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6篇
儿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24篇
皮肤病学   2篇
外科学   85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 ROC曲线分析探讨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SAD)、总PSA(tPSA)和游离PSA/总PSA(fPSA/tPSA)3者在PSA灰区前列腺癌(PCa)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同顾性分析tPSA在4~10ng/ml之间的前列腺增生(BPH)患者75例和前列腺癌患者31例.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tPSA和fPSA,经直肠超声(TRUS)测定前列腺体积,计算fPSA/tPSA和PSAD.比较BPH组和PCa组间tPSA、PSAD和fPSA/tPSA各指标的差异,分析各指标在ROC曲线卜的面积、各指标的诊断特异性及敏感性.结果 PCa组与BPH组tPS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a组fPSA/tPSA比值较BPH组降低(P<0.01),PSAD值较BPH组升高(P<0.05).ROC曲线下的面积从大到小为fPSA/tPSA>PSAD>tPSA.在诊断敏感性相同的情况下,fPSA/tPSA比值诊断特异性高于PSAD的诊断特异性.当fPSA/tPSA临界值取0.16时,诊断前列腺癌的灵敏度和特异性为67.7%和79.7%,PSAD临界值取0.12时,其灵敏度和特异性为61.3%和62.7%.结论 当tPSA在诊断灰区时,PSAD和fPSA/tPSA可以提高前列腺癌的诊断特异性和敏感性,fPSA/tPSA较PSAD有更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2.
OSCE在七年制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我院利用OSCE原则进行七年制外科临床教学改革的实践,总结了应用OSCE临床教学新方法的经验和体会,旨在提高医学生的临床能力,提高外科临床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合并膀胱出口梗阻的晚期前列腺癌的治疗方法。方法应用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联合全雄激素阻断治疗对32例晚期前列腺癌病人进行治疗。结果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中失血少,无一例输血,术后有少数患者出现尿频和急迫性尿失禁,但未出现尿潴留。术后24周,32例患者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最大尿流率,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值较术前明显改善。结论对晚期前列腺癌病人行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结合全雄激素阻断治疗,能有效缓解晚期前列腺癌所致的尿路梗阻等并发症,能显著改善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4.
目的:为探讨复杂性尿道下裂手术疗效。方法:对近5年间收治的复杂性尿道下裂29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全部病例再次手术,术式为带蒂包皮或阴茎皮管转移尿道成形,原位阴茎阴囊皮管尿道成形,阴囊皮管和包皮皮管转移联合形成尿道等术式重建尿道,结果:除1例经原位阴茎皮管尿道成形术后遗留2个尿瘘外,余28例均获成功,成功率96.5%,结论:术前仔细评估,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是获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45.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后大出血的介入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后大出血的原因,总结介入治疗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8月~2007年1月862例MPCNL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发生大出血5例,行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止血,均取得满意疗效。结果MPCNL术后大出血的发生率为0.58%(5/862),其中4例行1次介入栓塞后成功止血,1例行2次介入栓塞后止血。结论介入栓塞治疗是MPCNL术后大出血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46.
三种经尿道手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杨杰  蒋先镇  郑鸣 《医学临床研究》2006,23(11):1725-1728
目的评价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经尿道前列腺电气化术(TUVP)和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气化电切术(PKRP)治疗前列腺增生症(BPH)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TURP、TUVP、PKRP治疗172例BPH患者的疗效、并发症、住院费用、主要手术成本等。结果三种术式患者手术前后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最大尿流率(Qmax)均得到显著改善(P<0.01),三组之间相比差异无显著性;三种术式的置管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相似;TURP组住院期间失血量最多;而手术时间最短,住院费和手术主要成本最低。结论三种腔道手术都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有效方法,其疗效相似;TUVP或PKRP更适合初学者;考虑成本和住院费因素,TURP仍是三种BPH腔内手术治疗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47.
人睾丸特异表达基因TDRG1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构建原核质粒表达TDRG1重组蛋白,制备其单克隆抗体(mAb)并鉴定其生物学特性。方法: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从成人睾丸组织中扩增TDRG1编码序列,将其克隆到pET21原核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BL21(DE3)内进行诱导表达TDRG1重组蛋白。以纯化后的重组蛋白免疫BALB/C小鼠,利用杂交瘤细胞融合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mAb)。ELISA法检测杂交瘤细胞分泌mAb的效价和类型,Western 印迹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鉴定mAb的特异性。 结果:成功构建了pET21/TDRG1原核表达质粒并获得纯度较高的重组蛋白。筛选出2株能稳定分泌抗TDRG1的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系,其效价比高达1∶1.6×106,免疫球蛋白类型均为IgG1类。Western 印迹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该mAb能特异结合成人睾丸组织中的TDRG1蛋白。结论:所获得的重组TDRG1蛋白纯度高,免疫抗原性强,并成功制备了抗TDRG1的单克隆抗体。  相似文献   
48.
目的 评价原位尿道板卷(Duplay)加带蒂包皮皮管(Duckett)治疗重度下弯尿道下裂的临床效果.方法 1995年至2008年间笔者采用原位近端尿道板卷管加横向带蒂包皮皮管(Duplay+Duckett术式)治疗阴囊型和会阴型重度尿道下裂63例.结果 发生尿瘘5例,原位阴囊皮管与横向带蒂包皮皮管吻合口狭窄1例,总并发症发生率9.5%,成功率达90.5%.结论 对重度阴茎下弯畸形和近端尿道下裂,Duplay联合Duckett术式疗效肯定,可作为一期手术治疗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49.
目的 探讨80岁以上高龄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经尿道手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年12月至2009年10月间采用经尿道手术治疗高龄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63例80岁以上患者均顺利完成经尿道手术,术中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平均手术时间53min,切除前列腺组织平均51g,术中5例输血300ml,3例术中发生轻度电切综合征,均安全地度过围手术期.其中的53例患者随访1~62月,IPSS评分较术前平均下降17.5分,QOL平均下降3.6分,Qmax平均增加9.2ml/s,残余尿量平均下降75.3ml.结论 高龄BPH患者,只要加强围手术期的处理,经尿道手术仍是一种安全可行、出血少、并发症少、恢复快、疗效明显的一种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50.
原发性梗阻性巨输尿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1982~1991年间收治原发性梗阻性巨输尿管23例。儿童17例,成人6例。按1976年美国费城小儿泌尿会议分类原则,本组病例包括输尿管末端闭锁、输尿管异位开口和无动力性输尿管。外科治疗24侧巨输尿管,其中肾、输尿管切除5侧,输尿管再植19侧。9侧输尿管末端切除后病检发现炎性反应,纤维及胶原组织增多,肌纤维减少,未见到副交感神经细胞。随访18例输尿管再植患者,4例失访,14例良好,其中10例复查IVU和VCUG,9例输尿管显著缩小,肾功能改善,1例无变化,无膀胱输尿管返流。结合文献复习,对分类、病理,诊断和治疗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