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9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8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6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5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31.
段静思  葛建军  葛圣林  龚倩 《安徽医药》2015,19(12):2373-2374
目的:总结并分析胸腔镜辅助下行二尖瓣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从而指导术后监护,帮助患者早日康复。方法收集29例胸腔镜辅助下行二尖瓣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术中及术后资料。结果29例患者术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房内径及肺动脉压力均有所改善,但10例出现右侧胸腔积。结论术后早期监护重点为心功能衰竭、肺动脉高压及室性心律失常等方面,及时合理使用心血管活性药物、肺血管扩张药、激素,能预防上述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2.
王纪源  葛圣林  冯俊波 《安徽医药》2015,19(9):1657-1660
目的:探索左西孟旦( LS)对实验用杂种犬体外循环( CPB)术后急性肺损伤( ALI)是否具有保护作用。方法实验用杂种犬32只,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C组),氧和冷血肺动脉灌注组(P组),LS静脉注射组(LSIV);含LS的氧和冷血肺动脉灌注组( LSP组),LS的剂量均为65 g· kg-1;检测各组肺组织中丙二醛( 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光镜及电镜观察肺组织的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肺组织中MDA含量及SOD活性,与C组相比,LSP组、P组及LSIV组MDA含量明显降低,且SOD活性明显升高(P<0.01),与LSP组相比,LSIV组及P组MDA含量明显升高,且SOD活性明显降低(P<0.01),P组和LSIV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犬动物实验模型,单纯肺动脉灌注、肺动脉灌注及静脉注射LS,MDA含量明显减少,SOD活性增高,对肺组织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3.
胡运涛  葛圣林 《山东医药》2010,50(38):115-116
胸主动脉病理性扩张至其正常直径1.5倍以上称之为胸主动脉瘤。瘤体以约0.1cm/a的速度扩张,早期可无明显症状,但达到一定程度时(升主动脉6cm,降主动脉7cm)可发生破裂、夹层等风险骤增。胸主动脉瘤起病隐匿、预后凶险,对于其病因学的研究可能会对发现高危人群、早期诊断、延缓进展、改善预后提供指导。近年来相关研究较多,进展较大。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4.
目的研究外源性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抑制剂巴马司他对体外循环犬肺组织中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影响。方法将16只幼犬随机分成两组,建立犬的体外循环模型;在体外循环术中,实验组肺动脉内灌注含巴马司他(30 mg/kg)的肺保护液,对照组灌注不含巴马司他的肺保护液。术后3 h处死犬,在光镜和电镜下观察两组犬的肺组织病理变化,并检测肺组织中的iNOS。结果实验组较对照组肺组织再灌注病理损伤明显减轻,肺组织中iNOS表达明显减少(P〈0.05)。结论外源性MMP-9抑制剂巴马司他能减少犬肺组织中iNOS的表达,从而减轻肺组织损伤。  相似文献   
35.
目的 探讨雷米芬太尼后处理对心肺转流(CPB)诱导犬心肌损伤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健康成年雄性犬12只,随机均分为雷米芬太尼组(R组)和对照组(C组).两组动物经麻醉和开胸后,建立CPB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阻断升主动脉60 min.R组于主动脉阻断55 min时自主动脉根部随温血灌注液持续输注雷米芬太尼5 min,速度为4μg·kg-1·min-1,灌注液输注速率2 ml·kg-1·min-1持续5 min.C组于相同时点行温血再灌注,灌注液输注速率同R组.分别于CPB前5 min(T0)、阻断升主动脉后30 min(T1)、开放升主动脉后5 min(T2)、停CPB 30 min(T3)和停CPB 2 h(T4)采集股动脉血,检测心肌肌钙蛋白I(cTnI)的浓度和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IL-8.记录主动脉开放后心脏自动复跳情况,电镜下观察心肌组织超微结构改变.结果 与T0时比较,两组cTnI、TNF-α在CPB后各时点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升主动脉开放后各时点IL-6、IL-8均明显升高(P<0.01).R组升主动脉开放后各时点cTnI、TNF-α、IL-6、IL-8均明显低于C组(P<0.01).R组心肌组织结构损伤程度轻于C组.结论 雷米芬太尼后处理可抑制犬CPB诱导促炎细胞因子的释放,减轻心肌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36.
目的研究外源性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9,MMP-9)抑制剂多西环素(Doxycycline)对体外循环(CPB)引起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20只健康杂种幼犬(体重10~12k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n=10)和实验组(n=10);对照组:CPB前后不采取任何肺保护措施;实验组:CPB术前3d每天饲料拌食多西环素(30mg/kg体重)。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浆MMP-9浓度;监测两组犬血流动力学和呼吸参数,计算术前和术后肺泡-动脉氧分压差(A-aDO2)和呼吸指数(RI);比色法测定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考马斯亮蓝G-250法测定BALF总蛋白。CPB后,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下观察肺组织形态学改变;计算肺组织干湿重系数(W/D)。结果两组犬血浆MMP-9浓度随CPB时间延长而显著增高,CBP150min和270min时实验组血浆中MMP-9含量较对照组显著下降(9.45±5.29ng/mlvs.18.66±5.90ng/ml,t=3.664,P=0.005;16.63±2.90ng/mlvs.26.17±5.96ng/ml,t=5.216,P=0.001)。实验组MPO活性,BALF中总蛋白浓度,肺组织W/D,术后A-aDO2和RI均较对照组均明显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22,P=0.000;t=5.081,P=0.001;t=2.266,P=0.050;t=4.927,P=0.001;t=6.679,P=0.000)。肺组织病理和电子显微镜显示实验组损伤明显减轻。结论多西环素通过抑制MMP-9的分泌,降低细胞基底膜的降解,减轻肺泡白细胞浸润和肺水肿,可起到对肺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7.
成人法洛四联症根治术108例体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孔祥  林敏  葛建军  葛圣林  周汝元 《安徽医药》2009,13(10):1205-1206
目的总结成人法洛四联症根治手术的经验。方法从2001年12月至2009年4月,对108例14至52周岁成人法洛四联症患者实施根治术。全组室间隔缺损均以Dacron补片修补。右室流出道狭窄均以Dacron与心包复合补片行扩大成形术。结果术后住院期间死亡6例(5.6%)。发生低心排综合征14例(13%)、胸内出血需再次开胸止血7例(6.5%)、肺部感染11例(10.2%)。结论成人法乐四联症根治术有其自身特点,通过加强心肌保护,改进手术技术,可以获得满意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38.
目的 探索能更好的评估肺血管发育情况的新指标,为确定法乐四联症的手术指征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25例法乐四联症患儿的CTA三维重建图像,测算McGoon指数、Nakata指数,并利用64排螺旋CT自身配置的容积测算软件计算肺血管容积指数,再与术后情况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Nakata指数与术后恢复情况的相关性比McGoon指数高.肺血管容积指数与术后监护时间、呼吸机维持时间、正性肌力药物用量的相关性比Nakaha指数更高.肺血管容积指数≤120cm3/m3时,血液动力学很不稳定,对正性肌力药物依赖性大,病死率明显增加.结论 肺血管容积指数可以有效的评估肺血管发育情况,对法乐四联症手术方案的选择及根治术的预后评估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连续动脉血乳酸值与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体外循环(CPB)手术预后的关系。方法连续选择2006年3~9月接受CPB心内直视手术先天性心脏病患者551例,根据术后恢复情况将其分为死亡组(n=14)和生存组(n=537),再根据术后乳酸变化情况将生存组分为正常恢复组(n=513)和治疗恢复组(n=24,术后乳酸升高经治疗后恢复正常)。于CPB结束后0~1h、1~2h、2~3h、3~6h、6~9h、9~12h、12~18h、18~24h等时间段测定动脉血乳酸值;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CPB结束后各时间段血乳酸值与死亡的关系。结果死亡组动脉血乳酸值在CPB结束后0~1h为4.46±2.78mmol/L,在其后各时间段内逐渐上升,至18~24h时达9.65±5.47mmol/L。而术后正常恢复组在CPB结束后0~1h内为2.80±0.90mmol/L,在1~2h内开始下降,至2~3h恢复到2.00mmol/L左右,并维持稳定。治疗恢复组在CPB结束后0~1h内为2.93±0.59mmol/L,并在2~3h持续上升,到9~12h达峰值(6.34±1.85mmol/L)后迅速下降,于18~24h恢复到2.14mmol/L左右。CPB结束后0~1h时间段的血乳酸值与死亡相关性最差(r=0.103,P=0.103),而其后各时间段与死亡事件呈高度的相关性(P=0.000)。结论连续动脉血乳酸测定可以对先天性心脏病患者CPB手术预后作出有效评估,持续血乳酸值上升是预测术后死亡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提高房室通道缺损手术疗效的方法。方法:2001年9月~2008年6月间,手术治疗房室通道缺损34例,其中部分型28例及过渡型3例采用补片修补缺损及二、三尖瓣成形术矫治,完全型3例采用“双片法”修补室州隔缺损及原发孔房间隔缺损。结果:痊愈32例,死亡2例(占5.88%),手术后存活病人心功能明显改善。结论:房窀通道缺损手术疗效的关键在于防止传导束损伤及恢复房室瓣的结构和功能;而完全型房室通道缺损的手术疗效的关键还在于避免手术所致的心室流出道狭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