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0篇
基础医学   32篇
临床医学   17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突变特异性扩增系统 (Amplifiedrefractorymutationsystem ,ARMS)法是用来检测葡萄糖 6 磷酸脱氢酶 (G6PD)基因已知点突变的简便、快速、准确的方法[1 ,2 ] 。杜传书等发现的中国人中的 6种点突变中 ,占比例较高的G1388A ( 2 7.8%)、G1376T( 2 5 .0 %) [3 ] 及A95G[4] 的ARMS方法已经建立[1 ,2 ] ,而占比例较低的C10 2 4T( 5 .6 %)的ARMS方法还未建立 ,G392T( 8.3%)的ARMS方法虽已建立 ,但未经测序证实。我们建立了这两种方法 ,并经测序证实 ,现报道如下。病例和方法1 病…  相似文献   
12.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基因G487A突变型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鉴定中国白族和傣族人群中的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G487A 基因突变型,为少数民族G6PD缺乏症的防治提供理论指导;为研究分子进化、民族起源及迁移提供遗传学资料。方法 对云南白族、傣族、汉族及广西汉族的G6PD缺乏症患者进行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分析(PCRRE) ,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 及DNA序列分析。结果 首次在白族及傣族人群中发现G6PDG487A基因突变型。66 例白族患者中发现6 例,52 例傣族患者中发现1 例G487A 突变;检查46 例广西汉族患者未发现该突变。G6PDG487A基因突变型的个体在无诱因作用时,其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计数及网织红细胞计数基本正常。结论 G6PDG487A 基因突变型多属G6PD 缺乏症临床Ⅲ型;该突变型是汉族、白族和傣族共同具有的基因突变型。提示:中华民族可能同源  相似文献   
13.
G6PD缺乏患者红细胞膜ATP酶活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采用低渗溶血,高速旋离沉淀法制得人红细胞膜制剂,再利用酶学比色法测定了11例正常人和11例G6PD缺乏者红细胞膜Na~ -K~ ATP酶及Ca~(2 )-Mg~(2 )ATP酶活性。结果发现G6PD缺乏时红胞细膜Ca~(2 )-Mg~(2 ) ATP酶及Na~ -K~ ATP酶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哇巴因抑制率下降49.4%。这些异常可能导致患者红细胞膜结构及红细胞的生理功能受损。  相似文献   
14.
15.
16.
甲型血友病是最常见的遗传性出血性疾病,受到了国内外研究者们的极大关注.由于此病尚无彻底根治方法,所以基因诊断及产前诊断显得尤为重要.基因诊断可分为直接基因诊断及间接连锁分析的方法;产前诊断的手段也在近年飞速发展.本文就直接基因诊断、间接连锁分析及产前诊断新技术这几方面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葡萄糖 6 磷酸脱氢酶 (G6PD)基因cDNA1311C→T复合 11内含子 93T→C的突变与G6PD缺乏的关系。方法 运用硝基四氮唑蓝纸片法筛查G6PD患者 ,以定量法确诊 ,运用PCR SSCP筛查 11外显子异常的标本 ,以突变特异性扩增系统 (ARMS)法鉴定 1311C→T突变 ,DNA直接测序 1311突变标本的 11外显子和 11内含子。结果 在 12例 1311突变的标本中 ,在 11内含子的93位均发现有T→C突变。结论 cDNA1311C→T突变同时合并 11内含子的 93位T→C突变可能是G6PD缺乏患者酶活性降低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反向点杂交法在β-地中海贫血基因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应用反向点杂交法(RDB)对样本进行β-地中海贫血基因诊断,评价反向点杂交法对β-地中海贫血基因的诊断效能。方法使用反向点杂交法对1294例疑似地中海贫血病例(材料包括外周血、羊水和脐带血)进行β-地贫基因诊断,并对其中10例进行测序;对其中890例与血液学试验指标进行比较。结果用RDB方法,1294例样品中有558例β地中海贫血。在558例基因诊断阳性病例中共发现了21种突变,涉及到14个突变位点。前6位的突变位点从高到低依次排列为CD41-42(41.2%)、IVS-2-654(25.6%)、TATAbox-28(13.8%)、CD17(7.2%)、CD26(2.0%),CD71-72(1.4%)。与RDB比较,将临界值定为MCV≤80fL或MCH≤26Pg,脆性≤60%,HbA2﹥3.8%,则敏感度分别为98.49%,89.17%,95.47%;特异性为68.97%,72.82%,77.08%。结论与血液学方法比较,RDB具有快速、准确的优点,适用于普通人群的β-地中海贫血分子检测和产前诊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基因eDNA1311C→T复合11内含子93T→C的突变与G6PD缺乏的关系。方法 运用硝基四氮唑蓝纸片法筛查G6PD患,以定量法确诊,运用PCR-SSCP筛查11外显子异常的标本,以突变特异性扩增系统(ARMS)法鉴定1311C→T突变,DNA直接测序1311突变标本的11外显子和11内含子。结果 在12例1311突变的标本中,在11内含子的93位均发现有T→C突变。结论 eDNA1311C→T突变同时合并11内含子的93位T→C突变可能是G6PD缺乏患酶活性降低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一疑似成骨不全Ⅳ型或其他类型的患儿实施基因诊断,以揭示患儿发病及频繁骨折的内在原因,为今后实施对症治疗和产前基因诊断创造必要的前提条件。方法对经症状、体征观察和X线检查初诊为成骨不全Ⅳ型或其他类型的患儿,在抽取外周血制备DNA模板后,采用PCR、DNA直接测序法,对患儿的COL1A1基因进行突变检测,然后对所发现的突变进行分析和鉴定。结果在COL1A1基因的编码区内发现一典型的错义突变(c.823G>C1/p.G275R),经查HGMD数据库证实为成骨不全Ⅳ型的致病性突变。结论先证者为一罕见的成骨不全Ⅳ型患儿,所发现的p.G275R突变为中国人群首次报道的病理性突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