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5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35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24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26篇
内科学   60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23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242篇
预防医学   65篇
药学   112篇
  2篇
中国医学   104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22.
目的探讨血液恶性肿瘤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CD4+T细胞免疫重建及其与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关系。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4年10月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行allo-HSCT的血液恶性肿瘤患者47例,以同期体检健康者40名作为对照组。分别于移植后1、2、3个月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患者移植后免疫细胞亚群数,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细胞因子浓度。观察患者移植后IFI发生情况,及其与CD4+T细胞免疫重建的相关性。结果移植后CD4+T细胞及其免疫细胞亚群数随时间递增,但移植后3个月免疫细胞亚群数仍低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移植后白细胞介素(IL)-6和IL-10水平升高,转化生长因子(TGF)-β水平降低;IFI发生率为19.15%(9/4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IFI可能与辅助性T细胞(Th)17的细胞数有关,而与Th1、Th2、调节性T细胞细胞数以及IL-6、IL-10、TGF-β和干扰素(IFN)-γ水平无关。结论 CD4+T细胞免疫重建延迟、Th17细胞数明显减少可能与allo-HSCT后IFI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23.
目的:分析健康宣教对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足的预防效果。方法:从我院2016年1月-2017年7月收治糖尿病患者中抽取66例,数表法分成两组:33例基础护理对照组,33例健康宣教观察组,评定两组的干预结果。结果:观察组相关知识掌握度为97.0%,糖尿病足发生率为6.1%。对照组相关知识掌握度为75.8%,糖尿病足发生率为27.3%,有统计差异(P0.05)。结论:给予糖尿病患者健康宣教作用显著,能预防糖尿病足,提高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4.
患者男,83岁。因自觉腹部条状硬块3个月来诊,自述硬块位置不固定,呈游走性,于腹部多处均曾扪及,平时无发热、腹痛、腹胀、脓血便。3个月来饮食睡眠好,体重无明显减轻。曾于多家医院行B超、CT、全消化道钡透等检查多次,均未能查明原因。来我院求诊,经口服硫酸镁肠道准备后,行大肠镜检查。进镜约22cm见乙状结肠腔内有较多积粪,并见一粪块堵于肠腔,粪块黏稠。因粪污较重,视野较差,本拟放弃检查,并嘱其再行灌肠法肠道准备,但以肠镜接触后发现粪块质地较硬,于其边缘充气进镜后发现其黏粪下面为黑色木制结构,遂以大肠镜刮除并冲洗其表面黏粪后,发现乙状结肠腔内为一直径约2.5cm圆柱形木棒,其长度不详。在因粪便污染而显露相当困难的情况下,经活检钳孔插入圈套切除器,套住木棒的一端,于镜下缓慢将异物拉出。取出后见异物长约22cm,直径为2.5cm,上覆较多黏粪。追问病史,患者3个月前曾述肛门痒而自己以木棒自肛门插入,当时予以制止。3月来以为其早已排出,因于当地医院行相关检查并多次行直肠指诊均未触及,遂误认为肠道肿块而多处求诊。木棒取出后患者无特殊不适,于门诊观察24h后无腹痛、发热,饮食及大便均正常,痊愈出院。[第一段]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分析接受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采用比伐卢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收住某院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86例,均接受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治疗。其中术中采用普通肝素进行抗凝治疗者43例为对照组,采用比伐卢定进行抗凝治疗43例为试验组。比较两组患者左室功能、B型脑钠肽(BNP)、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和出血事件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试验组术前左室射血分数(LVEF)为(48.6±3.7)%,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为(52.6±3.5)mm,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为(40.9±4.2)mm;而术后3 d时上述指标分别为(59.7±5.2)%、(42.3±3.9)mm和(33.5±4.1)mm。对照组术前LVEF、LVEDD和LVESD分别为(48.3±3.6)%、(53.1±3.7)mm和(40.9±4.0)mm;而术后3 d分别为(53.4±4.6)%、(47.6±3.7)mm和(37.0±3.4)mm。两组患者术前左心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试验组上述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MACE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试验组出血事件发生率和BN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接受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术中采用比伐卢定抗凝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26.
目的:观察加味五虎汤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痰热闭肺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86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两组患儿均接受常规西医对症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加味五虎汤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发热、咳嗽、咳痰、气促及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免疫球蛋白Ig A、Ig G及Ig M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西医治疗基础上给予加味五虎汤治疗,有利于提高小儿支原体肺炎痰热闭肺证的临床疗效,促进患儿临床症状及免疫功能改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7.
我科2001年收治1例急性大面积心肌梗死患者,经药物治疗患者胸痛、胸闷症状稍有缓解,但冠脉造影显示,左、右冠脉存在不同程度狭窄。因易发生再度梗死,故为他进行分次PTCA加支架术。该手术经过顺利,经妥善护理,患者痊愈出院。一般资料:患者,男,77岁,因心前区疼痛急诊于2001年9月25日2时48分入院。诊断:急性大面积心肌梗死。体温36.1℃度,脉搏52次/分,血压85/55mmHg,心电图:Ⅱ、Ⅲ、AVF呈QS波,T波倒置;  相似文献   
28.
日照市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从2011年9月至2012年12月,共进行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CAH)筛查38502人,确诊3例,CAH发病率为1:12834。CAH新生儿筛查主要针对经典型21-羟化酶进行,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检测滤纸血片上的17-羟孕酮(17-OHP)浓度,可早期诊断和治疗CAH患儿。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索母代高脂饮食对子鼠早期肝脏病理改变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SD雌性大鼠随机分成高脂饮食组(HF组)和对照组,至交配怀孕产仔,哺乳期母鼠继续原饮食并喂养子鼠至其3周龄,取子鼠肝脏组织,观察肝脏病理变化,并检测肝脏内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长链脂酰辅酶A合成酶3(ACSL3)、肉毒碱棕榈酰基转移酶1α(CPT-1α)及3-羟基酰基辅酶A脱氢酶(Ehhadh)的基因表达变化。结果 HF组母鼠所育的子鼠3周龄时肝细胞胞浆内可见弥漫性空泡变性,小叶内可见点灶状坏死;HF组子鼠肝脏组织PPARα和Ehhadh基因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而ACSL3基因表达则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PT-1α基因表达水平亦高于对照组子鼠,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9)。结论母鼠孕期持续至哺乳期的高脂饮食可引起子代早期肝内脂肪酸β氧化相关基因PPARα,CPT1α与Ehhadh表达代偿性增加,ACSL3表达降低,但尚不能逆转子代肝脏脂肪变性的发生。  相似文献   
30.
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手术治疗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血压脑出血具有很高的发病率、病死率和致残率,为社会、家庭带来了沉重的健康及经济负担,但高血压脑出血也是脑卒中亚分类中仅有的没有明确治疗标准的疾病,传统开颅手术在高血压脑出血中应用广泛,但目前没有明确证据支持其可以提升患者的神经功能及预后。微创手术逐渐得到了越来越为广泛的应用。本文主要探讨了立体定向血肿抽吸、神经内镜技术以及纤溶药物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发展及现状。随着神经影像学的快速发展,立体定向血肿抽吸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效果愈发理想;通过不断的改进,神经内镜清除血肿的效果愈发理想,而内镜手术入路的选择仍无统一标准;rtPA/尿激酶纤溶治疗尽管可以减少一定量的血肿,但是纤溶治疗与再出血及水肿加重之间的关系仍颇具争议。目前,仍需要更多的临床研究以进一步证实微创手术在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