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8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17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41篇
临床医学   69篇
内科学   30篇
皮肤病学   9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71篇
外科学   27篇
综合类   90篇
预防医学   43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31篇
  1篇
中国医学   58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11.
目的:探讨131I-MIBG SPECT/CT同机断层融合显像与全身平面显像两种方法对诊断嗜铬细胞瘤的价值.方法:对34例临床拟诊为高血压查因或嗜铬细胞瘤待排的患者行上述两种方法进行检查.先进行全身平面显像,再进行SPECT/CT同机断层融合显像.所得影像资料均由2位有经验的核医学医师共同阅片.结果:全身平面显像对嗜铬细胞瘤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度分别为82.4%,94.1%, 93.3%,84.2%,88.2%.SPECT/CT同机断层融合显像对嗜铬细胞瘤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度分别为100%、88.2%、89.5%、100%、94.1%.后者诊断嗜铬细胞瘤较前者有更高的准确度,特别是灵敏度及阴性预测值有明显提高.结论:SPECT/CT同机融合显像提高了定性诊断嗜铬细胞瘤的准确度,对较小病灶的发现较平面显像明显提高;并对异位嗜铬细胞瘤的定位和恶性嗜铬细胞瘤转移灶的寻找均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12.
为深入研究低温对肝门区域组织及Glisson管道的影响。将16只小猪随机分为2组,用冷冻头对实验组第一肝门部进行3min的深低温冷冻,对照组仅阻断肝门3min。术后通过血清学、核素扫描、彩色多谱勒和病理学等反映肝 组织及管道系统变化。结果显示,动物肝门部的胆管系统在冷冻后出现严重损伤,表现为 进行性、不可逆的胆管坏死、狭窄、胆瘘及化脓性胆管炎等并发症,肝门部较大坏死物质也会对门静脉造成 压迫。提示如对第一肝门部进行直接深低温冷冻,应注意保护胆管系统。  相似文献   
113.
两种131I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剂量估算方法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31I治疗以其简单、方便、经济、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等优点已逐渐成为Graves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首选的治疗方法。然而,目前在治疗方案的最佳化方面仍存在较大的争议。笔者用2种方法对本科接受治疗的患者服131I剂量进行计算,并进行对比研究,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4.
115.
116.
脑外伤后综合征rCBF显像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局部脑血流(rCBF)显像对脑外伤后综合症(PTS)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4例正常对照和68例PTS患者同期进行rCBF显像和CT检查,比较二者的诊断效能,探讨PTS的发病机理.结果:(1)PTS的病理生理基础主要是脑实质多发性弥漫性损害,心理因素仅起次要作用.(2)rCBF显像诊断PTS灵敏度(80.9%),明显高于CT(13.2%)(P<0.01).(3)rCBF显像阳性性率在原发脑外伤类型(脑震荡、脑挫裂伤、脑血肿)之间、脑外伤程度(轻、中、重)之间以及病程为3~6月、7~12月、>12月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PTS的主要病理生理基础是脑实质的多发性弥漫性损害,rCBF显像对PS的诊断效能优于CT,rCBF显像阳性率与脑外伤的类型、程度和病程无关.  相似文献   
117.
持续质量改进在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宁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21):92-92,110
持续质量改进是质量管理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原则,是新时期医院质量管理发展的重点。本文主要对持续质量改进在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8.
目的 对^131I治疗Graves’病的远期疗效和晚期永久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甲低)发生率进行分析。方法 对我科行^131I治疗的62例Graves’病患者进行了随访,随访时间均超过10年。结果 62例Graves’病甲亢患者经10年以上随访,证实^131I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7%,晚期永久性甲低发生率为12.9%。结论 只要病例选择合理、治疗剂量得当,坚持个体化治疗方案,加强服^131I治疗后的随访跟踪,完全可以将^131I治疗所引发的晚期永久性甲低发生率控制在较理想的、可以接受的水平。  相似文献   
119.
目的对项目中实施的性病(STD)防治措施进行效果评价,为进一步制定性病控制规划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定性研究的方法,设计定性研究提纲,在重大专项干预点选择卫生行政部门领导、项目执行医务人员和目标人群进行访谈调查,整理并分析访谈的资料。结果项目采取的多项性病防治措施得到了当地卫生主管部门领导、防治工作人员的积极响应,也得到了目标人群的认可。而免费的性病诊疗措施未能得到医疗机构的积极响应,虽然此项措施在国外许多发达国家广泛开展,但在中国的可行性还有待于进一步商榷。结论与艾滋病防治工作紧密结合,大力开展性病预防的宣传,在医疗机构推广性病的规范服务,开展针对高危人群的性病(梅毒)的筛查,是目前较为可行且有效的性病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20.
目的 在体外贴壁诱导E14小鼠胚胎干细胞分化为甲状腺细胞的基础上,不改变诱导因子,探索鼠尾胶原三维结构体外诱导胚胎干细胞分化为甲状腺细胞的可行性。方法 E14小鼠胚胎干细胞半固体培养基悬浮培养6d生成拟胚体,随后在鼠尾胶原三维结构中继续诱导分化11d,全程添加诱导因子促甲状腺素及胰岛素,第14天时开始添加碘化钾。结果 拟胚体在鼠尾胶原上生长状态良好,分化细胞贴壁后逐渐陷入鼠尾胶原;电镜下诱导细胞高尔基体、内质网丰富,部分诱导细胞胞质内见不典型分泌颗粒,与人成体甲状腺细胞超微结构类似。结论 胚胎干细胞在鼠尾胶原三维结构中可以分化为甲状腺类似细胞,并具备合成、分泌的功能;三维结构为体外诱导胚胎干细胞分化为甲状腺细胞提供了新的方法。 [关键词] 胶原; 胚胎; 干细胞 ;细胞分化; 甲状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