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21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3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3篇
  2022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恶性淋巴瘤的细胞遗传学研究周容卢洁董增义谷仁凯为寻找恶性淋巴瘤(ML)染色体改变的规律及与病理组织学的相关性,并探讨染色体结构重排与ML发生的关系,对36例ML患者进行了细胞遗传学研究,现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1临床资料1.1实验组:1991年至199...  相似文献   
22.
我们 1997年 9月~ 2 0 0 1年 8月收治 7例小儿骨髓坏死(BMN) ,现总结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  7例均符合BMN诊断标准。男 3例 ,女4例 ,年龄 3~ 12岁。首发表现以发热、贫血、骨痛为主。其中发热、贫血各 7例 ,骨痛、皮肤粘膜出血各 5例 ,肝脾肿大、淋巴结肿大各 4例。病程 6~ 6 2d ,平均 39d。原发病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 4例 ,神经母细胞瘤 (NB)、恶性组织细胞病 (MH)、再生障碍性贫血 (AA)各 1例。外周血象 7例均贫血 ,Hb 85 g/L ,WBC(0 .7~ 80 .5 )× 10 9/L ,血小板 (12~80 )× 10 9/L 5例 ,…  相似文献   
23.
肾病综合征病儿血清载脂蛋白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简称肾病)病儿血脂代谢特点及其意义。②方法对49例肾病病儿不同病期血清脂类和载脂蛋白(apo)的水平进行检测。③结果肾病活动期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apo-B100显著增高,TC和TG水平与apo-B100水平皆呈正相关(r=0.657,0.360,P<0.01,0.05),apo-B100水平与白蛋白水平呈负相关(r=-0.583,P<0.01);肾病缓解初期血清TC,apo-B100水平仍增高,而TG恢复正常;无论活动期还是缓解初期,血清apo-AⅠ水平皆无明显变化;活动期单纯性肾病和肾炎性肾病间血清TC,TG,apo-AⅠ和apo-B100水平差异皆无显著性。④结论肾病病儿活动期和缓解初期血清载脂蛋白和血脂显著异常,对激素非敏感性病儿有必要给予降脂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24.
目的 探讨胎儿宫内生长迟缓(IUGR0与免疫因素的相关性。方法 ELISA法检测25例足月小样儿脐血,母血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 足月小样儿组脐血和母血TNF-α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新生儿组,但足月小样儿出生休重与脐血,母血TNF-α水平间皆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25.
目的 观察黄芪注射液对法洛四联症(tetralogy of Fallot,TOF)患儿根治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40例TOF术后患儿分为对照组(20例,给予常规治疗)和黄芪组(2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15ml静脉滴注,每天2次,共2周);并观察两组患儿免疫球蛋白(IgG和IgM)、补体(C3、C4)、淋巴细胞表型和细胞因子的变化。结果 应用黄芪注射液后,异常升高的IgG、IgM、G、C4、CD8a^+和CD19^+’于治疗后第1~2周开始下降,且于第3~4周基本恢复到正常组水平;而异常下降的IgA、CD3^+、CD4^+、CD4^+/CD8^+、CD3^+/LA-DR^+和CD3^+/CD16^+-CD56^+于治疗后1周开始逐渐升高,于治疗后2~3周恢复到正常组水平。血浆和外周血单核细胞体外产生的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于治疗后1周开始逐渐下降.于治疗后3~4周恢复到正常组水平,上述指标治疗前后差值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黄芪注射液可明显改善TOF患儿术后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26.
为了探讨恶性淋巴瘤(ML)染色体异常与组织学分型的相关性及其与ML的发生的关系,采用改良直接法和短期培养法快速制备淋巴结标本,对42例ML进行了细胞遗传学研究,35例获得满意分裂相。结果显示:所获得的ML实体瘤染色体均有不同程度的数目和/或结构克隆性异常,多涉及1,2,3,5,6,7,8,11,12,13,14,17,18号及Y等染色体改变。不同的染色体畸变与ML的组织学分型有关。多种染色体结构重排涉及14q11、14q32附近,提示14q11、14q32的断裂重排与ML的发生有关系。另外,HD中结构重排易涉及1p13、13q33,提示该部位的断裂重排与HD的发生有关。认为细胞遗传学与组织病理学结合起来,有助于ML的分类,并对指导临床治疗和判断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7.
①目的 探讨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病儿红细胞和T细胞免疫状态及其与临床相关性。②方法 应用酵母菌花环法、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HIE病儿红细胞免疫附功能、T细胞亚群和T细胞白细胞介素-2受体(IL-2R)表达。③结果 HIE组急性期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E-C3bRR)、CD4^+细胞、CD4^+/CD8^+细胞比值和T细胞IL-2R表达率明显低于对照组(t=4.29~4.75,P〈0.01),而  相似文献   
28.
对新生儿脐血T细胞IL-2R表达率和血清sIL-2R水平进行检测,结果显示:①早产儿脐血T细胞IL-2R自然表达率明显低于足月新生儿和正常儿童组,而后两者间无差异;②经PHA活化后足月新生儿和早产儿T细胞IL-2R表达率皆显著低于正常儿童组,早产儿组也明显低于足月新生儿组;③足月新生儿和早产儿脐血血清sIL-2R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儿童组,但前两者间无明显差异;④新生儿组(包括足月和早产儿)脐血T细胞IL-2R自然表达率与血清sIL-2R水平呈直线负相关,而正常儿童组二者间呈直线正相关。  相似文献   
29.
本文报告存活3年以上的小儿急性白血病30例,男22例,女8例,年龄2~13岁。其中13例存活≥5年,6例已无病存活10年以上。结果表明,高危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初治时,外周血白细胞数≥25×10~9/L,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和骨髓复发是影响长期生存的危险因素。提示化疗过程中保持骨髓轻度抑制,加强前2年的化疗强度,坚持5年维持治疗及加强髓外白血病的防治是取得长期存活的关键。  相似文献   
30.
乌体林斯预防儿童激素敏感型肾病综合征复发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乌体林斯(草分支杆菌注射液)预防糖皮质激素(激素)敏感型肾病综合征(SSNS)复发的疗效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选择52例SSNS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27例)和对照组(25例).两组均采用国内通用的标准中长程激素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尿蛋白转阴后加用乌体林斯肌肉注射每周1次,共12周.观察两组治疗过程及疗程结束1年内复发情况,两组频复发例数、不频复发例数及无复发例数的差异.另外,观察组15例和对照组13病儿进行了辅助性T淋巴细胞亚群(Th1、Th2)动态检测.结果 观察组在维持治疗过程中、疗程结束后1年内复发平均人次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3.98、3.63,P<0.01),频复发例数和非频复发例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2=4.11、6.00,P<0.05),而无复发例数则明显高于对照组(÷2=7.66,P<0.01).两组病儿激素治疗前Th1、Th2细胞百分率和Th1/Th2比值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观察组经乌体林斯治疗后Th1细胞百分率和Th1/Th2比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t=2.81、2.16,P<0.05),而Th2细胞百分率虽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乌体林斯预防SSNS复发疗效确切,其机制与调节Th1/Th2功能平衡,促进SSNS免疫异常的恢复和提高机体抗感染能力等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