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3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13篇
儿科学   65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19篇
临床医学   41篇
内科学   26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137篇
预防医学   96篇
药学   37篇
中国医学   29篇
肿瘤学   1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Rb反义寡核苷酸对人结肠癌细胞凋亡及化疗药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目的 观察Rb反义寡核苷酸 (AS ODN)对人结肠癌(HT 2 9)细胞凋亡及化疗药物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人工合成RbAS ODN经脂质体 (Lip)包裹后作用HT 2 9细胞。采用免疫组化、WesternBlot检测转染前后Rb蛋白表达状况 ,流式细胞术测定HT 2 9细胞转染前后 5 Fu诱导凋亡程度 ,MTT法观察化疗药敏的变化。结果 经RbAS ODN处理的HT 2 9细胞Rb蛋白表达量明显下降 ,RbAS ODN处理的HT 2 9细胞加 5 Fu作用后与对照组比较 ,细胞凋亡率明显下降 ,化疗药物敏感性降低。结论 RbAS ODN阳离子脂质体转染具有抑制化疗药诱导大肠癌HT 2 9细胞凋亡的作用及降低化疗药物敏感性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ATRA诱导后患者血清G—CSF升高的机制是否与原代APL细胞分泌G—CSF变化有关,并探讨其变化的分子机制。方法显微镜下直接计数原代APL细胞的增殖性变化。采用酶联免疫ELISA法测定原代APL细胞培养上清G—CSF水平的变化,RT-PCR方法测定Nm23或G-CSF mRNA表达水平。结果ATRA诱导治疗后,APL患者外周血白细胞明显升高,平均12天达到高峰,并且以中晚幼粒细胞为主。APL患者血清G—CSF水平升高,原代APL细胞体外培养24小时后,上清中的G—CSF分泌水平显著升高(P〈0.05)。RT—PCR实验结果表明原代APL细胞G—CSF mRNA表达升高,与Nm23表达变化成相反趋势。结论ATRA诱导高表达的G—CSF可能与Nm23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黏膜下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应用宫腔电切镜切除黏膜下子宫肌瘤46例.其中黏膜下子宫肌瘤Ⅰ型36例,Ⅱ型8例,Ⅲ型2例.结果 46例黏膜下子宫肌瘤患者均一次完成手术无子宫穿孔及肠管损伤发生.术后随访4~12个月,有效率100%.结论 治疗黏膜下子宫肌瘤,宫腔镜电切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并发症少,恢复快.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地诺前列酮栓在孕足月胎膜早破引产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12例孕足月胎膜早破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静脉滴注缩宫素引产,观察组阴道置入地诺前列酮栓。观察并比较两组引产时间、分娩方式、羊水性状、新生儿结局。结果 观察组产妇用药后引产时间、用药至分娩时间、总产程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阴道分娩率(76.79%)、羊水清(85.71%)、新生儿出生后1 min Apgar评分(9.47±0.48)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地诺前列酮栓可促进宫颈成熟,有利于阴道自然分娩,保护母婴健康。  相似文献   
15.
我国属胃癌高发国家,及时发现和治疗早期胃癌(EGC),对于提高胃癌的治疗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EGC定义为垂直方向的浸润不超过黏膜下层而无论有无转移的胃癌,即EGC=黏膜癌+黏膜下层癌.内镜下EGC可分为隆起型(Ⅰ型)、平坦型(Ⅱ型)、凹陷型(Ⅲ型).一般EGC直径1~4 cm[1].我科从2005年5月至2007年9月对门诊及住院EGC患者54例进行放大胃镜下黏膜染色,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剂活化受体γ(PPARγ)是一个由配体激活的核转录因子,属于核激素受体(nuclear hormone receptor)超家族成员.被激活后,该受体除参与脂质和脂蛋白代谢,还涉及上皮细胞分化,单核/巨噬细胞等炎症细胞的活化,血管舒缩以及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甚至肿瘤增殖等.本文对现有的PPARγ激动剂在支气管哮喘和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 A549细胞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后Toll样受体3(TLR3)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mRNA和蛋白表达及PPARγ激动剂15-脱氧前列腺素J2(15d-PGJ2)和罗格列酮的干预作用.方法 建立RSV感染的细胞模型,将传代培养的细胞随机分成6组:15d-PGJ2干预组(A)、罗格列酮干预组(B)、RSV组(C)、PDTC组(D)、GW9662组(E)及对照组(F).各组在培养12、24和48 h后收获上清液和细胞,实时荧光RT-PCR检测TLR3和TNF-α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TLR3蛋白表达,ELISA法检测上清中TNF-α蛋白水平.结果 与F组相比,各时间点C组TLR3和TNF-α mRNA及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均P<0.01);与C组相比,A组、B组和D组TLR3和TNF-α mRNA及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均P<0.01).15d-PGJ2和罗格列酮对TLR3和TNF-α mRNA和蛋白表达的抑制作用在12 h最明显;同一时间点A组和B组TLR3和TNF-α mRNA和蛋白的表达量均呈剂量依赖性下降.结论 RSV感染后TLR3和TNF-α mRNA及蛋白表达升高;罗格列酮和15d-PGJ2能以剂量依赖性方式抑制TLR3和TNF-α mRNA和蛋白表达.  相似文献   
18.
西安市新城区精神残疾等级鉴定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琳  杜卫涛 《中国民康医学》2011,23(11):1419-1420
精神病患者残疾等级鉴定工作是"十一五"计划关于精神病患者康复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精神残疾人的关心和爱护。2009年重新办理残疾证以来,我院心理科承担了新城区精神残疾等级鉴定工作。  相似文献   
19.
罗格列酮增强顺铂对肺腺癌裸鼠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ROZ)和顺铂(DDP)合用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裸小鼠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A549细胞株建立人肺腺癌裸鼠模型,将28只成瘤雌裸小鼠随机分成7组:①对照组(生理盐水0.2ml);②DDP低剂量组(1mg.kg-1);③DDP高剂量组(4mg.kg-1);④ROZ低剂量组(10mg.kg-1);⑤ROZ高剂量组(30mg.kg-1);⑥DDP低剂量组+ROZ低剂量组;⑦DDP低剂量组+ROZ高剂量组,隔天腹腔注射给药,共8次。于最后一次给药后48h处死各组小鼠,收集瘤标本行光镜观察,免疫组化检测PPARγ、PTEN和pAkt蛋白表达情况。结果①各实验组肿瘤的生长明显受到抑制,瘤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低、高剂量ROZ联合用药组较低剂量顺铂组抑瘤作用明显增强(P<0.05),其瘤重抑制率分别为52.11%和83.8%。②免疫组化:低、高剂量罗格列酮组与对照组比较,PPARγ、PTEN的表达上调,而pAkt的表达呈现下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联合用药组该调节作用进一步增强(P=0.00)。③不良反应:高剂量顺铂组出现不良反应,其余各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罗格列酮能够增强顺铂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裸鼠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罗格列酮激活PPARγ,上调PTEN的表达和抑制pAkt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卡介菌多糖核酸(BCG-PSN)对小鼠哮喘胸腺活化调节趋化因子(thymus and activation regulated chemo-kine,TARC)及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以卵清白蛋白(OVA)致敏和激发建立小鼠哮喘模型。30只清洁级♂Balb/c小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正常对照组、哮喘组、BCG-PSN治疗组。末次激发24h后留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及肺组织。BALF行细胞计数及分类;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BALF中TARC、IL-4和IFN-γ蛋白的浓度;光镜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测定肺组织中TARC mRNA的表达;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肺组织中TARC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哮喘组BALF中细胞总数、嗜酸粒细胞(EOS)绝对值及百分比、TARC和IL-4浓度、肺组织中TARC蛋白及mRNA的表达均增高,BALF中IFN-γ浓度低于正常对照组。经BCG-PSN干预后,BALF中细胞总数、EOS绝对数及百分比,TARC、IL-4浓度较哮喘组均下降,肺组织中TARC蛋白及mRNA的表达较哮喘组均下调,BALF中IFN-γ浓度较哮喘组增高。免疫组化显示TARC蛋白主要表达于支气管上皮细胞。BALF中TARC浓度与EOS绝对值、IL-4浓度呈正相关。结论卡介菌多糖核酸可降低TARC在肺组织中的表达,降低气道炎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