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目的探讨不同术式的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在临床的治疗效果。方法我院从2012年1月起至2014年12月收治的150例甲状腺疾病中,根据随机分组原则分为两组,每组75人,依据不同手术方式分为传统组与改良组,分别进行传统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切除甲状腺上极)与改良甲状腺次全切除术(保留甲状腺上极),并给予两组患者同等的基础辅助治疗,对比两组不同术式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以及住院时间得出结论。结果传统组平均用时(84.20±7.11)分钟,改良组平均用时(70.51±6.93)分钟,两组比较,P<0.01,两组差别显著,改良组平均用时要少于传统组。传统组75例手术中术后出现感染3人,低钙导致的抽搐13人,喉头水肿18人,声音嘶哑5人,改良组75例手术中术后出现感染0人,低钙导致的抽搐2人,喉头水肿9人,声音嘶哑2人,改良组各项并发症发生例数都比传统组优越,且P<0.05,具有比较意义。传统组平均住院时间为(6.71±0.61)天,改良组为(5.12±0.55)天,两组比较P<0.05,传统组住院时间更短。结论改良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比传统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更加安全可靠,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使得住院时间缩短。  相似文献   
12.
蒋晓松  张钰 《四川医学》1995,16(6):391-391
氧氟沙星治疗伤寒26例疗效观察江津市人民医院(632260)蒋晓松凉山彝族自治州第二人民医院张钰华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冯萍现将1990年4月至1994年6月经氧氟沙星治疗的住院伤寒患者26例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一、一般资料26例中男17例,女9例。...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八珍汤联合瑞能对结肠肿瘤术后免疫学指标及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将结肠癌术后符合纳入标准的化疗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予于化疗前一天开始服用瑞能,同时给予生理盐水口服,直至疗程结束(21天);实验组于化疗前一天开始服用瑞能,并服用八珍汤,直至疗程结束(21天),观察比较患者一般情况及化疗药物毒副反应、营养及生化指标、免疫监测水平等情况。结果:化疗后7、21天,实验组Hb、Alb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7、21天,实验组免疫球蛋白IgG、IgA、IgM较对照组升高,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较对照组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21天,实验组淋巴细胞分类CD3+、CD4+、CD8+水平较对照组升高,CD4~+/CD8~+水平较对照组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肝肾功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八珍汤联合瑞能可改善结肠癌术后化疗患者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4.
因胸或胸腹部创伤致膈肌破裂、腹腔脏器进入胸腔称为创伤性膈疝,本病是一种易被延误诊断的疾病。1995年1月~2000年5月共收治10例,现报道并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15.
我科自2003年6月至2004年12月启动了临床路径的临床试点工作,对输尿管结石输尿管镜弹道碎石术实行临床路径管理,现对其实施效果进行分析,总结其成功的经验,以便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蔡德珺  王唐恩  蒋晓松 《新中医》2015,47(10):169-170
目的:观察加味附子理中汤减轻中晚期直肠癌化疗后引起的骨髓抑制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直肠癌需要化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为单纯化疗组,试验组为化疗结合加味附子理中汤组,2组治疗过程中观察患者骨髓抑制的发生情况。结果:化疗前第1天,2组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第10天,2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均有不同程度降低,但对照组降低幅度更明显,2组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有1例患者因出现药物过敏反应退出本研究。结论:加味附子理中汤在化疗前后口服能够减轻中晚期直肠癌患者化疗后的引起的骨髓抑制,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结直肠癌病人围手术期应用短肽制剂(百普素),观察其辅助手术前肠道准备的效果、相关营养指标的变化以及对肠功能和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结直肠癌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n=30)和对照组(n=30)。实验组于术前3天直至术后第7天给予肠内短肽制剂-百普素营养支持,对照组入院后给于采用传统的清洁灌肠方法,临床治疗和营养支持按常规处理(术前常规膳食,术后PN营养支持)。两组病人分别于术前1d、术后第1、3、7天分别检测白蛋白、球蛋白、免疫球蛋白(IgG、IgA、IgM)、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IM^+/CD8^+)水平,观察两组病人术中肠粘膜及肠道清洁情况、术后营养状况、免疫功能以及感染性并发症和住院时间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术中肠粘膜状况、肠道清洁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两组病人各项营养指标、免疫指标水平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但实验组下降幅度低于对照组下降幅度(P〈0.01),实验组术后第7天免疫球蛋白IgG、IgA、IgM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P〈0.01);术后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术后平均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缩短(P〈0.01)。结论结直肠癌围手术期应用短肽制剂百普素,更有利于病人营养状况和术后免疫功能的恢复以及预后改善,是结直肠癌病人围手术期的营养支持较佳的选择。  相似文献   
18.
甘利欣治疗慢性乙型肝炎5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病人共80例,均选自我院传染科1995年7月~1997年12月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病人,诊断及分型符合1990年上海全国病毒性肝炎防治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男72例,女8例;年龄9~52岁;病程均在1年以上,随机分为甘利欣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中男45例,女5例,年龄9~50岁,病程1~13年,ALT80~200U/L。对照组中男27例,女3例;年龄11~52岁;病程1~9年,ALT 90~200U/L。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程及病型方面均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在新西兰大白兔梗阻性肾病的动物模型上解除梗阻后,红花注射液对促进肾功能恢复的机制。方法:将5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假手术组20只、模型组20只、治疗组10只。先建立梗阻性肾病新西兰大白兔动物模型,梗阻成功后,普通喂养4周,再次手术解除梗阻,治疗组向腹腔注射红花注射液,假手术组、模型组向腹腔注射生理盐水,2周后处死全部新西兰大白兔,提取肾组织行病理检查。检测血肌酐及尿素氮评价肾功能,评估药物的疗效,分析药物可能的作用机制及作用途径。结果:新西兰大白兔双侧输尿管梗阻后,肾功能明显减退,肾间质纤维化增加;运用红花注射液治疗后,肾功能显著改善,肾间质纤维化延缓。结论:红花注射液对新西兰大白兔梗阻性所致的肾功能损害解除梗阻后肾功能的恢复具有显著的保护及促进作用,该作用可能与红花其具有抗纤维化的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食管癌术后病人应用肠内免疫营养制剂观察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方法:将60例食管癌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n=30)和对照组(n=30).试验组于术后第2天开始给予肠内免疫营养制剂(瑞能)至术后第7天;对照组术后给予全肠外营养.两组病人分别于术前1d、术后第2和第7天分别检测血清清蛋白(ALB)、前清蛋白(PA)、免疫球蛋白(IgG、IgA、IgM)、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水平.同时观察两组病人胃肠功能恢复情况、肝功能和术后感染性并发症的差异.结果:试验组病人术后胃肠功能和肝功能恢复得更早,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病人PA、IgG、IgA、CD3+、CD4+等营养和免疫指标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食管癌病人术后应用肠内免疫营养制剂能促进胃肠道功能尽早恢复,改善病人术后的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