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 :探讨直流电对人舌鳞状细胞癌Tca 83细胞系的抑杀作用。方法 :对体外培养的人舌鳞状细胞癌细胞系Tca 83采用不同的电处理参数进行了直流电处理。观察处理后癌细胞的形态、结构、生长情况、生物学特性 ;检测电处理后培养液的酸碱度、电解质的改变情况。结果 :直流电处理对舌鳞状细胞癌有明显的杀伤及抑制作用。在电压一定的情况下增加电量可提高抑杀效率。电处理后的培养液pH、电解质、有机成分发生较大改变 ,其对癌细胞的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电处理后未被杀死的癌细胞增殖能力也明显降低。实验电处理后尚有少部分癌细胞可修复并继续生长、增殖。结论 :直流电处理可通过电解、电泳、电渗作用直接杀伤舌癌细胞 ,亦可通过改变细胞生长的外环境抑制舌癌细胞修复、生长、增殖。在临床应用中需多次治疗 ,2次治疗的时间不宜间隔过长 相似文献
12.
肉瘤生长快 ,对邻近器官、组织破坏大 ,易于血行转移 ,术后易复发 ,放化疗均不敏感。手术切除不易彻底。扩大切除常导致器官缺失或容貌缺损 ,因此迫切需要寻找能有效抑制瘤体生长 ,防止术后复发、转移的治疗方法。本研究拟探讨血管生成抑制剂TNP 4 70能否有效抑制颌面部肉瘤的生长。1 材料与方法1.1 实验材料 1.KM种小鼠 ,由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动物室提供 ;2 .S 180肉瘤细胞 ,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药理室保存 ;3.TNP 4 70 ,TakedaChemicalIndustries ,Ltd ;4 .阿拉伯树胶 ,Sigma。1.2 实验方法1.选用 18g左右KM小鼠 4 0只 ,随机…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机体受损伤后的不同时间内,白细胞吞噬功能和血浆中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方法:分别于家兔颌骨粉碎性骨折致伤前、伤后6h和12h抽血,测定全血化学发光强度和血浆MDA含量。结果:伤后化学发光的出峰时间提前,与伤前组比较P<0.05;伤后各组的全血化学发光强度明显大于伤前组(P<0.05);血浆MDA含量,伤后各组都升高(P<0.01)。结论:机体受损伤之后白细胞吞噬氧化活性增强,对组织细胞的脂质过氧化加剧,造成血浆MDA含量升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移植肌肉、重建神经支配。方法 以兔的舌下神经及神经袢 ,副神经及胸头肌为动物模型 ,进行重建横纹肌神经支配的研究。结果 舌下神经移位吻合与神经袢植入胸头肌 6个月后 ,经组织形态学和肌电活动等方面的检测证实 ,神经成功的获得了再生 ,部分重建了肌肉功能。结论 将移植肌肉的神经残端与原器官的支配神经近端吻合 ,同时再将相关的神经植入肌肉内的手术设计是合理的 ,能够重建对肌肉的支配功能。将该方法用于舌癌切除术后重建及再造舌的神经支配 ,有希望改善其术后的功能 ,并防止其萎缩退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建立一种成骨细胞体外培养模型。方法 以新生兔颅骨为材料 ,用改良组织块移行生长法在体外培养获得贴壁生长的细胞 ,并对其形态 ,生长特点及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 获得的细胞呈多种生长形态 ,如梭形 ;三角形 ;鳞片形 ;星形等 ,有较多的细胞突起 ,细胞呈复层生长 ,互相重叠 ,形成细胞结节 ,碱性磷酸酶(AL P)染色强阳性 ,在含有 Vit C和 β—甘油磷酸钠的培养条件中出现钙化现象。结论 采用改良组织块移行生长法获得的细胞具有成骨细胞的特性 ,该方法是体外培养、研究成骨细胞的良好模型。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 :建立小鼠颌下区肉瘤模型 ,探讨血管生成抑制剂TNP 470对颌下区肉瘤形成及生长的影响。方法 :将S 180细胞接种于小鼠一侧颌下区 ,接种量每 0 1ml含 1× 10 6。随机将 40只小鼠分为 4组 ,每组 10只 ,雌雄各半。即对照组、TNP 470 ( 10mg/kg)、TNP 470 ( 3 0mg/kg)、TNP 470 ( 10 0mg/kg)治疗组。接种后8h起远离肿瘤区皮下注射给药 ,对照组给相应溶剂。隔天给药 1次 ,共 6次。接种后第 12天处死小鼠 ,解剖出瘤体并称重 (鼠及肿瘤 )。各组间瘤称重、鼠称重作方差分析。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各组VEGF、bFGF表达。TUNEL法、透射电镜观察各组凋亡情况。结果 :移植瘤生长迅速 ,侵袭性强 ,肿瘤灶边界不清可浸润局部肌肉 ,侵犯颌下腺、腮腺、面神经。S 180肉瘤可通过表达VEGF、bFGF促进瘤体血管生成。TNP 470对颌面区肉瘤有较好的生长抑制效果 ,并呈剂量依赖性。TNP 470通过抑制血管生成 ,减少瘤体血供 ,诱导S 180肉瘤细胞凋亡 ,抑制肿瘤增殖 ,剂量与凋亡数之间呈正相关。结论 :血管生成抑制可望成为治疗颌面部肉瘤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8.
蒙敏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1988,(4)
自1983年以来作者应用肌皮瓣作舌修复与重建共13例,男5例,女8例,年龄26~66岁.13例术前确诊为鳞状细胞癌,其中有10例为首次手术治疗,3例为第二次手术治疗;首次手术的10例T_23例,T_34例,T_43例;临床分期:Ⅰ~Ⅱ期3例,Ⅲ~Ⅳ期7例.舌切除范围:半侧舌切除4例,舌次全切除6例.3例复发患者手术均在复发灶 相似文献
19.
给12只成年猕猴施行标准的LeFortI型截骨术的同时,行右上前颌分块截骨术,分成单牙骨块和双牙骨块,井结扎两侧腭降动脉。另外用4只成年猕猴作为正常对照,不施行任何手术。术后采用放射性核素99mTc-MDP对术后截骨块、牙髓血供作动态性研究。术后2h截骨块、牙髓的血供分别比正常减少72%~82%、74%~93%,术后3个月比正常增加了55%~114%、6%~33%,6个月后截骨块血供恢复正常,与正常比无统计学差异。比较左、右两侧上颌截骨块和牙髓的血供无显著性差异,但6个月后牙髓的血供有下降趋势,是否可视为牙髓开始发生或已经发生病理组织学改变的一个信号仍有待于作更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微血管吻合技术与手术器械的不断改进,使神经血管吻合,组织游离移植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这是整形外科的重大改革,大大地缩短了整形手术的住院时间,免除了病员经受多次手术与固定体位的痛苦。现将文献中收集的60例微血管吻合在口腔颌面外科应用的资料,综述如下: 一、年龄:在15~65岁之间,多数在20~30岁。Ohmori及Harii曾对4~5岁的小孩成功地进行带血管腹股沟皮瓣游离移植。作者叙述此年龄营养皮瓣的动脉外径平均为1.3毫米,足够与接受动脉吻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