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4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10篇
  2篇
中国医学   19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尹同进  杨代秀  叶巍岭  董莉莉 《医药导报》2012,31(12):1564-1566
目的观察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新生儿急性肺损伤(ALI)的效果。方法 ALI患儿25例,在常规机械通气的基础上,经气管插管气管内滴入PS 100 mg.kg-1,观察患儿上机前、上机后使用PS前、使用PS后2,6,24,48 h拔管前的血气参数,比较动脉氧分压/肺泡氧分压(PaO2/FiO2)。结果使用PS后,患儿2,6,24 h氧分压分别为(14.02±2.29),(12.29±2.22),(11.42±1.89)kPa,与基础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aO2/FiO2值增高(P<0.05);48 h后氧分压有下降趋势,但没有降到使用PS前的水平(P<0.05)。结论气管内滴入PS对新生儿ALI可明显改善氧合,降低呼吸机的参数,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32.
紧急气管插管是抢救ICU患者的一个重要措施,在实施的过程中要做好护理配合,以减少相应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3.
对从广东省收集的72株伤寒杆菌进行Vi Ⅱ噬菌体分型及药物敏感性测定,结果表明能明确定型的为62株(86.1%)。噬菌体分型以M1(41.9%)、E1(30.6%)和A(19.4%)为常见菌型。72株地方株与国家参考标准株一样,对氯霉素、庆大霉素、新霉素和多粘菌素B 100%敏感,而对另14种常用抗菌药物,则有不同程度的敏感或耐药。今昔菌株药敏特性无大变化,氯霉素等仍可作为治疗常选药物。  相似文献   
34.
目的:初步研究甲型H1N1流感中医临床症状和证候学特征。方法:对临床诊断为甲型H1N1流感患者63例,按照拟定研究方案,观察临床症状和证候分布规律与特点。结果:63例患者均出现发热,其次为咳嗽、乏力、恶寒、嗜睡、恶风、头痛、肌肉酸痛、鼻塞、咽痛、纳差、汗出、呕吐、腹泻;证候方面普通型以风热犯肺为主。结论:甲型H1N1流感属于温病范畴,以风热邪毒侵犯肺卫为主要特征,临床特点符合温病规律。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眼睑恶性肿瘤切除术后中重度眼睑缺损I期修复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2010-01/2011-10对11例11眼患者行眼睑恶性肿瘤切除术后,利用硬腭黏膜移植联合眼周皮瓣或游离皮瓣修复眼睑全层缺损行眼睑再造术。其中男3例,女8例,年龄38~77岁,眼睑全部缺损4例,1/2~2/3眼睑缺损7例。眼睑基底细胞癌6例,睑板腺癌4例,眼睑鳞状细胞癌1例。结果:术后眼睑外观及功能恢复满意,随诊6~24mo无1例肿瘤复发。结论:硬腭黏膜移植联合眼周皮瓣或游离皮瓣修复眼睑恶性肿瘤切除术后中重度眼睑全层缺损,在眼睑外形和功能上可获得满意的效果,疗效肯定,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6.
目的:分析精神病患者攻击行为的原因,提出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方法:对94例有攻击行为的精神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精神病患者攻击行为的方式是徒手、持物、牙咬;攻击的对象主要是护士、医生、患者、家属、自伤;发生攻击行为的原因主要是精神症状、社会心理因素、个体因素、医患矛盾、环境因素等。结论:针对精神病患者攻击行为的方式、对象、原因,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预防和减少攻击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37.
目的总结分析盐城地区2007~2010年住院患儿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本地区MP感染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日本富士瑞必欧株式会社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试剂(SERODIA-MYCOⅡ)对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儿科住院就诊的呼吸道感染的患儿进行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MP-IgM)检测,并对采集的数据资料进行回顾性对照研究。结果 4年来总共检测15 981例,阳性结果 3 738例,阳性率23.40%,在本地区MP感染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具有季节性差异,冬春季高于夏秋,2009年冬季感染率最高(42.13%);支原体感染具有年龄差异,6个月以下儿童感染率最低(7.68%),4~7岁年龄组儿童感染率最高(39.61%),7岁以后感染率呈下降趋势;男女患儿之间感染无明显性别差异,但城镇儿童感染率明显高于农村;2009年的总体感染率同比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各种下呼吸道感染疾病中以大叶性肺炎MP的阳性感染率最高(79.14%),其次是间质性肺炎(62.65%),毛细支气管炎的感染率最低(5.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P是小儿尤其是本地区学龄前儿童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因之一,其感染率有增高趋势,临床需加强对MP感染的防治,尤其是幼儿园等集体机构。  相似文献   
38.
目的:观察艾塞那肽治疗对病程≤5年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的影响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2年6月就诊我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19例,在常规治疗(饮食控制及运动)或口服二甲双胍基础上加用艾塞那肽,疗程3个月,记录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餐后2 h血糖(2 h postprandial plasma glucose,2hPG)、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1C)、血脂及BMI,记录艾塞那肽的不良反应。结果:加用艾塞那肽治疗后,患者FPG、2 hPG、HbA1C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5),BMI、血脂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较治疗前均有下降,期间无低血糖发生。结论:艾塞那肽可有效控制血糖,并且不增加体质量、同时可改善脂代谢,减少低血糖发生率。  相似文献   
39.
查阅了近十年来关于铺灸疗法临床研究的文献,从单纯应用铺灸治疗骨伤、内、妇、儿等科疾病和铺灸结合其他疗法治疗两方面进行了总结,认为铺灸疗法疗效显著、适应证广、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同时也为临床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P物质(SP) mRNA表达在合募配穴针刺防治应激性胃溃疡中的作用机制,并探讨合募配穴和单穴针刺的效应差异.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捆绑组、中脘组、足三里组和合募配穴组,每组10只.利用捆绑加水浸应激法复制胃溃疡大鼠模型.足三里组取“足三里”穴针刺,中脘组取“中脘”穴针刺,合募配穴组取“足三里”加“中脘”穴针刺,每日1次,共治疗2次.利用RT-PCR技术观察针刺合募配穴对下丘脑GnRH mRNA、SP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捆绑组、模型组大鼠同正常组比较,溃疡指数显著升高(P<0.01);中脘组、足三里组、合募配穴组同模型组比较,溃疡指数明显下降(P<0.05,P<0.01),且以合募配穴效果更佳.捆绑组、模型组大鼠同正常组比较,下丘脑组织GnRH mRNA表达显著增加(P<0.05,P<0.01);各针刺组和模型组相比,GnRHmRNA表达均显著下降(P<0.01);各针刺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捆绑组、模型组和正常组相比,下丘脑组织SP mRNA表达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足三里组、合募配穴组同模型组相比,SP mRNA表达显著增加(P<0.01);合募配穴组表达的增加较足三里组更明显(P<0.05).结论:针刺可能是通过抑制下丘脑GnRH mRNA的表达,促进下丘脑SP mRNA的表达来防治应激性胃溃疡的发生,合募配穴具有一定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