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7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28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95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46篇
口腔科学   19篇
临床医学   160篇
内科学   77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220篇
预防医学   43篇
眼科学   38篇
药学   79篇
  3篇
中国医学   51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5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31.
杨玲  蒋莉 《药物与人》2014,(9):312-312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围绝经期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我所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围绝经期妇女取宫内节育器62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2组患者给予取宫内节育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包括就诊初期心理护理、术前心理护理、术后心理护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2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和干预后进行焦虑和抑郁程度的评定。观察2组患者对术中疼痛强度反应。结果:观察姐干预后焦虑、抑郁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观察组无痛、轻微不适及不适发生率为17.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9%。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改善囤绝经期妇女取宫内节育器的负性情绪。有助于减轻术中疼痛。  相似文献   
32.
目的 总结儿童急性非特异性脊髓炎的临床特点,分析影响疾病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收集2003年1月至2012年12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新诊为急性非特异性脊髓炎的75例患儿临床资料,总结疾病临床特点,在部分病例预后随访的基础上,对可能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采用SPSS 19.0软件行统计学分析,探讨疾病预后不良的相关因素.结果 本组患儿中,男37例,女38例,发病年龄有两个集中段,分别为1~4岁及9~13岁.75例(100.0%)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肢体瘫痪,以截瘫最多见(62.7%,47/75例);44例(59.0%)伴感觉功能异常,39例有确切的感觉平面;60例(80.0%)有二便功能障碍;38例(50.7%)伴根痛,7例(9.3%)病程中出现球麻痹症状,50例(66.7%)病初1周内伴发热.70例患儿行脊髓磁共振成像(MRI)检查,61例提示信号异常,均有T2相长信号改变.40例成功随访患儿中,预后良好者32例,预后不良者8例.与预后不良相关的因素有发生脊髓休克(P=0.001)、脊髓休克持续时间≥2周(P=0.015)、极期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9.25±0.89)比(14.03±2.87),P=0.000]、极期≥12 d(P =0.004)、疾病达峰时间≤24 h(P=0.029)、病初发热(P =0.029)以及女性(P=0.021).结论 急性非特异性脊髓炎以肢体瘫痪为主要表现,二便障碍较感觉异常发生率更高,部分患儿病程中可出现球麻痹表现,脊髓MRI检查常有T2相长信号改变.同时,临床工作中应早期识别本病的预后不良因素,以便对个体预后进行初步评估并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33.
目的 探讨儿童蘑症肌无力(MG)的临床特点.方法 收集2002年4月-2007年4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106例MG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对其实验室检查(包括病毒抗体、自身抗体检查,免疫功能、胸片或胸部CT、MRI、心电图及取复神经电刺激等)及胆碱酯酶抑制剂、糖皮质激素及大剂量丙种球蛋白等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MG患儿男49例,女57例,男女比例为1:1.16,均为汉族;病程3 d~11 a;发病年龄10个月~14.3岁[(4.74±3.32)岁],其中3岁以下婴幼儿占55.7%.新发初诊病例41例,不规则治疗或治疗后复发病例65例;起病时表现为眼肌型占84.0%,脑下型占2.8%,全身型占13.2%;发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者占54.7%,52例中41例免疫功能测定异常或自身抗体阳性,45例行心肌酶谱检A均升高,69例摄胸片、CT或MRI均见胸腺瘤,11例行重复神经电刺激检查7例表现异常;17例(16.0%)患儿单用吡啶新斯的明获得满意疗效,10例(9.4%)服用激素前先予IVIG.肌无力症状有所改善;经不规则治疗或治疗后复发者占61.3%,复发前治疗方法为单用胆碱酯酶抑制剂者37例(56.9%),胆碱酯酶抑制剂和肾上腺皮质激素联合者28例(43.1%),72例(67.9%)经激素治疗,结果满意;复发患儿的诱因主要为感染30例(46.2%),不规则用药22例(33.8%),停药加感染13例(20.0%).结论 儿童MG起病年龄早,易出现病情反复,需早期合用肾E腺皮质激素治疗.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9,24(10):774-776  相似文献   
34.
蒋莉 《儿科药学》2007,13(6):4-6
癫痫病人必须在神经专科医师指导下,进行规则、长期的抗癫痫药物(antiepileptiedrugs,ADEs)治疗,一般来说平均用药时间达2。4年。要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除要遵循抗癫痫药物治疗原则选药、对病人进行定期疗效评估外,还必须积极监测不良反应,提高病人对治疗的依从性。儿科常用ADEs的主要不良反应大家都较为熟悉,在此不再赘述,  相似文献   
35.
目的:观察骨碎补总黄酮对纤维肌痛综合征的治疗作用。方法:150例病人随机分为5组,分别给予美洛昔康(Ⅰ组)、美洛昔康加阿米替林(Ⅱ组),骨碎补总黄酮(Ⅲ组),骨碎补总黄酮加阿米替林(Ⅳ组),美洛昔康、骨碎补总黄酮、阿米替林3药联合(Ⅴ组),均治疗3 mo,记录各组治疗前和3 mo末的临床及实验室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3 mo末,共有142例病人完成试验。Ⅱ、Ⅲ、Ⅳ、Ⅴ组与治疗前及Ⅰ组比较,其抑郁评分、纤维肌痛影响因素问卷评分及压痛指数评分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或P<0.01);Ⅱ、Ⅲ、Ⅳ组之间抑郁评分、纤维肌痛影响因素问卷评分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Ⅴ组与Ⅱ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骨碎补总黄酮可以有效治疗纤维肌痛综合征,而不良反应较轻。  相似文献   
36.
目的评价在广州市社区人群中实施结核病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广州市越秀区抽取2个居委会,对社区居民实施1年的结核病健康教育。干预前后分别随机抽取700人进行问卷调查,通过比较干预前后居民的结核病知识知晓率和相关行为正确率,评价健康教育的效果。结果干预前后分别收回有效问卷627份和618份。干预后,居民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和相关行为正确率均有明显提高(P〈0.01),知识总知晓率和相关行为总正确率,分别由干预前的49.8%和74.7%,上升到干预后的69.7%和82.3%(P〈0.01)。结论开展社区居民结核病健康教育对提高居民结核病防治知识水平、促进其形成健康行为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7.
笔者多年来以针灸治疗为主,配合中药或维生素B12穴位注射,红外线灯照射等综合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72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8.
自1995年以来,笔者采用云南白药粉醋调外贴为主,配合针灸、口服六味地黄丸治疗跟骨骨刺56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56例均为我院门诊患者,男31例,女25例;年龄45岁~71岁;单侧38例,双侧18例;病程最短5d,最长6a。均经X线摄片证实为跟骨结节处骨刺形成。  相似文献   
39.
聘用护士作为军队医院的一个特殊群体,大部分属于军队非在编人员。临时雇佣性强。导致这支队伍稳定性差、流动无序。如何针对这一群体建立健全一套完整有效的人事管理制度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40.
广东省结防机构卫生人力资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目前广东省结防机构卫生人力资源现状,同时对卫生人力资源配置公平性进行评价。方法采用调查表对全省各级结防机构人力资源情况进行调查,使用洛伦茨曲线(Lorenz curve)和基尼系数(Ginicoefficient),从广东省地理分布和结核病人数量的角度,分析以结防机构卫生人力为代表的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性。结果全省拥有各类结防人员2335名,平均年龄(39.01±9.72)岁,从事结防工作年限(13.05±8.47)年;职称构成比高级∶中级∶初级为1∶2.67∶7.60;卫生人力资源按地理分布和结核病人数的Gini系数为0.09和0.194。结论广东省各级结防机构人员平均年龄偏大,学历偏低,初级职称人员较多,卫生人力资源配置在地理分布和结核病人数方面配置已达到较好公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