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2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61篇
预防医学   26篇
药学   20篇
  1篇
中国医学   91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71.
本文对20例根尖肉芽肿的组织用ANAE染色观察炎性细胞阳性及一的分类和计数,并与HE染色对比观察,结果表明,以浆细胞为主12例(I型)以淋巴细胞为主8例(Ⅱ型),I型中Tc占8.8%,Bc占12.6%,Ⅱ型中Tc占37.4%,Bc占39.2%,其他为中性粒细胞及巨噬细胞,据计数与分类,我们认为根尖肉芽肿个有局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反应,提供根病的治疗考虑用抗功和免疫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72.
师古不泥古古方赋新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建华 《新中医》1992,24(6):15-17
王清任乃清代名医,著有《医林改错》一书,其学术思想认为“诸病之生,皆由血瘀”。其论治,均取法于活血化瘀,并因临床屡获奇效而名驰遐迩。其所创制的一系列活血化瘀方剂,迄今还被广泛地应用。我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很重视气血理论,常吸取王氏活血化瘀诸方,根据不同病人的具体情况,加以灵活变通运用,师古而不泥古,赋古方以新的意义、新的  相似文献   
73.
74.
十二指肠溃疡是一种慢性反复发作性疾病,根治较困难。笔者应用香砂六君子汤配合洛赛克治疗96例,并与单用洛赛克治疗的64例作对照,现将疗效结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共1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全部病例均有典型的十二指肠溃疡病病史...  相似文献   
75.
通过查阅文献,综述了六味地黄制剂中丹皮酚、熊果酸、马钱苷、齐墩果酸、没食子酸、地黄苷D、多糖、磷脂等化学成分的定量研究进展,为六味地黄制剂的定量质量标准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6.
患者 ,女 ,65岁 ,汉族。该患者因下颌肿物入院。入院后经抗感染治疗未见好转 ,手术前查血象数次均增高 ,WBC( 2 0 .0~2 3 .2 )× 10 9/L ,RBC ( 4 .2 5~ 4.3 6)× 10 12 /L ,HGB( 13 0~ 14 0 )g/L ,BPC( 12 0~ 14 0 )× 10 9/L ;血涂片瑞氏染色细胞分类 :N 0 .15 ,L 0 .63 ,E 0 .2 2 ;骨髓象检查 :增生活跃 ,以成熟小淋巴细胞为主占 0 .80 ,粒系嗜酸细胞增多占 0 .12 ,红系少见 ,巨核细胞、血小板均不少 ;过氧化物酶 (POX)呈阴性 ,诊断为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伴嗜酸细胞增多。讨论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是淋巴细胞…  相似文献   
77.
VVRs是一种冠状动脉介入检查和治疗中极为危险的急症 ,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 ,严密的观察、积极处理是非常重要的防治措施,[1]以下是我科在开展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造影术致迷走神经反射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8.
目的:探讨L1CAM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L1CAM在436份石蜡固定的胃癌组织及92份癌旁非肿瘤胃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L1CAM的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在92份非肿瘤胃黏膜组织中,70份L1CAM蛋白阴性表达,22份弱阳性表达;在436份胃癌组织中,118份L1CAM蛋白高表达,318份低表达,主要在细胞质中表达。 L1CAM蛋白的表达强度与患者年龄、肿瘤部位、肿瘤大小、Lauren分型、浸润深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淋巴结分期有关( P均<0.05),而与患者性别、分化程度、组织学类型无关(P均>0.05)。 Kaplan-Meier分析显示,L1CAM低表达患者的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L1CAM高表达患者(P均<0.05)。在TNMⅠ、Ⅱ、Ⅲ期中,L1CAM高表达患者的5年生存率均低于L1CAM低表达患者(P均<0.05);在TNMⅣ期中,L1CAM高表达患者的5年生存率与L1CAM低表达患者无统计学差异( P>0.05)。独立预后因素分析表明,L1CAM表达、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和TNM分期是胃癌的独立预后因素(P均<0.05)。结论 L1CAM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其表达与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TNM分期和预后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79.
全国开展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研究工作已有十余年了,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目前,慢性萎缩性胃炎已成为国家“八五”科技攻关胃癌癌前病变专题研究的重点内容,发挥中医药特长对此展开攻关,寻找突破口,已势在必然。下面笔者就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药治疗谈谈个人的体会和看法,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80.
郁证《中医内科学自学考试大纲》对本章的要求是:1.了解郁证的病因病机;气郁不畅对人体的影响;熟悉气郁为主的病机和证治。2.掌握郁证的辨证施治。3.了解疏通气机对治疗郁证的重要意义;了解郁证用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