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5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目的 探讨非脱垂子宫经阴道和经腹切除两种手术方法临床疗效的优缺点.方法 回顾性对比分析非脱垂子宫经阴道切除术(216例)和开腹子宫切除术(230例)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结果 经阴道切除组(TVH组)与开腹组(TAH组)比较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VH组患者住院天数,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下床活动时间均较经腹组更短更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非脱垂子宫经阴道切除符合微创手术原则,具有对病人损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的优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白藜芦醇联合γ射线对宫颈癌Hela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并对其可能机制进行初步探究。方法 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白藜芦醇溶液 ±γ射线照射后细胞群体增殖;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流式细胞术和Annexin V-FITC/PI双染检测细胞凋亡;蛋白印迹法检测PI3K、Akt、p-Akt、mTOR、p-mTOR蛋白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白藜芦醇组 ±γ射线照射均能抑制细胞增殖、迁移、侵袭能力,并促进细胞凋亡,且联合的效果更加明显。与对照组相比,白藜芦醇和γ射线均能降低细胞中Bcl-2、PI3K、p-Akt、p-mTOR蛋白表达,使Bax蛋白表达上调,但Akt、mTOR蛋白未发生明显改变。结论 白藜芦醇联合γ射线能够明显抑制Hela细胞增殖、迁移、侵袭能力并促进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抑制作用及下游相关蛋白的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估腹腔镜下子宫动脉上行支阻断术辅助下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124例子宫肌瘤患者,其中观察组63例在行子宫肌瘤剔除前先行子宫动脉上行支阻断,然后行子宫肌瘤挖出术,对照组61例仅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64.20±22.78)mL,对照组为(95.52±25.82)mL;观察组手术时间为(55.08±10.65)min,对照组为(62.70±12.58)min,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早于对照组(P<0.001);术后住院时间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发热病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腹痛的病例高于观察组(P<0.05).术后随访两组月经改善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动脉上行支阻断可减少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时的手术出血量,术后恢复快,且不增加手术并发症,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子宫动脉上行支阻断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子宫动脉上行支阻断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05年1月~2006年6月在我院住院,要求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排除宫颈肌瘤、阔韧带肌瘤及黏膜下子宫肌瘤)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在行子宫肌瘤剔除前先行子宫动脉上行支阻断,对照组直接行子宫肌瘤剔除术.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如术后排气时间、切口愈合情况、住院时间等),门诊随访观察子宫肌瘤复发及月经改善情况.结果 60例患者均在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无中转开腹.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手术时间和术后排气时间,观察组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住院日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均无切口愈合不良发生(0/60).观察组术后月经过多改善率为100%(26/26),而对照组则为80%(16/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动脉上行支阻断可明显减少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时的手术出血量,术后恢复快,症状改善率高,且不增加手术并发症,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估腹腔镜下子宫动脉上行支阻断术辅助下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的124例子宫肌瘤患者,其中63例(A组)行子宫肌瘤剔除前先行子宫动脉上行支阻断,61例(B组)仅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结果两组随访36~48个月,所有患者均于术后2月内恢复月经来潮,A组第一次月经来潮时间晚于B组(P〈0.05)。A组复发率(1.6%)th于B组(13.1%)(P〈0.05)。A组术后2月E:水平较术前下降及FSH水平较术前升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术后6月、术后1年及术后2年与术前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A组术后2月R水平低于B组(P〈0.05),但术后6月、术后1年及术后2年的E2、FSH和LH水平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动脉上行支阻断术辅助下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对卵巢功能短期内可能有影响,但是一般可以恢复。  相似文献   
16.
86例前盆底悬吊术及阴道后壁桥式缝合术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馨  蒋本贵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32):151-152,160
目的探讨86例前盆底悬吊术及阴道后壁桥式缝合术的疗效及并发症的处理。方法选取2006年1月~2008年12月在浙江省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妇产科行前盆底重建术及阴道后壁桥式缝合术86例(其中28例合并压力性尿失禁同时行尿道中段悬吊术)的资料统计,分析其临床效果及并发症的处理情况。结果86例行前盆底悬吊术及阴道后壁桥式缝合术患者,15例同时行阴式子宫全切术,15例患者术中出血量大于300mL。术中无膀胱损伤、直肠损伤等并发症。术后2个月首次随访率78%,按照子宫脱垂I度以下标准治愈率达100%。远期不定期随访62例,随访率72%,1例阴道后壁脱垂Ⅲ度患者术后3个月出现阴道后壁膨出Ⅲ度再次入院行后盆底重建,2例(1.0%)出现移植物侵蚀,1例出现阴道紧缩感。3例出现压力性尿失禁,其中1例术后4个月再次人院行尿道中段悬吊术,2例术后6个月再次随访后好转。结论前盆底悬吊术及阴道后壁桥式缝合术治疗盆腔脏器脱垂近期效果显著,远期效果尚有待进一步随访。术后有一定的并发症,选择手术方式时应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肉训练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寻找较好的保守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方法.方法 选择65例轻、中度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患者,使用生物反馈治疗仪进行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每次30 min,隔天1次,10次为1个疗程,治疗4个疗程,同时联合盆底肌肉训练,疗程结束随访3个月.结果 治愈39例(60%),有效23例(35.4%),无效3例(4.6%),有效率达95.4%.结论 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肉训练治疗轻、中度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是一种简便、有效的保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细胞体外诱导后在异体小肠黏膜下层的生长情况,并比较其在组织工程SIS吊带和聚丙烯吊带修复重建压力性尿失禁(SUI)动物模型中的作用。方法实验采用32只正常成年雌性SD大鼠为研究对象,随机选取8只为对照组,其余为造模组。造模组大鼠行双侧坐骨神经近端横断术(PSNT)后,将其分为三组各8只:A组无吊带放置;B组(PPM组)行放置聚丙烯吊带;C组(SIS组)放置组织工程SIS吊带。造模14 d后,测定对照组和造模A、B、C三组大鼠的漏尿点压(leak point pressure,LPP),证实造模成功。术后14 d和28 d进行LPP测定,并显微镜下观察术后尿道周围组织结构变化。结果 PSNT术后14 d和28 d,PPM组和SIS组漏尿点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造模空白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PM组和SIS组的最大膀胱容量与对照组和造模空白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组织工程SIS吊带和聚丙烯吊带治疗大鼠压力性尿失禁均安全、有效,可作为治疗女性SUI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宫内宫外同时妊娠1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宫内宫外同时妊娠(HP)是宫内妊娠与异位妊娠同时存在的一种病理妊娠性疾病。Duverney在1708年初次报道了该病,此后至本世纪80年代以前,该病均极罕见,80年代后期,随着性传播疾病的增加、辅助生育技术的迅速发展,包括促排卵药物的应用以及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术的开展,HP的发生率明显增加。因该病早期无特异性的临床表现,临床医师对本病的认识不足,常延误治疗时机,直接影响本病的预后。笔者2002年4月-2006年4月共收治10例HP患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CSP)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2012年1-12月收治的112例接受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的子宫瘢痕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2例患者入院前均经阴道超声检查,101例明确诊断,11例怀疑为CSP;94例患者治疗前行核磁共振成像检查以明确子宫瘢痕肌层厚度、孕囊大小.所有患者均成功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术中双侧子宫动脉灌注甲氨蝶呤50~100 mg,术后95例患者在B超引导下行清宫术,17例患者在宫腔镜下行妊娠物清除术,手术顺利,术后痊愈,随访均无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 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可保留患者生育功能,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