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4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10篇
  2篇
中国医学   19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总结分析盐城地区2007~2010年住院患儿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本地区MP感染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日本富士瑞必欧株式会社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试剂(SERODIA-MYCOⅡ)对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儿科住院就诊的呼吸道感染的患儿进行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MP-IgM)检测,并对采集的数据资料进行回顾性对照研究。结果 4年来总共检测15 981例,阳性结果 3 738例,阳性率23.40%,在本地区MP感染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具有季节性差异,冬春季高于夏秋,2009年冬季感染率最高(42.13%);支原体感染具有年龄差异,6个月以下儿童感染率最低(7.68%),4~7岁年龄组儿童感染率最高(39.61%),7岁以后感染率呈下降趋势;男女患儿之间感染无明显性别差异,但城镇儿童感染率明显高于农村;2009年的总体感染率同比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各种下呼吸道感染疾病中以大叶性肺炎MP的阳性感染率最高(79.14%),其次是间质性肺炎(62.65%),毛细支气管炎的感染率最低(5.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P是小儿尤其是本地区学龄前儿童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因之一,其感染率有增高趋势,临床需加强对MP感染的防治,尤其是幼儿园等集体机构。  相似文献   
42.
目的观察去卵巢大鼠骨I型胶原表达变化及温和灸、苯甲酸雌二醇注射液(BE2)的干预效果,探讨“补虚化瘀”灸法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的机制。方法将50只8月龄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10只和去势组40只,后者行双侧卵巢切除术,并于90d后随机分为模型组、雌激素组、艾灸组和艾灸+雌激素组各10只,其后假手术组和模型组正常饲养,雌激素组予BE2后肢肌肉注射、艾灸组按“补虚化瘀法”取穴行温和灸治疗,艾灸+雌激素组同时给予BE2注射和艾灸治疗。疗程结合后处死大鼠,分别以免疫组化法和原位杂交法检测右股骨I型胶原mRNA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右股骨I型胶原蛋白及mRNA表达均明显低于假手术组及各治疗组,各治疗组中仅艾灸+雌激素组mRNA表达阳性反应面积明显大于艾灸组(P〈0.05或0.01),余各指标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温和灸可明显增强去卵巢大鼠股骨I型胶原表达(效果与BE2相似),此可能为“补虚化瘀”灸法治疗PMO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3.
铺灸疗法     
灸法源远流长,是祖国传统医学不可缺少的部分,在夏末殷初伊尹发明汤液之前,古代治病的方法主要是针灸两种,自伊尹发明汤液之后,针刺、灸法、汤液成三足鼎立。《灵枢·官能》云:"针所不为,灸之所宜",说明针法和灸法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铺灸源于隔物灸,又称"长蛇灸"、"督灸",是我国针灸工作者从传统和民间的方法中挖掘和总结出来的一种灸疗方法。因在施灸时沿脊柱铺敷药物、姜或蒜,形如长蛇,故名长蛇灸。长蛇灸又称督灸,取穴多用大椎至腰俞间督脉段,可灸全段或分段。其施灸面广,艾柱大,火气足,温通力强,非一般灸法所  相似文献   
44.
该文收集了近20年来中医药在艾滋病领域研究的文献,从疾病的归属、渊源、病因病机、临床症状、证候、临床治疗学以及中药作用机理等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梳理与总结,全方位展示了中医药在艾滋病领域中的进展,同时也提出了目前面临的一些问题及解决的思路,为进一步深入开展中医药诊治艾滋病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N末端脑钠肽(NT-proBNP)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中的病情评估及死亡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4-01—2017-12期间在我院新生儿科住院的72例新生儿ARDS患儿为研究对象,记录其入院后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NCIS)并检测血清NT-proBNP,并对患儿的NCIS、血清NT-proBNP进行相关性分析,建立线性回归方程;依据患儿的NCIS评分,将患儿分为非危重组、危重组和极危重组,比较不同组别的NT-proBNP及病死率;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血清NT-proBNP水平对患儿住院期间发生死亡的预测作用。结果:极危重组血清NT-proBNP高于危重组,危重组高于非危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线性相关分析结果显示,NCIS评分越低,NT-proBNP水平越高,二者呈明显负相关关系(r=-0.945,P0.01);患儿NT-proBN水平越高预后越差:极度危重组病死率明显高于危重组,危重组高于非危重组(!2=16.532,P0.01);ROC曲线评价表明,血清NT-proBNP水平对新生儿ARDS预后判断价值有统计学意义(P0.01,AUC=0.0.882,95%CI0.787~0.977)。结论:检测血清NT-proBNP可以快速判断新生儿ARDS病情,并且NT-proBNP可作为新生儿ARDS转归的早期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眼睑黄色瘤合并眼睑皮肤松驰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本组20例(40眼)眼睑黄色瘤合并睑皮松驰者采用联合手术,将黄色瘤切除同时行上睑松驰矫治术.结果:20例(40眼)眼睑黄色瘤均切除,眼睑无张力,双重脸形成,随访(38眼),时间6月~2年,眼脸外观形态良好,无明显瘢痕,均无复发.结论:眼睑黄色瘤切除联合上睑松驰矫治术,合理设计,可获得理想的治疗、美容双重效果.  相似文献   
47.
手足口病中医病因病机的认识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参阅大量文献,分时行病、时疫、湿温、温病和其他等5个方面对其疾病属性进行了归类分类,从外因(外感实邪疫毒)致病、内外因共同作用、内因致病3个方面对手足口病的病因病机进行综述,可以供临床医生参考。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针刺防治视觉剥夺效应的电生理学机制.方法:健康15 d龄long Evans大鼠18只,随机分为正常组(N)、模型组(MD)和针刺治疗组(MDT),每组6只.后两组采用单侧眼睑缝合的方法建立剥夺性弱视动物模型.针刺治疗组选取“睛明”“承泣”“球后”“攒竹”穴针刺,双侧交替使用,每日针刺一侧穴位,共14 d.观察针刺对不同空间频率下视觉诱发电位的影响.正常组与模型组不做任何治疗干预.结果:在2×2、4×4、8×8三种不同空间频率(SF)下,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出现明显的剥夺效应,P1峰潜时延迟(P<0.01),N1-P1波幅值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针刺治疗组P1峰潜时显著提前(P<0.01),N1-p1波幅值升高(P<0.01),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正常组、针刺治疗组大鼠均在SF为4×4时N1-P1波幅值达到最高,在此空间频率下鼠眼的分辨能力最佳,表明这可能是大鼠视觉系统的最佳空间频率.结论:视觉系统在敏感期内具有明显的电生理可塑性,针刺治疗可调节视觉剥夺所导致的视反应的抑制与迟缓,从而拮抗剥夺效应.  相似文献   
49.
该文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收集了1986—2009年间中医药防治手足口病相关文献,从临床流行病学、临床症状体征、病因病机、辨证分型、临床治疗、单味药物使用频率、经典方剂、中药静脉注射剂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整理与总结,全面总结手足口病临床体征及中医中药防治特点,同时提出中医药防治手足口病目前存在的薄弱环节,为进一步深入开展研究提供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50.
目的:开展手足口病普通型病例进行中医临床流行病学研究,分析临床及其特征。方法:运用临床流行病研究方法,对837例手足口病普通型患者中医临床症状、证候、病情演变规律等进行研究。结果:以男性、农村患者为多;年龄多见于1~3岁之间;症状:疱疹、皮疹为最多见,其次口腔溃疡与疼痛、纳差;一半以上有发热、乏力等,其余症状为非特异性的;中医病位多在肺、脾、心;病理性质:热毒夹湿;一般5d左右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结论:手足口病普通型多见于婴幼儿,有皮疹、口腔溃疡与疼痛、纳差、发热四大表现;病位在肺、脾、心;性质:热毒夹湿;病程:5d左右症状基本消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