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55篇
内科学   5篇
特种医学   3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51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20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目的探讨肝结核的多层螺旋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收集14例经手术(5例)、穿刺活检(4例)或临床(5例)证实的肝结核患者CT资料,分析其CT表现,并与病理改变对照。结果14例肝结核可分为2种类型:①肝实质型12例。细分为4种亚型:粟粒型2例,增强扫描表现为点状稍低密度;结节型5例,平扫边界模糊,有2例环形强化,2例无强化,1例环形强化与无强化区混杂;脓肿型4例,平扫边界模糊,2例表现为云絮状淡薄强化,2例环形强化;纤维钙化型1例,钙化灶呈斑块状。②肝浆膜型2例,表现为肝包膜均匀性增厚或伴结节附着,呈轻微强化,肝包膜下局限积液。其他征象包括肝肿大和其他器官结核,如腹腔淋巴结、胰、脾、肾上腺、肠道及肺部可见结核病灶。结论螺旋CT对诊断肝结核有重要价值,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肝结核不同的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化妆品中有害香料化合物的GC—FTIR联用分析方法。方法:对香波、霜剂、乳液及口红等4类化妆品中香叶醇(geraniol)、香叶醛(α-柠檬醛,α-geranial)、橙花醛(β-柠檬醛,β-neral)、α-戊基肉桂醛(α-amylcinnamaldehyde)、肉桂醛(cinnamaldehyde)、羟基香茅醛(hydroxycitronellal)、肉桂醇(cinnamyl alcohol)、丁子香酚(eugenol)、异丁子香酚(isoeugenol)和香豆素(coumarin)等10种香料化合物进行分离提取,用GC/FTIR联用定性,采用附加基矢技术重建色谱图,将色谱图峰面积或红外吸收光谱图峰面积,与标准样品的工作曲线比较定量,得到目标化合物的含量。结果:方法的检出限达到0.01%,回收率为80%以上。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方法的检出限和灵敏度,可以达到化妆品中的香料含量临控的要求.为该类产品的质量监控提供了可靠的分析依据。  相似文献   
13.
新月鱼体表的类穴位结构及其类经络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月鱼是否存在类穴位与类经络结构.方法:将成年新月鱼放入30μM DiA水溶液中3小时,再放入自来水中20分钟,然后经10%乙醚水溶液麻醉,在荧光显微镜下用B-2A组合滤光镜观察荧光标记.结果:在显微镜下标记物呈亮圆点状,大多标记物单个分布,部分标记物成簇(2-5个/簇)分布,规律地分布于身体各部.标记物在头部的分布围绕眼眶呈环状分布,在眼周后、下3/4象限呈两条弧线排列,至前上1/4象限汇合称一条弧线;在躯体部,可观察到标记物从背部到腹部沿躯干纵轴形成六条线,分别位于鱼背侧起第2、4、6、7、8、9排鱼鳞上,每条线上标记物最多可达22簇,少则7簇,每簇标记物1-5个.标记物在尾部呈3-4条排列.结论:1)新月鱼存在类穴位与类经络结构.2)动物皮肤感觉器官并不是均匀地分布于全身,而是若干感觉器官聚集成簇,若干簇又有规律的沿躯体长轴排列成线,类似于传统经络与穴位.  相似文献   
14.
蒋瑾  陈楠 《医学科技》2000,(2):40-41
目的:分析与探讨甲状腺机能亢进性心脏病中X线表现与对诊断的意义。材料与方法:按俞氏诊断标准排队其它疾患的40例甲状腺机能亢进性心脏病,均在治疗前摄X线胸片,其中有28例治疗后即症状缓解与病情痊愈并摄胸片,分析X线表现并对数据做统计学处理。结果:X线胸片表现为肺血多、肺淤血、肺动脉段膨出、右下肺动脉增粗;心脏大和心型变化即右室、左室大,特别是左房大;两下肺纹理增粗增多,呈网格样改变内见斑点影、似融合样;膈肌低平,胸廓呈桶状,两肺呈轻度肺气肿样改变与甲心病病理改变有直接关系。结论:甲亢患者心肺X线表现与甲心病病理改变关系密切,正确认识X线表现对临床治疗特别对肺循环紊乱评价有意义。  相似文献   
15.
随着现代监测技术的发展以及各种穿刺导管的临床普及,深静脉穿刺和中心静脉插管已广泛应用到各类危重病人的监测、治疗和抢救中.深静脉穿刺主要途径有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股静脉和经外周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ICC).自2001年7月-2005年8月,我科行锁骨下静脉穿刺162例,股静脉穿刺58例,颈内静脉穿刺11例,PICC置管术10例.就三种不同置管方法利弊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患者 ,男 ,33岁 ,“左眼球突出”入院 ,自述 :左眼球呈逐渐性外突半年余 ,近期加重伴胀痛合并视力下降 ,并有左鼻腔阻塞感。查体 ;左眼球外突 ,颜面无畸形 ,病变区域表面皮温正常 ,无红肿。实验室检查均阴性。CT表现 :左侧筛窦内可见大小约 4cm× 2 8cm× 3 4cm混杂密度肿块 ,  相似文献   
17.
磁共振成像技术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RI临床应用新进展是所有放射影像领域(如多层螺旋CT、数字化平板DSA、X线数字摄影等)中最引人注目、最具前沿发展的新亮点,及解决MRI在临床与科研应用中困扰多年的难题,如伪影、心脏应用、分子影像发展和MRI治疗等;最新研制MRI机与其新功能中使MRI技术的发展终于回到其本质及临床与科研应用,其中如HDMR(High Deftnition MR)全新硬件平台等为临床应用提供了良好的施展空间与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十年内我院确诊而又摄胸片45例川畸病(MLCS)的胸部X线表现。分析X线表现与病理之间关系。认为川畸病在胸部改变有心脏增大,肺动脉段膨隆,双肺纹理增多,双肺斑点模糊影,肺炎、肺门增大与肺局限气肿。作者认为结合川畸病的特有病史,注意发病时间与表现,及时报告胸部改变,对提高临床诊断与治愈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肺出血-肾炎综合征影像学表现对临床诊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瑾  杨汉玖  李曼  王勇 《西部医学》2012,24(4):812-814
肺出血-肾炎综合征系内科危重急症,主要为循环中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或GBM抗体在肾脏或肺组织中沉积、导致肺出血与急性肾小球肾炎改变,该病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范畴。临床主要表现为肺出血合伴Ⅰ型急进性肾小球肾炎(RPGN),病情凶险、未经及时治疗的重型病例死亡率可高达96%。肺出血-肾炎综合征影像学改变与其病理相适应以肺组织为主,其次可发生胸膜、心脏改变等。影像学表现多种多样,可有渗出灶、增殖灶、甚至融合呈结节似肿块样改变,与病程发展有明显联系。影像学诊断肺出血-肾炎综合征有一定难度,但如认真分析影像学如X线胸片、CT征象变化、特别是注意对比多次影像学资料、观察分析征象变化规律等,可作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影响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成像质量的因素。方法对我院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病例210例的图像质量进行分级(1~4级)评估,并对造成冠脉成像质量下降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影响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成像质量的因素有多种,对不同心率组冠脉成像清晰度分析,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呼吸运动是冠脉成像质量下降的最主要的影响因素。结论双源CT冠脉成像清晰度基本不受心率影响,扫描过程中正确屏气是获取最佳图像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