,均高于存活组(P<0.05)。Logistic多元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确诊当日的APACHE Ⅱ评分、血氨、LAC、β2-MG水平是急诊脓毒症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APACHE Ⅱ评分、血氨、LAC、β2-MG预测急诊脓毒症患者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AUCROC)分别为0.705、0.827、0.663、0.815(P<0.05),其中,血氨的AUCROC最高,在最佳界值下,β2-MG的敏感度最高,LAC的特异度最高。 结论血氨、血清LAC、血清β2-MG等标志物对于早期预测急诊感染致脓毒症患者的预后均具有一定的辅助价值,临床医生应根据其各自优势灵活运用多种标志物以提高预测效率,达到改善患者预后的目的。  相似文献   
34.
青年女性原发性支气管肺癌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雷弋  陈勃江  刘丹  郭娜  蒲蓉  陈文彬  李为民 《新医学》2010,41(6):404-406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健康。肺癌年轻化的趋势日益明显,但少有青少年发病的报道。该文报道了1例青年女性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诊治经过,并结合文献复习青年女性发生肺癌的危险因素及不同年龄、性别肺癌患者在临床表现、影像学、肿瘤病理等方面的区别。  相似文献   
35.
刺五加注射液对肺心病高在血症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观察刺五加注射液治疗肺心病高粘滞血症21例,并与常规疗法21例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高切、低切全血比粘度、血浆经粘度、纤维蛋白原、血沉较治疗前均有显著差异(P〈0.01)。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说明该药对改善血流态、流速及红细胞解聚等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36.
目的:了解加用越鞠丸合心理治疗对支气管哮喘的影响。方法:将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42例,分为观察组22例,对照组20例,对照组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越鞠丸合心理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临床总有效率及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常规治疗哮喘基础上并用越鞠丸合心理治疗能有效控制症状,减轻哮喘发作。  相似文献   
37.
近年肺癌的发病率日趋增多,肺癌的早期临床表现常似各种呼吸道疾病的症状,因而易导致误诊、漏诊。本文报告一例反复肺部感染合并肺癌病人,在临床上以反复咳嗽、气紧、间断性咯血为主要症状,胸片、CT检查、以及痰液病理检查均不能明确肺癌诊断。临床上一直以肺部感染,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等给予治疗。最终经皮穿刺活俭确诊为肺癌。本例病人从症状发现至确诊为肺癌,共历时如月,反复三次住院,诊断颇经周折,使其失去了早期治疗机会。笔者认为对于老年男性患者应注意:①反复同一部位的肺炎,久治不愈时,应高度怀疑肺癌,②慢性…  相似文献   
38.
在传染科病区环境中,存在着一些职业危害因素,为了保证传染科护上的职业安全,针对各种危害因素,提出了在护理工作中要采取以下防范措施:加强对护理人员的职业安全教育与培训,加强督查与考核,严格执行隔离管理制度,采取必要的防护行为,防止锐器刺伤,对发生职业意外暴露者给予及时处置与关怀,增强机体免疫力,以辟量避免职业危害。  相似文献   
39.
蒲蓉 《当代护士》2008,(3):105-106
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嗣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护理安全是患者的基本需要,是医院生存的根本。安全管理是护理管理的重点,也是护理质量的保证。自2005年以来,随着医院管理年活动的广泛深入开展,结合本院开展全院性的“质量安全教育活动”,通过充分认识影响护理安全的诸多因素,并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应对策,有效的保证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40.
目的 探讨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s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对于抗菌治疗的价值.方法 选择因AECOPD住院的患者364例,入院时测定血清CRP水平,依据CRP是否〉8mg/L,分为CRP阳性组和阴性组.阳性组给予抗菌药物治疗,而阴性组不予抗菌药物;两组均给予吸氧、抗炎、解痉平喘、祛痰等基础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症状评分、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PaCO2)、缓解率、总有效率和平均住院天数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后症状评分、PaO2、PaCO2、缓解率、总有效率、平均住院天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RP可作为AECOPD是否有细菌或衣原体、支原体感染的重要指标之一,并指导是否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