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比较芬太尼、吗啡分别联合罗哌卡因用于术后硬膜外镇痛的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方法:择期肿瘤手术患者150例随机分为Ⅰ组、Ⅱ组、Ⅲ组各50例。Ⅰ组给予吗啡60—80μg/mL复合0.125%罗哌卡因100mL硬外镇痛;Ⅱ组给予芬太尼5-6μg/mL复合0.125%罗哌卡因100mL硬外镇痛;Ⅲ组单纯给予芬太尼20μg/kg静脉镇痛。比较三组术后不同时点VAS评分、Ramsay评分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VAS评分三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在术后12h、24h、48h的Ramsay评分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的发生率Ⅱ组、Ⅲ组均显著小于Ⅰ组(P〈0.05);头晕、嗜睡的发生率Ⅰ、Ⅱ组显著低于Ⅲ组(P〈0.05)。结论:芬太尼联合低浓度罗哌卡因用于术后硬膜外镇痛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发生率少。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术后不同负荷剂量吗啡对布托啡诺硬膜外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择期腹式全子宫切除手术患者120例(ASAⅠ~Ⅱ),随机分成4组,每组30例,吗啡负荷剂量分别为A组:0.5mg,B组:1.0mg,C组:1.5mg,D组:2.0mg。镇痛泵混合液采用0.2罗哌卡因+布托啡诺8mg+托烷司琼10mg+生理盐水至100ml,分别记录各组术后各时点VAS评分及追加按压次数,电子镇痛泵PCA泵中自动记录进药量,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B、C组VAS评分明显低于A、D组(P<0.05);B、C组用药量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托啡诺行硬膜外镇痛时吗啡负荷剂量为1.0mg、1.5mg的镇痛效果比其负荷剂量为0.5mg、2.0mg时效果好,但不良反应的发生无差别。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股神经联合坐骨神经阻滞用于老年患者膝关节镜手术的效果.方法 选择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骨科于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60例老年膝关节镜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腰硬联合麻醉,观察组则在超声引导下行股神经联合坐骨神经阻滞麻醉,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点[麻醉前(T0)、手术开始(T1)、手术进行60 min(T2)、手术进行90 min(T3)]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的变化,以及感觉及运动阻滞时间、术后疼痛程度(VAS).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T1、T2、T3时点MAP水平分别为(102.53±9.56)mmHg、(100.32±8.26)mmHg、(99.91±6.35)mmHg,均高于对照组的(92.10±8.73)mmHg、(88.74±7.42)mmHg、(89.07±6.28)mmHg,HR分别为(79.02±6.49)次/min、(80.19±7.42)次/min、(76.48±6.82)次/min,均低于对照组的(92.28±7.28)次/min、(93.42±5.83)次/min、(82.37±7.28)次/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感觉及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分别为(3.25±1.08)min、(9.68±3.18)min,均长于对照组的(1.78±0.49)min、(2.35±0.89)min,且感觉及运动持续时间分别为(268.36±27.28)min、(245.37±30.26)min,明显长于对照组的(215.23±22.37)min、(190.59±21.31)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0 h及术后24 h,观察组患者的VAS分别为(2.49±0.78)分、(3.09±0.94)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58±1.13)分、(4.92±1.2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股神经联合坐骨神经阻滞与腰硬联合麻醉相比具有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镇痛效果好的优点,更适用于老年膝关节镜手术麻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手控呼吸阻力法与纤维支气管镜法判断支气管堵塞器插管定位的准确性。方法:96例需支气管堵塞器插管单肺通气行胸科手术的患者,ASAⅠ~Ⅲ级,随机分为手控呼吸阻力法组(Ⅰ组)和纤维支气管镜法组(Ⅱ组),每组48例,两组均使用9 FrCoopdech支气管堵塞器;常规诱导后插入7.5~8.0 ID单腔气管导管,Ⅰ组将支气管堵塞器直接置入目标支气管,Ⅱ组纤维支气管镜引导堵塞器置入目标支气管,分别采用手控呼吸阻力法或纤维支气管镜法定位和调整支气管堵塞器的位置;比较两组插管定位时间、一次成功率及摆体位后因导管位置不佳需重新调整导管位置的例数。结果:两组插管定位时间、需重新调整导管位置的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的一次成功率高于Ⅰ组(P<0.05)。结论:Coopdech支气管堵塞器插管定位可以根据设计原理结合手控呼吸阻力法,与纤维支气管镜下定位在定位时间和导管移位率方面无差异。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硝普钠、硝酸甘油、硝酸甘油伍用盐酸艾司洛尔控制性降压在脊椎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中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择期行脊椎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患者45例,分为3组,每组15例,随机采用不同的药物控制性降压,Ⅰ组采用硝普钠;Ⅱ组硝酸甘油;Ⅲ组硝酸甘油伍用盐酸艾司洛尔。结果与Ⅰ,Ⅱ组比较,Ⅲ组动脉压控制良好,HR明显低于其他两组,术野评分、出血量少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脊椎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中硝酸甘油伍用盐酸艾司洛尔控制性降压,降压效果良好,术野质量明显优于单用硝普钠、硝酸甘油,且出血量少。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温阳散寒法对瑞芬太尼全麻患者皮肤神经肽及其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60例分成两组各30例。治疗组术前连续3天输入参附注射液,手术切皮前皮下泵注高乌甲素注射液。对照组手术切皮前皮下泵注氯诺昔康。手术切皮时和手术缝皮前取出两组皮肤观察感觉神经末梢在表皮层的支配情况(包括形态、密度等),检测两组皮肤组织β-内啡肽、强啡肽A的表达情况。结果:对照组可见皮肤表皮层大量棘细胞肿胀变形,治疗组则少见。治疗组手术后皮肤神经构筑的密度较术前无明显差异,对照组则较术前明显减少。两组术前皮肤组织中均有大面积β-内啡肽、强啡肽A的表达,而术后两组阳性表达面积明显减少,平均灰度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β-内啡肽、强啡肽A的平均灰度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阳散寒法可能对瑞芬太尼麻醉患者的皮肤免疫功能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观察纤维支气管镜(FOB)清醒插管时不同剂量瑞芬太尼复合咪达唑仑的效果。方法择期气管插管全麻下行手术病人48例,年龄35~45岁,ASA均为Ⅰ级,Mallampati分级为Ⅰ或Ⅱ级,随机分为单纯表面麻醉组(L组)、表面麻醉+瑞芬太尼0.6μg/kg+咪达唑仑60μg/kg组(R1组)和表面麻醉+瑞芬太尼1.0μg/kg+咪达唑仑60μg/kg组(R2组),每组16例。3组病人均用1%地卡因行鼻腔、咽喉表面麻醉,R1组和R2组均静脉注射咪达唑仑60μg/kg,3min后两组分别缓慢静脉注射瑞芬太尼0.6μg/kg、1.0μg/kg,1min后采用F1-10P型FOB行气管插管,记录麻醉前(T0)、FOB进入鼻腔或咽腔即刻(T1)、挑起会咽进入声门即刻(T2)、插入气管导管即刻(T3)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及插管过程中有无躁动、呛咳、恶心等插管反应,术后随访插管过程中病人的知晓情况。结果与T0比较,L组T1、T2时MAP及HR明显升高,R2组T1和T2时SpO2下降,T1时HR明显降低,3组T3时MAP明显降低(P<0.05);与L组比较,R1组和R2组T1、T2时MAP降低,T1时HR降低(P<0.01);与R1组比较,R2组T1时HR降低,T1、T2时SpO2下降(P<0.05)。与L组比较,R1组呛咳、躁动及插管知晓发生率明显减少(P<0.05),R2组各插管反应及插管知晓发生率明显减少(P<0.01);与R1组比较,R2组躁动发生率明显减少(P<0.05)。结论在表面麻醉的基础上,静脉注射瑞芬太尼1.0μg/kg复合咪达唑仑60μg/kg可为病人FOB清醒插管提供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布托啡配伍曲马多诺用于腰椎内固定术后静脉病人自控镇痛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探讨其可行性。方法择期腰椎内固定手术54例,ASAI~Ⅱ级,年龄35~65岁。术后随机分为曲马多、布托啡诺、曲马多配伍布托啡诺3组,每组18例,术后采用静脉自控镇痛。3组病例均行气管插管全麻,术毕拔管前静脉推注氯诺昔康16mg作为负荷量。3组镇痛液分别为:曲马多800mg(Ⅰ组),布托啡诺8mg(Ⅱ组),曲马多400mg+布托啡诺4mg(Ⅲ组),各加氟哌利多5mg和0.9%生理盐水至100ml,采用LCP模式给药(背景剂量1.5~1.8ml,PCA为1.8~2.0ml,锁定时间为15min)。术后1、4、8、16、24、48h进行镇痛评分(VAS)和镇静评分(SS),记录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Ⅱ组和Ⅲ组术后24h前各时间段VAS评分低于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的镇静评分在4h内高于Ⅰ组和Ⅲ组(P<0.05)。Ⅰ组的恶心呕吐、出汗的发生率明显多于Ⅱ组和Ⅲ组(P<0.05)。结论腰椎手术术后采用曲马多复合布托啡诺静脉病人自控镇痛临床效果良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咪达唑仑复合芬太尼在硬膜外麻醉阑尾切除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行阑尾切除手术患者50例,ASAⅠ ~Ⅱ级,随机分成两组,咪达唑仑复合芬太尼(MF组,n =25)和氟哌利多复合芬太尼(DF组,n=25)。两组均为T12~L1硬膜外穿刺,麻醉平面T6-L3,观察两组患者术中牵拉反应、镇静程度及不良反应等发生情况。结果观察术中两组中MF组更好地抑制术中的牵拉反应;手术开始后5、15、30 min三个不同时间点两组的警觉/镇静(OAA/S)评分,MF组明显低于DF组;MF组患者术中遗忘率高于D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咪达唑仑复合芬太尼用于硬膜外麻醉下阑尾切除术的临床效果优于氟哌利多联合芬太尼,有良好的术中遗忘、镇静及抗牵拉反应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