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47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5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8篇
  1992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 通过心肺运动试验(CPET)检测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峰值氧耗量(peak VO2)和无氧代谢阈值氧耗量(VO2AT),并随访其预后价值。方法 选择入住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心内科并经心脏超声确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0.49的CHF患者129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缺血性心肌病74例,扩张型心肌病55例)。对入选患者实施CPET,并对患者随访心血管死亡原因(时间中位数为33.7个月)。结果 (1)19例CHF患者因心血管原因死亡,死亡患者和非死亡患者在年龄、性别、BMI、峰值吸呼比(peak RE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的情况下(P>0.05),死亡患者较非死亡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减低[(0.33±0.09) vs (0.38±0.09),P<0.05];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增高[(158.3±53.9) vs (133.2±40.1),P<0.05];peak VO2减低[(11.8±4.3) vs (14.4±3.7)ml/(kg·min),P<0.05];VO2AT减低[(9.3±3.2) vs (10.7±2.1)ml/(kg·min),P<0.05]。(2)peak VO2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640(P<0.05),灵敏度为0.590,特异度为0.667,最佳阈值为peak VO2≤13.4ml/(kg·min);VO2AT的AUC为0.600(P>0.05),灵敏度为0.886,特异度为0.360,最佳阈值为VO2AT≤8.2ml/(kg·min)。结论 peak VO2及VO2AT对CHF患者心血管原因死亡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peak VO2的预测价值优于VO2AT。  相似文献   
52.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溶栓、冠脉动脉(冠脉)搭桥以及冠脉介入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有效方法。但在改善心肌血供的同时可能加重单纯心肌缺血所造成的损伤,即所谓的再灌注损伤。采取措施防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对促进心肌细胞存活具有重要意义。很多研究结果表明药物因子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防治作用,其中包括自由基清除剂、钙通道阻滞剂、中性粒细胞抑制  相似文献   
53.
新型抗血小板药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脑血管血栓疾病是导致人类死亡的主要病因之一,而抗血小板治疗则是主要的治疗手段。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是目前抗血小板治疗的标准组合,但两药合用导致的出血发生率增加、以及日益受到关注的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抵抗,使得现有抗血小板治疗难以满足临床需要。文中就现有口服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的局限性及一些新型抗血小板药物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4.
血心肌酶变化用于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MI)是近40年诊断学方面最重要的进展之一。近年资料表明,某些酶活力比值较相应的绝对值更具有诊断价值[1]。因此,作者利用临床常规检测的血心肌酶指标,观察50例AMI病人早期肌酸磷酸激酶与乳酸脱氢酶比值(CPK/L...  相似文献   
55.
目的 研究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伴房室传导阻滞 (AVB)与梗死相关动脉之间的关系。方法 将 5 7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分为房室传导阻滞组 (AVB组 ,2 7例 )和无房室传导阻滞组 (NAVB组 ,3 0例 ) ,研究两组间的梗死相关动脉 ,并分析两组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及优势型冠状动脉病变对AVB发生的影响。结果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的梗死相关动脉主要是右冠状动脉 ,下壁心肌梗死合并AVB与多支血管病变无关 ,但与优势型冠状动脉狭窄有关 ,并且优势型冠状动脉狭窄是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合并AVB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优势型冠状动脉狭窄是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合并AVB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6.
车琳  蒋金法等 《铁道医学》2001,29(3):159-160
目的 研究冠心病(CHD)患血脂特点,探讨血脂代谢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 选择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有1支以上主要冠状动脉狭窄程度≥50%的CHD患206例,并以同期、同年龄范围的主要冠状动脉狭窄程度<50%的疑似CHD患168例为对照组,对两组血脂代谢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CHD组的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明显高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于对照组,而胆固醇(TC)仅轻度高于对照组;(2)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的有价值的判别指标为LDL-C;(3)CHD组高TG占56.8%,高TG冠状动脉2支及3支血管病变占54.8%;而TG正常2支及3支血管病变为32.6%,提示高TG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要比正常TG高。结论 高TG、高LDL-C和低HDL-C是CHD的重要危险因素,其中LDL-C在致病方面意义更大;高TG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57.
Objective To compare coronary angiography(CAG) and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 findings in stenosis and culprit lesion morphology assessment in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patients with moderate stenosis(50%~70%).Methods 23 CAD patients with moderate stenosis(50%~70%) were enrolled in the study.These patients then underwent OCT analysis.CAG and OCT stenosis results were compared for conformity.OCT images of the culprit lesions were analyzed for more details about the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laques in relation with the clinical diagnosis.Results Evaluation of stenosis of coronary lesions by Quantitative Coronary Angiography(QCA) corresponds approximately with OCT analysis estimation:CAG stenosis was 57.26% ±5.05,whereas the same OCT stenosis analysis reached a value of 61.17%±11.36,(P=0.032).From OCT image analysis,the vulnerable plaque was detected more in the culprit lesions of patients with a clinical diagnosis of unstable angina,than in stable angina pectoris patients(61.5%vs10%;P=0.012).  相似文献   
58.
长链非编码RNA(lncRNAs)是指长度200个核苷酸的转录物,它可以干扰基因表达及各个阶段的信号转导。该文主要介绍小鼠和人类lncRNAs的表达情况,以及lncRNAs在心脏发育和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9.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应用雷帕霉素洗脱支架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对照研究方法,急诊介入治疗时将220例AMI患者分为金属裸支架组和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组,比较治疗1个月和6个月后两组间的死亡率、重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和6个月时靶血管重建术等情况。结果随访1个月和6个月后,两组总死亡率和MACE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裸支架组在6个月总死亡人数为3人,均为心源性死亡,死亡率为2.8%。药物支架组6个月总死亡人数为5人,死亡率为4.5%。然而,药物支架组再狭窄率比金属裸支架组明显降低(6.0%比16.1%,P〈0.05)。结论雷帕霉素药物支架应用于AMI病变是安全有效的,与裸支架相比其能明显降低术后再狭窄率和再次血运重建率。  相似文献   
60.
目的评价双导丝球囊在冠脉支架内再狭窄治疗中的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经造影复查70例患者的再狭窄>70%的82处病变,采用双导丝球囊对病变进行扩张,以定量冠状动脉造影(quantitative coronaryangiography,QCA)分析扩张效果并进行临床随访。结果全部82处再狭窄病变的双导丝球囊扩张成功率100%。经QCA分析,靶病变最小管腔直径(minimum lumen diameter,MLD)显著增加,从(0.76±0.52)mm增加到(2.64±0.41)mm(P<0.001),管腔直径狭窄百分比(diameter stenosis,DS)显著降低,由术前87.7%±8.4%到术后8.6%±6.9%(P<0.001)。并在临床随访期间无心血管事件发生。结论双钢丝球囊成型术对支架内再狭窄是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