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75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磷脂酶Cε基因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磷脂酶Cε(phospholipase Cε,PLCε)基因在膀胱移行细胞癌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逆转录PCR(RT-PCR)方法检测27例膀胱移行细胞癌和12例正常膀胱对照组中PLCε mRNA表达,分析其与膀胱病理学特征的关系.结果 PLCεmRNA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膀胱组织(P<0.01),PLCε的表达和膀胱移行细胞癌分期有关(P<0.05)而与分级无关(P>0.05).结论 PLCε基因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呈高表达,可能是未来检测膀胱移行细胞癌一种新的有价值的肿瘤标志物,同时也可能成为膀胱肿瘤生物学治疗中一个新靶点.  相似文献   
12.
吡柔比星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吡柔比星膀胱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68例浅表性膀胱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2个组,一组患者膀胱灌注羟基喜树碱(HCPT)32例,另一组膀胱灌注吡柔比星(THP)36例,随访6~24个月,观察两组复发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THP组2年复发率为13.9%,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3.9%;HCPT组2年复发率为25.0%,不良反应发生率59.4%,比较两组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膀胱灌注吡柔比星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患者耐受性好,是较为理想的膀胱灌注化疗药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快速、灵敏度和特异性较好的定量检测尿液CK20方法,用于膀胱移行细胞癌(Transitional cell ear-cinoma of the bladder,TCCB)早期诊断、预后及复发的评估.方法:培养膀胱癌T24细胞,针对CK20基因保守序列设计合成两对引物和Taqman探针,将PCR扩增产物片段克隆,作为定量检测的标准品,优化反应条件,建立快速检测CK20mRNA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并进行方法学评价.结果:荧光定量PCR检测尿液CK20方法能较好的定量枪出尿液CK20mRNA,检测范围为102~102copies/μ1,灵敏度为102 copies/μ1,特异性好,批内、天间重复性(Coefficient of variation,CV)分别为0.89%和2.45%.结论:成功建立了快速检测尿液CK20的荧光定量PCR方法,为进一步开发出用于TCCB早期诊断、预后及复发评估的定量检测试剂盒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将虚拟现实(VR)技术应用于外科学研究生手术技能培训的可行性,并对其培训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以创建肾切除术的VR软件为例,将该VR软件应用于外科学研究生的手术培训,并与传统教学方式进行比较,了解其培训效果。同时发放调查问卷,了解该VR软件的性能特点及技术优势。采用SPSS 23.0进行t检验。结果 采用VR软件培训组的考试成绩[(92.17±0.38)分]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方式培训组的考试成绩[(87.94±0.4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共回收有效调查问卷35份,82%以上的调查对象认为VR手术教学具有训练画面逼真、立体感强、界面友好、操控简单、交互性良好、便于全维度观看、课程内容精彩丰富、学习效果好、能够激发学习兴趣等优势,100%调查对象认为VR手术教学能够替代传统手术教学方法。结论 将VR技术应用于外科学研究生手术技能的培训具有可行性;将VR技术应用于外科学研究生手术技能培训的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方式,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合成4-硝基-1-萘基磷酸酯 (4-nitro-1-naphthyl phosphate,NNPP)为显色底物测定牛小肠粘膜碱性磷酸酶 (alkaline phosphatase, ALP)。方法:4-硝基-1-萘酚(4-nitronaphthol, 4-NNP)与三氯氧磷反应,经硅胶柱纯化制得NNPP;检测产物吸收跟踪水解过程测定初速度,双倒数法测定米氏常数(Michaelis-Menten constant, Km)。结果:ALP水解NNPP产物最大差吸收峰接近460 nm,等吸收波长接近405 nm。与p-硝基苯酚相比,在pH 6.0~7.0间4-NNP消光系数为其3倍以上,在pH 7.0以上为其2倍以上。ALP对NNPP的Km约12?mol/L而p-硝基苯基磷酸酯的Km约35?mol/L,产物磷酸相对NNPP的竞争性抑制常数接近20?mol/L。ALP催化NNPP水解效率接近水解p-硝基苯基磷酸酯的40%。结论:NNPP可用于测定ALP活性, 且有望与作用于p-硝基苯酚类显色底物的其它酶联用实现单通道两种酶同步测定。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猴脑选择性超深低温断血流复苏实验前后血清中细胞因子的动态变化,了解脑缺血后选择性超深低温复苏对缺血性脑保护的炎性机制。方法健康恒河猴4只,先阻断双侧颈总动脉血流10分钟,然后建立闭胸式脑局部体外循环,行一侧颈内动脉冷灌注,同侧颈内静脉回流。60分钟后恢复脑血流,自然复苏。应用ELISA法统一测定实验前后猴血清中IL-2、IL-10、TNF-α、IFN-γ的浓度。结果4只恒河猴术后安全复苏并长期存活,术后头颅MRI检查正常,术后神经功能评分无异常。4种细胞因子在灌注结束后较术前均明显增高(P〈0.05),24小时后恢复至术前水平,72小时测得值与术前无显著差异(P〉0.05)。Spearman相关系数统计显示不同时间点促炎因子IL-2、TNF-α、IFN-γ与抑炎因子IL-10之间呈明显的正相关。结论猴脑选择性超深低温断血流复苏可引起抗炎细胞因子与促炎细胞因子一过性增高,其中抑炎因子IL-10的明显表达和促炎因子之间互相抑制,互相作用,促使细胞因子网络维持动态平衡,从而减轻机体炎性反应同时抑制了脑缺血后机体炎性反应所引起的脑组织损伤,发挥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与经阴道彩色多普勒声学造影在子宫输卵管性不孕症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204例原发及继发不孕患行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另对107例不孕行实时阴道彩色多普勒子宫输卵管声学造影,观察声学造影剂通行过程中的声像图特征。结果 碘油造影共检出内膜病变29例,输卵管单侧通畅80例,双侧通畅40例,双侧不通30例,声学造影查出宫腔内病变39例,输卵管双侧不通33例。结论 X-线下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对于输卵管疾患的检出率较高。而声学造影则对各种宫体及内膜疾患的检出率较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选择性超深低温(14.3~16.0℃)断血流对恒河猴脑干形态及功能的影响。方法成年健康恒河猴6只,分为2血管阻断冷灌注组(n=4)和等温灌注组(n=2)。建立闭胸式脑局部体外循环。2血管阻断冷灌注组经右侧颈内动脉灌注4.0℃林格液,同侧颈内静脉回流,降低脑温至14.3~16.0℃,维持60 min后恢复脑血流,实验动物自然复苏。等温灌注组用相同方法灌注38.0℃林格液。手术中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术后行神经功能缺失评分,取动物脑干行光学显微镜和电镜检查。结果 2血管阻断冷灌注组术中、术后血流动力学稳定,灌注60 min后安全复苏并长期存活,术后神经功能评分正常,脑干形态和组织结构无明显异常;等温灌注组于灌注60 min后均未能安全复苏,全部死亡,脑干形态和组织结构有不同程度异常。结论选择性超深低温断血流技术可明显提高猴脑干对缺血缺氧的耐受性,延长血流阻断时间,为临床应用选择性超深低温技术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20.
蒲军  吴小候  王德林  张尧 《重庆医学》2011,40(33):3359-3360
目的 讨论腹膜后腹腔镜手术治疗肾盂旁囊肿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8例腹膜后腹腔镜手术治疗肾盂旁囊肿的临床资料.结果 除1例术中中转开放手术外,其余27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22~96 min(平均44 min),出血量10~80 mL(平均35 mL),住院日4~8 d(平均5 d).除术中发生腹膜破裂1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