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8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2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1997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胫后动脉蒂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六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开放性损伤导致足部,尤其是足跟部及足背软组织缺损是临床较难解决的问题。我们从1998年5月~2000年采用以胫后动脉为蒂的小腿内侧皮瓣修复缺损创面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2.
姬涛  郭卫  董森 《中国神经再生研究》2009,13(35):6841-6844
建立正常左侧半骨盆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4个典型的截骨平面。根据不同的截骨位置利用Solidworks 2006软件进行相应尺寸的半骨盆假体绘制。组装后分别模拟4个截骨平面假体重建三维有限元模型。计算4个截骨水平下半骨盆假体系统在单腿负重期应力峰值、最大位移、应力集中部位的应力值,以及4枚横向固定螺钉的应力峰值。4个截骨位置在髋臼上方缺损长度分别为20~56 cm不等,随截骨位置升高,截骨平面与水平成角增加,内固定系统的稳定性逐渐下降,最大位移增加,系统最大应力值逐渐增高。并且在水平截骨及与水平成角截骨情况下4枚横行固定螺钉应力分布特点不同。结果提示,随髋臼上方骨缺损范围增加,截骨位置与水平面成角逐渐加大,假体系统固定效果下降。对于截骨平面与水平面平行的骨缺损半骨盆假体可以获得较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33.
肺結核病患者痰液中的結核杆菌检查不仅可作为临床診断的依据,在确定治疗計划、評定治疗效果以及指导病人的消毒、隔离上都有一定的意义。痰液标本的收集方法、痰液的挑选、容器的規格等都能影响临床化驗的結果。采集痰液标本的方法很多,护士应当根据不同病人的情况采取标本。一、有关痰液的一般常識: 痰是由气管、支气管和肺泡产生的。健康人痰量极少,为稀薄无色的分泌物。当呼吸器官发生疾病时,分泌物的量即增加而且变浓,由  相似文献   
34.
目的 加强医疗数据资源整合共享,为临床科研人员提供高质量、可利用的数据,推进医疗数据在临床科研中的深入应用.方法 根据全院级医疗大数据平台的建设和应用目标,将多个主要临床业务信息系统的数据整合后进行数据清洗、加工和解析,最终汇聚到统一平台中,形成有价值、可被利用的数据资源.结果 构建面向临床科研的全院级医疗大数据平台,...  相似文献   
35.
脊柱转移瘤的外科治疗效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脊柱转移瘤患者手术治疗的适应证与疗效。方法:对1998年7月至2003年7月5年间收治的167例脊柱转移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胸椎转移99例,腰椎转移53例.颈椎转移15例。男性96例,女性71例。出现神经系统受损者112例,其中Frankel分级A级17例.B级11例.C级22例.D级62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疼痛,手术根据肿瘤破坏脊椎的部位行前路椎体切除、钢板内固定术或后路病变椎板切除、肿瘤切除、椎管减压、经椎弓根内固定术。结果:167例患者中,155例(92.8%)术后疼痛得到缓解。112例有神经功能损害的患中,67例(59.8%)术后Frankel分级有不同程度的改善。随访6~48个月.术后存活1年以上的患者117例,约占患者总数的70%。结论:由于转移瘤所致椎体塌陷或不稳定造成严重的神经损害或机械性不稳脊柱痛疼的患者,手术治疗可改善其神经功能,增加脊椎稳定性.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6.
血管重建在骨与软组织肉瘤保肢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血管重建在骨与软组织肉瘤保肢术中的作用.方法 2004年8月至2009年6月累及肢体重要血管的骨与软组织肉瘤患者13例接受保肢手术,男8例,女5例;年龄14~63岁,平均38岁.恶性骨肿瘤4例,软组织肉瘤9例.1例位于肱骨上端,12例位于下肢.7例同时重建动脉和静脉,6例仅重建动脉.5例采用同侧或对侧大隐静脉移植,8例采用人工血管置换.结果 无一例出现重建血管感染.1例肱骨骨肉瘤行肱动脉人工血管置换的患者于术后第1天出现急性动脉栓塞,急诊取栓后保留了肢体.人工血管置换8例中出现肢体肿胀和伤口不愈合5例,大隐静脉移植5例伤口均一期愈合.全部患者随访7~45个月,平均19.4个月.1例肱骨骨肉瘤患者术后12个月出现局部复发,保肢成功率92.3%(12/13).1例术前肺转移患者于术后7.5个月死于肺转移,另4例患者于术后半年至1年出现肺转移.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患者2年总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分别为90.9%和63.6%,重建动、静脉2年通畅率分别为100%和28.6%.12例下肢肿瘤患者末次随访时的1993年美国骨肿瘤学会评分系统评分平均为72%,肱骨骨肉瘤患者为33%.结论 肿瘤累及血管不是截肢的绝对适应证,肿瘤连同重要血管整块切除后进行血管重建的保肢手术可行,可获得良好的局部肿瘤控制和肢体功能.
Abstract:
Objective To determine the feasibility of limb salvage with major vascular reconstruction for sarcomas of extremities, focusing on the early complications, oncological and functional outcomes.Methods Between August 2004 and June 2009, 13 patients (mean age 38 years, range 14-63 years) underwent wide resection of upper and lower extremity sarcomas to include the involved arterial and venous segments. 4 patients had bone sarcomas and 9 soft tissue sarcomas, 6 patients only had underwent artery replacement and the other 7 had underwent both artery and vein. 8 resected vessels were reconstructed with vascular graft and 5 with ipsilateral or contralateral saphenous vein. Results No patient suffered from reperfusion injury and infection. The patient with osteosarcoma in proximal humerus had suffered acute arterial graft thrombosis at first day postoperatively; however, the limb was salvaged after successful thrombectomy. 5 of 8 patients with synthetic graft developed minor delayed wound healing and hematoma, but the other 5 patients with autologous saphenous vein replacement did not. The mean follow-up was 19.4 months (7-45months). One patient died of pulmonary metastasis; the patient with osteosarcoma in proximal humerus had developed local recurrence, but refused amputation and was alive with metastasis. No arterial occlusion was observed at final follow-up or at the time of death, but the patency of artery and vein was 100% and 28.6%respectively. One patient who has pulmonary metastases before operation died of metastases 7.5 months after operation. Four patients developed pulmonary metastases, therefore, Kaplan-Meier survival analysis showed that 2-year overall and metastasis-free survival rate was 90.9% and 63.6% respectively. Functional status were judged as good or excellent (mean MSTS score 72%) in 12 of 13 patients. Conclusion The study indicate that malignant involvement of major vessels is not a contraindication for limb-salvage. Vascular reconstruction is a feasible option in limb salvage surgery. Wide resection with vascular reconstruction provide acceptable oncological and functional outcome of limb salvage.  相似文献   
37.
组配式人工半骨盆假体重建的生物力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组配式人工半骨盆假体重建后骨盆生物力学改变及假体力学结构特点.方法 (1)建立正常骨盆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和离体试验骨盆模型.于骨盆表面选取8个特征测点,在相同的载荷及边界条件下,利用有限元模型计算测点表面应力(σFEM),通过离体试验测量测点应变值,并计算标本表面应力(σEXP).对σFEM和σEXP进行线性回归分析验证.(2)利用验证的正常骨盆有限元模型进行左侧骨盆缺损(Ⅱ+Ⅲ区)及人工假体重建模型的建模.计算重建骨盆健侧特征测点的表面应力(σRS)及患侧髂骨截骨处内、外侧皮质表面应力(σRR),分别与正常骨盆相同位置测点应力值(σNS,σNR)进行比较.(3)分析假体应力传导结构表面应力分布特点及应力集中部位.结果 (1)骨盆有限元计算结果 与离体试验结果 有良好的一致性(R~2=0.87),模型仿真度较高.(2)重建后健侧特征测点σRS与正常骨盆σNS近似(t=1.81,P=0.08).患侧髂骨截骨处内侧皮质σRR与σN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7,P=0.65),外侧皮质σRR明显高于σNR(t=2.78,P=0.02).(3)假体应力传导结构主要由后侧传导.应力集中部位位于下排钉孔周围、髂骨固定座与侧面固定翼片连接处、人工髋臼与髂骨固定连接处,系统应力峰值(183 MPa)位于人工髋臼与髂骨固定座连接部位.结论 组配式人工半骨盆假体重建符合骨盆生物力学特点,较好地恢复了应力传导.  相似文献   
38.
目的:观察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术后行131I治疗前及治疗后血脂的变化,研究中、西降脂药联合优甲乐对DTC术后甲状腺功能低下合并高脂血症的降脂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间DTC术后行131I治疗前甲低合并高脂血症的患者60例,患者就诊时均根据就诊顺序被随机平均分入a、b、c3组,3组均在服131I48小时后,分别服用优甲乐、优甲乐加阿托伐他汀钙片、优甲乐加降脂中药,疗程均为4周,分别于131I治疗3日前及应用中、西降脂药4周后检测FT3(游离三碘腺原氨酸)、FT4(游离甲状腺素)、TSH(促甲状腺激素)、LDL-C(低密度脂蛋白)、CHOL(总胆固醇)、TG(甘油三酯),并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a、b、c3组服用降脂药物前后LDL-C及CHOL降低幅度分别为42%、56%、63%,40%、44%、51%,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降低程度排序:c组b组a组。结论:DTC术后甲低所致的高脂血症患者,应用降脂中药联合优甲乐的疗效优于降脂西药配伍优甲乐的疗效,且两者的降脂作用均较单独使用优甲乐好。  相似文献   
39.
叠加小夹板治疗肱骨干粉碎性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祖平  董森  林健 《中国骨伤》2004,17(1):43-44
肱骨干粉碎性骨折多为直接暴力或扭转暴力损伤所致,由于其特殊的解剖结构和复杂的骨折类型,给骨折的复位和固定带来一定难度。本科自1998年3月,运用手法整复联合叠加夹板治疗本病53例,临床疗效良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0.
目的:利用有限元方法对步行周期动载荷下组配式人工半骨盆假体重建进行受力分析,明确耻骨连接板对重建骨盆应力分布的影响。方法:建立骨盆三维有限元模型,将时间-髋关节接触力曲线导入有限元计算软件Abaqus 6.7中对载荷进行定义,计算步行周期17%, 36%, 43%, 86%共4个特征时间点的von Mises应力分布云图,明确假体系统不同时相下应力集中的位置。通过计算有耻骨连接板和无耻骨连接板两种重建情况下骨盆应力分布差别,计算特征时间点髂骨固定部件的位移、应力数值;比较横向固定螺钉应力,明确耻骨连接板对半骨盆假体稳定性的影响。结果:在整个步行周期下,假体系统应力及位移峰值均出现在单腿负重期,即步行周期的17%~36%。耻骨板可以使步行周期的17%(患侧站立中相)及86%(健侧站立中相)骨盆环应力分布更为均匀,髂骨固定部件在有、无耻骨板重建的情况下应力峰值平均为148.5 MPa及270.1 MPa(P=0.04);两种情况下,髂骨固定部件绝对位移平均为9.3 mm及11.7 mm(P =0.03),耻骨板可以降低髂骨固定部件应力水平50%,降低螺钉应力水平24%。半骨盆假体相对于截骨面的相对位移在两种情况下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P =0.41)。结论:半骨盆假体在整个步行周期中稳定性较好,可以满足日常行走功能要求。耻骨板对于整个半骨盆系统的稳定性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有效地降低整个系统的应力峰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