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篇
  免费   36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3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35篇
预防医学   80篇
药学   8篇
  1篇
中国医学   17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71.
促凋亡因子Smac能通过其N末段或C末端促进肿瘤细胞凋亡、增强肿瘤免疫、影响肿瘤细胞细胞周期等机制抗肿瘤 ,决定它在肿瘤治疗中必将发挥重要的作用。而且 ,由Smac/DIABLO衍生而来的小分子肽在体外和动物体内实验中已成功应用于肿瘤的治疗并取得很好的疗效。因此 ,可以预见应用它及由它衍生而来的小分子肽必将成为未来肿瘤治疗的一个新举措  相似文献   
72.
目的评估以社区为基础的高血压管理项目的成本效果,为政府及相关部门制定社区公共卫生服务财政投入和补贴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方法,收集北京市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08年9月-2009年8月期间开展高血压管理项目投入的管理成本及效果资料,并进行管理成本效果分析。结果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08年9月-2009年8月管理高血压患者1603人,年人均管理成本为36.9元。高血压患者接受管理1年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平均下降了10.3和5.9mmHg。年人均管理成本和收缩压的成本效果比为3.6:1,即接受管理的高血压患者收缩压水平每降低1mm№(与此同时舒张压下降0.6mmHg),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高血压患者管理上投入的年人均管理成本为3.6元。结论以社区为基础的高血压管理项目具有较好的成本效果比,政府加大对社区公共卫生的补贴和投入可以获得更大产出,该模式对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类似地区制定高血压社区管理相关政策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3.
社区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控制率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社区高血压病患者的血压控制现况及影响血压控制的主要因素,从而在社区中更有针对性地开展高血压的防治工作,提高高血压的控制率。方法采用流行病学现况调查的方法,由经过统一培训的社区医生对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测量及血生化检查。研究对象为社区中自愿参加高血压规范化管理的高血压病患者4 721人,并通过对服药情况进行分组来分析不同组别中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率的影响因素。所有资料使用EpiData 3.2录入,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分析。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1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按医嘱规律服用降压药组血压控制率57.5%,显著高于未按医嘱规律服用降压药组的43.2%(χ2=54.625,P〈0.001)。吸烟、饮酒、运动、膳食高盐、膳食高脂以及体质指数与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控制率有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血压病患者的行为生活方式对其高血压的控制有显著影响。对患者普及高血压防治基本知识并督促其形成健康生活方式可有效提高高血压的控制率。  相似文献   
74.
目的 分析遗传和环境因素对饮酒的影响。方法 对2015-2018年中国双生子登记系统募集的9 231对成年同性别双生子,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饮酒相关变量进行拟合,估计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对其的影响。结果 共纳入9 231对双生子进行分析,其中同卵双生子6 085对。同卵双生子年龄(36.91±13.07)岁,男性占56.80%;异卵双生子年龄(35.22±12.48)岁,男性占55.91%。双生子高风险饮酒者共350人,占1.90%,中风险饮酒者共367人,占1.99%。中风险饮酒受加性遗传、双生子共享环境及各自环境的影响,遗传度为24.3%(95% CI:0~56.8%),共享环境可解释50.7%(95% CI:20.4%~79.0%),特殊环境可解释24.9%(95% CI:18.3%~36.5%)。而高风险饮酒则主要受双生子共享环境及各自特殊环境的影响,共享环境可解释75.6%(95% CI:69.6%~80.8%),特殊环境可解释24.4%(95% CI:19.2%~30.4%)。中高风险饮酒的遗传度具有一定的性别差异,男性中遗传度为30.8%(95% CI:9.8%~53.5%),在女性中则主要受到环境的影响。结论 中高风险饮酒行为主要受环境影响,有一定的性别差异,且随着饮酒量的增加,环境对于饮酒行为的影响作用更趋显著。  相似文献   
75.
目的:探讨转基因肿瘤疫苗与大蒜素联合治疗膀胱肿瘤的效果与机理.方法:脂质体转染法将B7.1基因导入鼠膀胱肿瘤(MBT-2)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测定B7.1分子的表达.混合淋巴细胞培养MTT法和LDH释放法观察对免疫系统的影响.MTT法测定大蒜素对肿瘤细胞生长的影响.动物实验测定联合治疗效果.结果:B7.1转基因肿瘤疫苗能有效刺激淋巴细胞增殖.与大蒜素能产生协同抗癌效果.这种协同抗癌效果与淋巴细胞的特异性杀伤活性有关.结论:转基因肿瘤疫苗与大蒜素合用有更好的抗肿瘤效果.  相似文献   
76.
对庚型肝炎病毒(HGV)的研究始于1995年初,Kim等报道了与人的肝炎有关的一种新型病毒,命名为HGV[1]。HGV与乙型肝炎病毒(HBV)有相似的传播途径,因此,常与HBV重叠感染[2]。我们对53例慢性乙型肝炎病人和其中7例合并HGV阳性病人血清肝纤维化指标进行了?..  相似文献   
77.
目的 了解高血压患者选择不同血压控制措施的情况及其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北京市18~79岁成年人慢性病及危险因素监测调查中已知高血压的患者,分析不同人口学特征高血压患者采取的控制措施及控制效果。结果 在2 229名已知高血压的调查对象中,多选题目中选择未采取任何措施的占7.0%;遵医嘱服药的占79.8%;有症状时服药的占8.3%;控制饮食的占22.4%;运动的占23.7%;血压监测的占22.1%。遵医嘱服药方面,女性(84.3%)、≥60岁(87.6%)、城区(81.5%)、独居(83.8%)、北京户籍(82.3%)人群做得更好;控制饮食方面,女性(24.4%)、≥60岁(25.8%)、大学及以上(29.5%)人群做得更好;运动方面,≥60岁(27.9%)、城区(25.3%)、大学及以上(32.5%)人群做得更好;血压监测方面,女性(24.2%)和≥60岁(28.4%)人群做得更好。男性(9.7%)、18~44岁(14.7%)、高中文化程度(9.3%)、未婚(18.2%)和非北京户籍(14.7%)人群不采取任何措施的比例较高;有症状时服药者中,非京籍(12.8%)人群比例较高。未采取任何控制措施的高血压患者在现场测量时血压升高的比例(98.1%)高于采取措施者(67.1%),遵医嘱服药患者现场测量时血压升高的比例最低(63.9%)。结论 北京市高血压人群大部分能够遵医嘱服药,对于药物治疗之外的综合干预方法接受程度不高,仍有少数人不采取任何措施和有症状时服药。遵医嘱服药在控制血压方面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8.
北京市2014年成年人吸烟及危害认知现况调查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了解2014年北京市成年人现在吸烟状况及危害认知情况。方法 2014年9-11月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在北京市16个区(县)共抽取36个街道/乡镇180个社区,共计19 815名18~79岁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有效样本量为19 738人。现在吸烟率为26.6%(5 253/19 738),男性为52.2%(4 875/9 340),女性为3.6%(378/10 398),男性高于女性;50~59岁年龄组现在吸烟率最高,达32.7%(1 473/4 499);郊区现在吸烟率为28.9%(2 320/8 023)高于城区的25.0%(2 933/11 715)。现在每日吸烟率为23.7%(4 677/19 738)。开始每天吸烟的平均年龄为19.2岁,日均吸烟量为15.2支。知识得分平均为5.8分;现在吸烟者5.5分,明显低于现在不吸烟者6.0分(t=-9.854,P=0.000)。5.7%(298/5 213)的现在吸烟者打算1个月内戒烟,就医时医生建议戒烟的比例为66.0%(1 638/2 481)。慢性病患者的现在吸烟率为31.8%(3 703/11 628),5.5%(202/3 686)打算1个月内戒烟。结论 北京市男性吸烟水平仍处于高平台期;开始每日吸烟年龄低龄化;吸烟和被动吸烟危害知识缺乏;戒烟意愿低;医生建议戒烟率低。  相似文献   
79.
李航  董忠  余晓辉 《健康》2014,(10):12-13
<正>膳食、营养与慢性病有着密切的关系。引起慢性疾病的原因很多,不良的膳食习惯和营养的不均衡,是促成各种慢性病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如以高能量、高脂肪、高蛋白、低纤维的动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结构,易产生营养过剩,造成肥胖、高血脂、高血压、冠心病和糖尿病的增加;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结构,易造成居民营养缺  相似文献   
80.
X线气钡双重造影与CT诊断食管癌的临床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X线气钡双重造影与CT诊断食管癌的临床价值,以提高对食管癌综合影像检查作用的认识。方法随机选择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结合病理检查确诊的55例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X线气钡双重造影与CT检查。结果 X线气钡双重造影诊断符合率为61.82%,食管上段癌4例,中段24例,下段6例;CT检查诊断符合率81.82%食管上段癌7例,中段癌27例,下段癌11例。30例癌肿块局限于食管腔内全部手术治疗;肿块向管腔外生长15例,8例周围脂肪层模糊或消失,提示肿瘤外侵,但未侵及邻近结构,行手术治疗,7例肿瘤与周围结构关系密切行放疗。结论X线气钡双重造影对于早期黏膜病变,功能性改变,具有优势;CT可对中晚期食管癌进行术前评估,有助于选择合适治疗方式。二者结合可为食管癌的诊断及合理治疗提供可靠依据,应作为术前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