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综合类   6篇
  2012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1 病例报告患者女,59岁,颞部出现暗红色硬性斑块2 年;2 年前无明显诱因右侧颞部起一红色丘疹,微痒,未在意,后逐渐增大、变硬,并向外扩大,颜色呈暗红色,边缘隆起,中央微凹陷,无压痛,曾自行外用肤轻松软膏未见效;半月前,又于右侧肩胛发现一蚕豆大小暗红色硬性斑块,无不适感,遂来我院就诊。其发病以来无发热、口干、多饮、多食、消瘦及脱发症状,既往无糖尿病、结核和梅毒病史,家族中无糖尿病史及类似疾患。查体:系统检查无异常;皮肤科检查:右侧颞部可见1个5 cm×3.5 cm类圆形暗红色斑疹,界清,边缘由暗红色结节紧密排列呈环状隆起,表面覆有淡黄…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3种雾化吸入方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人动脉血气分析及临床症状的影响.方法 将90例COPD病人分为3组,每组30例,用相同剂量的异丙托溴铵,分别采用空气压缩(A组)、高流量氧气(B组)及低流量氧气(C组)雾化吸入,雾化吸入前后分别采集动脉血气分析,同时观察病人临床症状的变化.结果 3组雾化吸入前后比较,pH及PaCO2无显著性差异(P>0.05).PaO2及SaO2A组显著降低(P<0.01),而B、C组显著升高(P<0.01).临床症状加重的病人数A组多于B组(P<0.05),A组显著多于C组(P<0.01).结论 氧气雾化优于空气压缩雾化,而低流量氧气雾化优于高流量氧气雾化,是COPD病人安全的雾化吸入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3种雾化吸入方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人动脉血气分析及临床症状的影响。方法 将90例COPD病人分为3组,每组30例,用相同剂量的异丙托溴铵,分别采用空气压缩(A组)、高流量氧气(B组)及低流量氧气(C组)雾化吸入,雾化吸入前后分别采集动脉血气分析,同时观察病人临床症状的变化。结果 3组雾化吸入前后比较,pH及PaCO2无显著性差异(P〉0.05)。PaO2及SaO2A组显著降低(P〈0.01),而B、C组显著升高(P〈0.01)。临床症状加重的病人数A组多于B组(P〈0.05),A组显著多于C组(P〈0.01)。结论 氧气雾化优于空气压缩雾化,而低流量氧气雾化优于高流量氧气雾化,是COPD病人安全的雾化吸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