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7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31篇
外科学   22篇
综合类   50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1.
肾性骨病     
董德长 《中华内科杂志》1992,31(11):667-668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在胃癌、肾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LSAB法检测52例胃癌和20例肾癌组织中MRP表达,结果MRP在胃癌中阳性表达率为38.5%(20/52),肾癌为60%(12/20),MRP在肿瘤细胞膜上和胞浆山均见表达,但以胞浆(粗颗粒状)更显。晚期胃癌和肾癌(Ⅲ、Ⅳ期)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15/25)和88.9%(8/9),分别高于Ⅰ、Ⅱ期早期患(18.5%与36.4‰,分别P<0.01和P<0.5),且胃癌患教唆MRP阳性表达的平均存活期和五年生存率显低于阴性。结论MRP表达与胃癌和肾癌的浸润转移相关、并或能是两由源性耐药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3.
爱滋病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明显异常,主要临床表现为机会性感染和 Kaposi 肿瘤,病变可累及多个器官,然而只是近年来才认识到爱滋病患者肾脏的受累情况。本文对爱滋病患者肾脏病的临床病理学表现、致病因素和结局作了介绍。本病肾小球和肾小管病理改变涉及多种因素,其中以肾毒性药物和血液动力学改变的影响较肯定。  相似文献   
14.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e)是单克隆的浆细胞异常增生的恶性疾病,为常见的一种浆细胞病,常易浸润肾组织、骨骼及软组织。本病的病因尚不明确,肿瘤、病毒、炎症、慢性抗原刺激及遗传倾向可能与发病有关,近年来研究认为骨髓瘤患者微循环中基质细胞IL-6mRNA表达增高,血清中IL-6mRNA水平随病情进展而升高。  相似文献   
15.
核心蛋白聚糖基因治疗肾功能衰竭大鼠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利用已转染核心蛋白聚糖(DCN)的成纤维细胞可表达DCN,以中和肾功能衰竭(肾衰)大鼠肾组织内增高的TGF-β1活性,探索基因治疗肾功能不全的新途径。方法 选用雄性SD大鼠在无菌条件下采用5/6肾脏大部分切除。假手术组(A组)6只,5/6肾切除肾衰大鼠模型建立后随机分组,手术对照组(不予任何处理,为B组)10只,空白对照组[成纤维细胞FB(LXSN)细胞处理组,为C组110只,治疗组[FB(LDCNSN)细胞处理组,为D组]10只。4周后观察体重、血脂、肾功能、肾组织病理学变化,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肾组织内TGF-β1和DCN的表达。结果 经不同处理4周后,各组大鼠在体重和血脂方面各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D组大鼠BUN、Scr水平与C组相比有显著下降(P<0.05),而与其基础值相比较虽有所升高,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D组肾衰大鼠4周后,DCN在肾组织内的表达明显增加,与各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而TGF-β1的表达与B组和C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同时,病理上也显示D组大鼠肾间质损害明显减轻,与B组和C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通过转染DCN的成纤维细胞转导至肾脏,可在肾脏局部表达DCN。高表达的DCN可改善肾纤维化,延缓肾衰的进程。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观察灯盏花注射液对老年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血液流变性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根据1992年全国肾小球疾病座谈会制订的慢性肾功能衰竭评定标准进行临床分组。肾功能不全失代偿组34例和尿毒症组10例,2组患者每日静滴灯盏花注射液20ml(含黄酮900mg),连用14日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血压、胆固醇(CH)、甘油三酯(TG)、血粘度、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等指标的变化,进行治疗前后自身对比。结果:治疗后2组BUN、SCr均下降,以肾功能不全失代偿组下降显著(P<0.05);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均下降,以SBP下降极为显著(P<0.01);高密度脂蛋白(HDL)升高显著(P<0.05);全血粘度、全血低切粘度、纤维蛋白原(Fi)下降均显著(P均<0.05);CH、TG、血小板最大聚集率(PMA)略有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灯盏花注射液对老年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具有降低血粘度及改善肾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 1(TGF-β1)及核心蛋白聚糖(DCN)表达与肾间质纤维化之间的关系,及α- 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单核巨噬细胞浸润在肾脏疾病中的变化. 方法收集30例不同肾脏病肾活检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TGF-β1及DCN在肾间质内的表达,以及α-SMA和CD 68的表达.并分析它们的表达与肾间质纤维化之间的关系. 结果肾间质病变严重程度与血清肌酐、肾内TGF-β1和DCN表达程度成正相关,与内生肌酐清除率成负相关.肾间质浸润的巨噬细胞主要见于间质大量炎性细胞浸润的部位及纤维化间质和病变肾小球周围;α-SMA表达可见于血管壁、纤维化间质、增厚的肾小球囊壁或病变肾小球周围以及变性萎缩的肾小管管周,它们的表达与肾间质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 结论随着肾间质纤维化程度的加重,DCN和 TGF-β1的表达逐渐增加,同时伴有间质单核巨噬细胞的浸润和间质细胞的激活,参与肾间质纤维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9.
陈庆荣  董德长 《上海医学》1989,12(7):424-426
本病患者的高血压多数甚为严重,常因发生肾、脑、心并发症死亡,但早期诊治可获得治愈:自体肾移植可使90%以上的病人得以痊愈或显著改善症状,肾内动脉分支梗阻通过体外显微血管外科手术修补后再植,使一批原来无法治疗的患者恢复了健  相似文献   
20.
细胞粘附分子、粘附蛋白与内皮细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细胞与细胞间、细胞与细胞外基质的粘接作用是生命现象中最基本的问题。细胞粘附分子及粘附蛋白在介导参与细胞间、细胞与ECM粘接,调控细胞功能方面发挥了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它们与内皮细胞关系密切,亦参与机体凝血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