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5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2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1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33篇
内科学   63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73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22篇
综合类   92篇
预防医学   72篇
药学   54篇
  2篇
中国医学   57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四环素牙的漂白,一直是牙齿美容学科比较关注的课题,虽然应用多年,但临床效果不是令人满意。目前我院引进日本松风公司生产的光固化型漂白剂,即 Hillte 漂白剂,应用于临床,收到一定效果,现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①一般资料:从1996~1997年间,由门诊就诊病人中,共选择了11例四环素牙的患者,共计120颗患牙,均为前牙且无实质缺损者,其中男4例,48颗患牙;女7例,72颗患牙,年龄20~32岁,平均26岁,在出生后  相似文献   
62.
徐广驰  刘涛  董波  孟尹 《解剖学报》2018,49(2):185-190
目的观察大豆异黄酮(SI)对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大鼠体内性激素、生长因子及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的影响,探讨SI对BPH的防治及作用机制。方法选择SPF级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10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NC)组、BPH模型组、低剂量[6 mg/(kg·d)]SI组、中剂量[12 mg/(kg·d)]SI组及高剂量[24 mg/(kg·d)]SI组,每组各20只。灌胃给药4周后麻醉处理大鼠,腹主动脉取血,制备血清;完整摘取大鼠前列腺组织。称重测定前列腺组织湿质量,计算前列腺指数(PI);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大鼠血清雌二醇(E2)、睾酮(T)水平;免疫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前列腺组织Fas、Fas L、Bax、Bcl-2、表皮生长因子(EGF)及其受体EGFR的表达。结果与NC组比,BPH组前列腺组织湿质量及PI均较明显增加(P<0.05);血清E2及T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前列腺组织中Fas L、Bcl-2、EGF及EGFR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而Fas和Bax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与BPH组比,中、高剂量SI组前列腺组织湿质量及PI均明显减少(P<0.05);血清E2及T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前列腺组织中Fas L、Bcl-2、EGF及EGFR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而Fas和Bax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其中,中剂量SI组各指标变化较低、高剂量组更显著(P<0.05)。结论 SI对BPH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其中中剂量SI作用效果更佳,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机体性激素水平,下调生长因子及其受体表达以及调控细胞凋亡基因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讨普伐他汀、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C反应蛋白和血脂的影响。方法:10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被随机分为普伐他汀组(53例)及阿托伐他汀组(53例),测定治疗前,治疗8周后C反应蛋白和血脂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CRP)和血脂均有显著下降(P<0.05),且阿托伐他汀组较普伐他汀组血脂下降更显著(P<0.05)。结论:普伐他汀、阿托伐他汀均可降低UA患者CRP及血脂水平,同剂量阿托伐他汀较普伐他汀降脂效果更显著,其抗炎作用不依赖降脂作用。  相似文献   
64.
风湿性心脏病细胞免疫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风湿性心脏病(RHD)是由A族链球菌感染诱发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国内外学者对RHD患者的细胞免疫进行了研究,但结果差异大.为深入探讨细胞免疫在RHD中的变化与意义,我们检测了44例RHD患者外周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 2R)、T淋巴细胞亚群及自然杀伤细胞(NK)活性.现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  相似文献   
65.
脑心通对兔动脉粥样硬化及MCP-1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32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单纯高脂组、氟伐他汀组、脑心通组.分别进行胸主动脉的HE染色观察胸主动脉的动脉粥样硬化(AS)程度,并应用RT-PCR检测单核细胞趋化因子(MCP-1)基因表达情况,同时测定血脂水平.发现与单纯高脂组比较,氟伐他汀组和脑心通组TC、LDL-C水平以及MCP-1 mRNA表达均明显降低.提示脑心通通过降脂及抑制MCP-1的表达达到抗AS的作用.  相似文献   
66.
转化医学理念强调基础医学的研究成果转化为可临床应用的理论和技术。将转化医学的理念引入基础医学的教学过程中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科研思维和医学素质都大有裨益。本文结合医学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和生物化学课程的教学特点,探讨了在生物化学教学中引入转化医学理念的必要性及其实践性。  相似文献   
67.
本研究旨在探讨载带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的腺病毒(AD-ECSOD)感染恒河猴骨髓间充质干细胞(R-BMMSC)生物学特性的影响。用含有ECSOD和报告基因EGFP的腺病毒感染经梯度密度离心和贴壁培养法分离、培养并纯化的R-BMMSC,用倒置荧光显微镜及流式细胞仪观察检测感染效率,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的ECSOD蛋白表达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感染后R-BMMSC的表面抗原(CD34,CD29,CD45,CD90,mA-DR);油红0和茜素红染色观察R-BMMSC的成骨及成脂诱导分化能力;MTT法检测AD-ECSOD转染对R-BMMSC增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滴度AD-ECSOD(感染滴度为每个细胞500,1000,1500和2000pfu)对R-BMMSC的感染效率均〉95%。转染后24h即可在细胞上清液中检测到ECSOD蛋白表达,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转染后48h蛋白表达量最高。AD-ECSOD转染后R-BMMSC的增殖能力及其表面抗原表达和多向分化能力与未转染组比较无统计荤差异fP〉0.05、.结论:AD-ECSOD能够高效转染R-BMMSC.对萁生物荤特性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68.
随着人民生活的水平提高,饮酒所致的急性醉酒、酒精依赖亦越来越多,但慢性酒精中毒所致的威尼克脑病伴有精神症状者并不多见,现将我们收治的1例报告如下。 患者,男,37岁,因嗜酒史10年,双下肢乏力,双手震颤一年;言行紊乱,夜眠差半月入院。患者缘于10年前开始饮酒,主要以白酒为主,起初量较少,随后饮酒量逐渐加大,每天约七、八两至1斤左右,分中午和晚上两顿,饮酒时几乎不吃菜,无晨饮史。近年来未见饮酒量明显改变,饮酒后能进行正常的家务劳动,未见有明显的异常行为出现,近一年出  相似文献   
69.
目的 :研究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病人心包腔积液 (PE)的检出率及其在CHF发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 184例CHF病人临床资料与超声心动图 ,X线胸片等发现的PE进行相关性研究 ,并对PE与胸腔积液 (TE)间的相关性进行探讨。结果 :全组病人PE检出率 36 .9% ,其中扩心病 5 1.6 % ,风心病 30 %。X线胸片TE检出率 5 0 % ,风心病TE发生率 70 %。X线胸片和 /或胸部B超证实有TE并不能预测PE存在。有PE病人射血分数 (EF)为 (31.6± 13.9) % ,无PE者为 (42 .4 4± 17.9) % (P <0 .0 1)。合并TE者EF为 (36 .7± 16 .5 ) % ,无TE者为 (42 .5± 16 .3) % (P<0 .0 5 )。结论 :CHF病人PE和TE的发生率高 ,PE与TE的相关性差 ,心功能状态与TE和PE的发生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70.
本文检测了扩张型心肌病(DCM)、冠心病(CHD)和正常人(NC)的自然杀伤细胞(NK)数目及活性。结果发现DCM患者NK数目与CHD及NC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NK活性低于其它二组(P<0.001)。经重组白细胞介素2(rIL-2)温育NK后,NK活性明显升高(P<0.001),同时NK活性与DCM病情严重程度有关,提示NK在DCM发病中有意义,并可作为判断DCM病情严重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