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21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3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3篇
  2022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①目的探讨单纯性肾病综合征(SNS)病儿红细胞免疫功能状态及其临床意义。②方法采用红细胞酵母菌花环法和单克隆抗体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了24例SNS病儿活动期和缓解期及30例健康儿童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E-C3bRR)和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E-ICR)及T细胞亚群的变化。③结果SNS病儿活动期和缓解期E-C3bRR皆显著低于对照组(t=8.16,2.47,P<0.01,0.05),活动期明显低于缓解期(t=4.95,P<0.01),而E-ICR皆无异常;活动期E-C3bRR降低与CD+4细胞和CD+4/CD+8比值变化呈正相关(r=0.48,0.53,P<0.01),与CD+8细胞变化呈负相关(r=-0.36,P<0.05),但与激素治疗反应无相关性;缓解期有反复感染、病情反复或复发倾向者,E-C3bRR较无上述特征者明显降低(t=2.38,2.25,P<0.05)。④结论SNS病儿存在原发性红细胞免疫粘附活性降低,E-C3bRR降低与其缓解期的易感倾向和病情反复或复发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2.
目的 探讨重症肌无力(MG)上周血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和T细胞亚群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sIL-2R,单克隆抗体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T细胞亚群。结果 发病组sIL-2R、CD4^+/CD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CD8^+明显低于对照组(P分别为〈0.01、〈0.05、〈0.05)。缓解组sIL-2R、CD8^+、CD4^+/CD8^+趋向正常(  相似文献   
83.
对35例小儿恶性淋巴瘤(ML)经病理学、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及超微病理学四个方面进行研究,旨在了解其间的相互联系及其临床意义。结果表明ML免疫分型呈多样化改变,免疫分型与病理类型的恶性程度呈正相关。淋巴结染色体核型异常率高达100%,霍奇金瘤的染色体核型变化较非霍奇金淋巴瘤复杂,并与病理类型有一定相关性。15例ML同时进行了病理及电镜分型诊断,病理亚型诊断答合率80%,电镜亚型诊断符合率93.3%。提示ML是一组高度异质性恶性肿瘤,上述四方面的改变与肿瘤细胞分化密切相关,在病理分型的基础上结合电镜检查,可提高ML各亚型分类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84.
选择29份血标本分别应用单抗法和E-花环法检测了T淋巴细胞,对上述两种方法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发现E-花环法所得结果显著低于单抗法,假"异常"率甚高,而且方法的精密度和结果重复性皆明显低于单抗法;单抗法具有特异性和精密度高、结果重复性好、准确可靠等优点.建议以单抗法取代传统的E-花环法检测T淋巴细胞.  相似文献   
85.
胸腺肽对反复呼吸道感染病儿红细胞C3b受体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胸腺肽对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病儿红细胞免疫黏附功能的影响。②方法采用酵母菌花环法检测胸腺肽治疗前后RRTI病儿红细胞免疫C3b受体花环率(E-C3bRR)和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E-ICR)的变化。③结果RRTI病儿感染急性期和间歇期E-C3bRR皆明显低于对照组(F=15.54,q=7.87,4.37,P<0.01),而E-ICR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F=2.11,P>0.05)。胸腺肽治疗后RRTI病儿E-C3bRR显著增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t=6.58,P<0.05),而E-ICR治疗前后差异无显著性。④结论RRTI病儿存在原发性红细胞免疫功能低下。胸腺肽对RRTI病儿红细胞免疫黏附功能有明显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86.
目的:观察过敏性紫癜(HSP)病儿外周血树突细胞(DC)产生IL12的变化,并探讨其对TH1/TH2平衡的影响及在HSP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60例HSP病儿(HSP组)及21例健康儿童(对照组)血浆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2(IL12)水平。并对其中22例HSP病儿及21例健康儿童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进行体外培养以诱生出DC,用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液中IL12水平,同时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CD1a+细胞表达率。结果:①HSP组血浆IFNγ水平低于对照组(30.59±11.27pg/mLvs43.38±19.19pg/mL,P<0.01),IL4水平高于对照组(45.08±9.19pg/mLvs32.95±7.10pg/mL,P<0.01),IFNγ/IL4比值低于对照组(0.70±0.28vs1.33±0.57,P<0.01),IL12水平低于对照组(153.95±91.88pg/mLvs323.06±162.34pg/mL,P<0.01);HSP组和对照组各自血浆中IL12水平与IFNγ水平呈正相关(P<0.01,0.05),与IL4水平无相关性(P>0.05),与IFNγ/IL4比值呈正相关(P<0.01)。②HSP组培养上清液IL12水平低于对照组(357.06±153.56pg/mLvs489.80±213.45pg/mL,P<0.05),且与血浆IL12水平呈正相关(P<0.01)。③HSP组CD1a+细胞表达率低于对照组(27.42±10.75)%vs(35.68±12.18)%,(P<0.05),与培养上清液和血浆IL12水平皆呈正相关(P<0.01)。结论:HSP病儿存在TH1/TH2平衡失调,TH1功能的下降与血浆IL12水平低下呈正相关,而后者又与DC数量减少和/或功能低下关系密切,表明HSP病儿外周血DC数量减少和/或功能低下间接导致了TH1/TH2平衡的失调。  相似文献   
87.
对30例内源性哮喘患儿血T细胞亚群进行检测.发现发作期病几Ts细胞降低和T_H细胞增高同存,而间歇期仅有Ts 细胞降低;发作期和间歇期病儿T_H/Ts 细胞比值均显著增高;发作期和间歇期病儿血中双标记T 细胞和胸腺细胞也明显增多.结果表明T 细胞亚群异常为内源性哮喘病儿的原发改变,可能为其免疫失调的内在基础,与哮喘的发生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88.
新生儿脐血T细胞免疫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足月正常新生儿脐血T细胞及亚群和体外淋巴母细胞转化率进行了检测。结果发现,脐血中成熟T细胞数量不足.T细胞表面抗原标记和T细胞亚群发育不成熟,脐血T细胞在表现型上类似成熟期胸腺细胞,尽管其对非特异性抗原增殖反应正常,但其有效免疫防御能力和免疫调节功能均不成熟。  相似文献   
89.
①目的探讨单克隆抗体免疫分型及超微结构对非何杰金淋巴瘤(NHL)分型诊断的意义。②方法在病理分型基础上,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对NHL进行免疫分型;应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对NHL进行细胞超微结构观察。③结果30例NHL病人中,有18例进行了免疫分型,呈现出B或T细胞标记阳性,B和T细胞标记均阳性,非T非B3类表型。低、中度恶性NHL。免疫表型多见于B_Ⅲ,B_Ⅳ型,而高度恶性NHL免疫表型多见于B_Ⅲ,B_Ⅳ,T,型,免疫分型与病理分型的恶性程度一致。30例NHL的电镜观察显示,80%病人电镜分型与病理分型一致,其余20%电镜与病理分型不同,经反复比较分析,结果以电镜分型更为准确。结果表明,NHL是一组具有高度异质性的恶性肿瘤,其异质性表现为病理、免疫及超微结构等方面的多样化改变,并与细胞分化密切相关。④结论病理分型结合免疫分型及电镜观察,有助于NHL的分型诊断。  相似文献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